完本推荐
文学频道
龙山四友
《龙山四友》是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本书讲述蒲城一个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读之家,从小好武,最喜结交江湖豪侠之士,才十七岁便匹马仗剑,出作壮游。与其好友结拜为龙山四友,专诛灭异派余孽,报效国家…
-
隔帘花影
丁耀亢 中篇小说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三世报隔帘花影》,又名《花影奇情传》、《三世花影奇情果报传》。四十八回。不题撰人。《金瓶梅》的续书,《续金瓶梅》的删改本。书前有“四桥居士”序。此书实际上是删改丁耀亢《续金瓶梅》而成,四桥居士可能即为删改者,其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本衙藏板本,藏南京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88年齐鲁书社《金瓶梅续书三种》排印本衙藏板本。《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写世事之沧桑,当然亦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床帏秘事
-
天女散花
-
情史
冯梦龙 短篇小说《情史》一名《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选录历代笔记小说和其它著作中的有关男女之情的故事编纂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共二十四类,计故事八百七十余篇。其中《情外类》选录了历代的同性爱情故事,记载的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歌伶市民。读者们也能在其间了解到“龙阳”、“余桃”、“断袖”等典故的来源。《情史》是冯梦龙的重要作品之一。他清楚“情”的感染力比枯燥乏味的说教大得多,因此在《序》中写道:“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他既同情和赞扬那些纯洁、忠贞的高尚情操,也鞭挞那些肮脏、丑恶的庸俗情调。《情外类》中对同性爱情的描述也是如此。《情史》于1984年4月在大陆首次出版时,《情外类》没有被选入。86年再版时,删去的内容全部被恢复。《情外类》中选录的故事足以说明同性恋并非“源于西方”,而是一种存在于各个民族、各种社会和各类阶层的自然现象。
-
如意君传
徐昌龄 古典名著《如意君传》为现存的明朝第一部艳情小说。明代文言不足万字中篇小说。主要写武则天与僧怀义、御医沈怀谬、张易之、张昌宗等淫乱事,重点写武则天晚年与薛敖曹淫乱。敖曹忠于唐室,劝则天召回李显,李显即位后德敖曹,而敖曹出宫不知所终,或谓仙去云云。 该小说为唐代的传奇小说作品。
排行榜
周月总
-
1
姑妄言
作者:曹去晶 类别:古典名著辽东人曹去晶创作于清代雍正初年的长篇章回小说,但从未见于文献记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残抄本在上海一露鸿爪。六十年代,全抄本在前苏联被发现,但国内学者尚无法看到。九十年代《姑妄言》全刊本在台湾面世,一面世即引起学界轰动。《姑妄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详赡、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经济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中国本土未见记载、在域外沉睡了一百五十年的《姑妄言》的发现与出版,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中俄学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此书绝对可称是传统情色小说的集大成者, 该书中色情描写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该书无论在内容上、或思想上,都已远远超过中国文学史上任何版本之艳情小说,即使在今日,我们仍可称其“空前绝后”,实堪为中国文学之异色瑰宝。
-
2
灯草和尚
作者:高则诚 类别:短篇小说《灯草和尚》,即小说《灯草和尚传》。又名《和尚缘》或《灯花梦全传》,共六卷十二回。题“元临安高则诚著”、 “云游道人编次”、“明吴周求虹评”,然文中引及《野史》、《艳史》一般认为是清初作品! 元末有杨知县者,妻汪氏,乃千户之女,15岁时嫁与这杨官儿,17岁时生女名长姑。长姑许与李商人之子李可白。杨官儿致仕后回原籍扬州,夫妻与女三口过活。 然杨官儿虽年四十,性好闲游,一日同几个朋友去苏州虎丘赏月去了。夫人在家冷清度日,忽有一头脸发面俱是红色的婆子自荐于江氏,称善作戏法。是夜,婆子取出一束灯草来,约有三寸长,到火上点着了,叫奶奶来看。夫人走近灯前,只见灯花连连爆下,忽一滴油落在桌上,抖然变了一个三寸长的小和尚,跳了两跳,走向夫人面前问话。后竟直钻汪氏阴户。小和尚又能变作身长八尺,日日与夫人交欢。杨官儿回家知情,夫人乃将和尚藏于婢女暖玉处,和尚遂与暖玉夜夜欢娱。
-
3
如意君传
作者:徐昌龄 类别:古典名著《如意君传》为现存的明朝第一部艳情小说。明代文言不足万字中篇小说。主要写武则天与僧怀义、御医沈怀谬、张易之、张昌宗等淫乱事,重点写武则天晚年与薛敖曹淫乱。敖曹忠于唐室,劝则天召回李显,李显即位后德敖曹,而敖曹出宫不知所终,或谓仙去云云。 该小说为唐代的传奇小说作品。
-
4
痴婆子传
作者:芙蓉主人 类别:古典名著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倒叙法,由70岁白发脱齿,但却风韵犹存的老妪上官阿娜,叙说一生经历的风流韵事。阿娜出生在一个严守儒教的家庭,自幼受到性压抑。因七八岁时吟咏“不从雪后争娇态,还向月中含丽情”诗句,被父责骂“他日必为不端妇”。至十二三岁时,春心萌动。于是偷读《诗经》,但不解“男女相悦之辞”,便向善弄风情的北邻少妇求问,少妇实告她男女交合之乐。自此阿娜不可耐,跃跃欲试。先与表弟共寝行欢,后挑逗家仆子俊于夜暮在曲廊作乐。不久,阿娜出嫁为人妻,先后又与年轻奴仆、家仆、和尚,以及公公、小叔子、妹婿、戏旦等乱伦和偷情。年轻的阿娜,已与13个男子贪享了肉欲。39岁时,痴婆子又与私塾先生谷德音纵情泄欲,终被其夫察知,遭毒打后遣送母家。小说结尾是痴婆子的忏悔。
-
5
胡涂世界
作者:吴趼人 类别:短篇小说光绪三十二(1906)丙午年中秋,由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十二卷十二回。作者吴跰人,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字跰人,广东南海佛山镇人。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生(1866年5月29日)生于北京祖父寓所,三岁,祖父亡故,随父母奉丧南归。十七岁丧父,十八岁被生计所迫,至上海谋事。光緖廿三(1897)年至廿八年,主持上海各小报笔政。从光緖廿九年起,致力小说创作,进入其文学生涯的黄金时代。宣统二年九月十九日(1910年10月21日)卒于沪寓。本书由若干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揭露清末官场的丑恶与黑暗。原连载于《世界繁华报》,故事未完。
-
6
浪史奇观
作者:风月轩又玄子 类别:古典名著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7
薛家将
作者:如莲居士 类别:古典名著“薛家将”,就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
-
8
株林野史
作者:佚名 类别:短篇小说《株林野史》是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株林镜》,四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春秋时代郑穆公女素娥,生得玉骨冰肌,花容月貌,十五岁时梦与浪游神通,学得采战之法,又与其兄子密偷奸,后嫁陈国司马夏御叔,称夏姬,生一子,名征舒。御叔与之欢会无度,不久身亡。
-
9
露春红
作者:苏庵主人 类别:长篇小说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而起,把花锦般世界,弄的七零八落。内中单表一人,乃临清城外富乐村居住,javascript:;姓赵,名然,浑家何氏。夫妻两口,开个粮食铺儿。虽则粜米为生,一应柴、炭、茶、酒、油、盐、杂货,无所不备,家道甚好。年过四旬,止得一女,名唤风儿。自小生得清秀,且资性聪明。是年,风儿长至十四,诗词歌赋不提,琴棋书画皆通。赵然因自家无子,欲寻女婿来家靠老。止因女儿灵巧多能,难乎其配,故求亲者虽多,却都不曾许。晃幸遇了金虏猖獗,把临清城围困,打破了京城,劫迁了二帝。那时城外百姓,一个个亡魂丧胆,携老扶幼,弃家逃命。且说赵然,时值此际,领着浑家何氏,牵着小女风儿,同一般逃难者,背着包裹,结队而行。急急如惊弓之鸟,惶惶如漏网之鱼。
-
10
风月梦
作者:邗上蒙人 类别:短篇小说《风月梦》是清代邗上蒙人撰白话长篇狭邪小说,又名《名妓争风全传》《扬州风月记》,三十二回,成书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书叙常熟陆书往扬州买妾,在扬州与袁猷、贾铭、吴珍、魏璧结为兄弟,五人气味相投,留连妓院,纵情挥霍。陆书迷恋雏妓月香,千两纹银、数百块银洋以及首饰等等尽皆耗尽,求贷无门,只得狼狈回乡。袁猷赎买妓女双林,致使夫妻反目,后因耽色体亏,染病亡故,双林服毒殉情,竟以烈妇入祠。贾铭与妓女凤林恩爱无比,贾铭病倒,凤林悉心照料,与贾铭之妻形同姐妹,忽遇有钱有势的宰相之子,则背盟甩手而去。吴珍钟情妓女桂林,因与流氓纠纷被关进监狱,弄得倾家荡产。最终还是判了流罪,妻离子散,桂林亦逃离扬州。魏璧恋上妓女巧云,巧云却卷走魏璧资财潜归老家。五位浪荡子都没有好下场。书题《风月梦》,意在警醒世人,青楼妓院不是轻造之地。凤林受贾铭之恩甚多,贾铭卧病,凤林服侍乃出于真情,后来背盟改嫁,也是妓家本性,其性格较为真实。
经部频道
-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
-
汉上易传
朱震 易类汉上易传》,又名《汉上易集传》,南宋朱震撰,宋代集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解经之作。《汉上易传》,《进表》原作九卷,《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皆作十一卷,附《卦图》三卷及《丛说》一卷。朱震以象数易为易学的正统,充分肯定汉易,排斥王弼易学体系。他将程颐易学归于象数系统,自谓该书以程颐《易传》为宗,和会邵雍、张载之易学,兼采汉魏以降诸家易说,“包括异同,补苴罅漏,庶几道离而复合”。全书解说经传皆偏重于象数易,所附《卦图》以四十四幅图解说《易传》文句,《丛说》则是对各家解释经传的评论,亦皆主象数派观点。
-
论语(英译本)
-
说文解字系传
徐锴 小学类《说文解字》流传至唐代,李阳冰对它作了窜改,使《说文》渐失原貌。李阳冰整理《说文》时,排斥许慎,自逞臆说,对解说和篆法大加改动。为了纠正李阳冰的臆说,徐锴著《说文解字系传》一书。此书共分八篇四十卷。
排行榜
周月总
-
1
说文解字注
作者:段玉裁 类别:小学类《说文解字注》是有关《说文解字》注释、研究著作中用力较深、较有成就的一部。该书共30卷。该书全面阐述了汉字的构造原则,对经字、音韵亦多有创见。书后附有《六书音韵表》,根据《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分古韵为六类17部,也是古音学的重要著作。
-
2
说文解字系传
作者:徐锴 类别:小学类《说文解字》流传至唐代,李阳冰对它作了窜改,使《说文》渐失原貌。李阳冰整理《说文》时,排斥许慎,自逞臆说,对解说和篆法大加改动。为了纠正李阳冰的臆说,徐锴著《说文解字系传》一书。此书共分八篇四十卷。
-
3
大戴礼记
作者:戴德 类别:小学类《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所引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多谓其书成于西汉末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之手。
-
4
王维诗选
作者:王维 类别:诗类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
-
5
读书正音
-
6
匡谬正俗
-
7
中庸
作者:子思 类别:四书类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将“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
8
大学章句集注(附译文)
作者:朱熹 类别:礼类《大学章句集注》是由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所著。是朱熹对《大学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
9
新本郑氏周易
作者:恵栋 类别:易类提要《新本鄭氏周易》三卷,國朝恵棟編。棟字定宇,長洲人。初王應麟輯鄭元易註一卷,其後人附刻玉海之末,雖殘章斷句,尚頗見漢學之崖畧。於經籍頗為有功,然皆不著所出之書,又次序先後間與經文不應,亦有遺漏未載者。棟因其舊本重為補正,凡應麟書所已載者,一一考求原本,註其出自某書。明其信而有徴,極為詳。核其次序先後,亦悉從經文,釐定復搜採羣籍。上經補二十八條,下經補十六條,繋辭傳補十四條,説卦傳補二十二條,序卦傳補七條,雜卦傳補五條。移應麟所附易贊一篇於卷端,刪去所引諸經正義論互卦者八條,而别據元周禮臣太師註作十二月爻辰圖,據元月令註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圖附於卷末。以駁朱震漢上易傳之誤。雖因人成事,而考核精宻實勝原書。應麟固鄭氏之功臣,棟之是編,亦可謂王氏之功臣矣。
-
10
康熙字典
作者:张玉书 类别:小学类《康熙字典》共六函四十册,16开本。清朝康熙年间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参考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而写,是一套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详细汉语字典。
史部频道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南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记载北宋九朝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史料价值极高。该书原有九百八十卷,因卷帙庞大,传写刊刻不易,自元以后,世鲜传本。至清代,传钞本仅剩一百零八卷。今本五百二十卷,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排行榜
周月总
-
1
古本竹书纪年(附译文)
作者:佚名 类别:编年类竹书纪年,相传是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述其记载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但是与甲骨文、青铜铭文的记载相类,更具有可信性,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史料。 自晋代出土以来,竹书纪年原本竹简已经亡佚,而晋人所作的初释本、考正本也散佚,宋明时期有今本竹书纪年,但是经过清代学者考究,证明是伪书。清代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三人先后辑录竹书纪年,得到古本竹书纪年。而1981年,方诗铭、王修龄等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考证,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是较为精细的本子。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 Biāo)所发现的编年体史书。当时被埋藏于魏安釐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说:“《竹书纪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正在于它是现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学的系统。”
-
2
武林旧事
作者:周密 类别:地理类《武林旧事》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十卷。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
-
3
固山贝子平定三郡纪略
-
4
炎徼纪闻
-
5
隋书(附译文)
-
6
陈书(附译文)
作者:姚察,姚思廉 类别:正史类《陈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 《陈书》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 《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
7
北齐书(附译文)
作者:李百药 类别:正史类《北齐书》是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北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 《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 《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 《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
8
梁书(附译文)
作者:姚察,姚思廉 类别:正史类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姚思廉撰《梁书》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
9
新五代史(附译文)
作者:欧阳修 类别:正史类《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1] 《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欧阳修文采更是引人入胜,可由于提倡“春秋笔法”,近人褒贬不一。
-
10
淳熙三山志
子部频道
洞玄子(附译文)
《洞玄子》的作者真实姓名和生平年代很难查考,一说洞玄子为唐代道家张鼎之号,其他来源均无从考证。 此书从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中籍出,首尾连贯,似为完帙。洞玄子自言曰:“至于玄女之法,传之万古,都具陈其梗概,仍未尽其机微。余每览其条,思补其阙,综习旧仪,纂此新经。”由此可知此书是综合古代房中著作,补缺阐微的,其内容出入于《隋志》、《唐志》所载《素女经》、《玉房秘诀》之间,语言多似元朝人绮语,则可大致推知此书乃唐人所作。 该书十分强调房中气功导引,认为房室之事要循天地之法,遵阴阳之理,方可养性延龄。
排行榜
周月总
-
1
洞玄子(附译文)
作者:佚名 类别:医家类《洞玄子》的作者真实姓名和生平年代很难查考,一说洞玄子为唐代道家张鼎之号,其他来源均无从考证。 此书从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中籍出,首尾连贯,似为完帙。洞玄子自言曰:“至于玄女之法,传之万古,都具陈其梗概,仍未尽其机微。余每览其条,思补其阙,综习旧仪,纂此新经。”由此可知此书是综合古代房中著作,补缺阐微的,其内容出入于《隋志》、《唐志》所载《素女经》、《玉房秘诀》之间,语言多似元朝人绮语,则可大致推知此书乃唐人所作。 该书十分强调房中气功导引,认为房室之事要循天地之法,遵阴阳之理,方可养性延龄。
-
2
四十二章经
作者:释迦牟尼 类别:佛教类《四十二章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经集部〉。据说是由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共同译于东汉雒阳城外的白马寺,相传是古代中国第一部译出的佛典。内容是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一共选录四十二段话,编集而成。据传永平年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召群臣解梦。通人傅毅指金人为佛,于是天子派遣使者蔡愔等人前往天竺寻访佛法。使者在月支国遇僧人摄摩腾,于是同还雒阳,得汉明帝接见。摄摩腾在雒阳城外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一卷,书成后收藏于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
3
祝由十三科
作者:佚名 类别:医家类祝由十三科,又称祝由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即祝说病由,不需用针灸或药物即可治病。 祝由科,自元代即列入太医院十三科。祝由二字,最早见于医书《素问》,谓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针服药,只要移易精神、变换气质,请人施展祝由之术,即可搞定。 按现代医学观点看待,属于心理学之心理暗示、催眠部分。
-
4
山海慧菩萨经
作者:佚名 类别:佛教类亦称《阿弥陀佛觉诸大乘观身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宣扬阿弥陀佛净土及三归依等思想。经中谓一阐提人,断绝善根,不可得度,力图纠正原净土思想中恶人也可蒙佛力得度的偏颇。本经与失译人名的《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内容相同,系广、略两本。《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著录此两经,均判为伪经。《开元录》之《伪妄乱真录》亦著录此两经。日本《卐字续藏》收有略本《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今敦煌遗书中又发现广本《山海慧菩萨经》,甚可珍贵。本经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是否疑伪经尚需研究。
-
5
七女观经
作者:佚名 类别:佛教类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述冥缘王七女得道之事。谓七女有一次出城游玩,于冢间见一死尸。姐妹七人绕尸三匝,涕零号哭,各说一偈,认为人命无常,应勤修福德。忉利天下凡,问七女所欲,七女所愿皆属“无想”,后皆得道果。此经与三国吴支谦译《七女经》(已收入历代大藏经)的主要内容完全相同。据历代经录记载,西晋竺法护译有《七女本经》一卷,西秦圣坚译有《七女本经》一卷,另有失译的《七女本经》、《七女经》各一卷,均佚。现敦煌遗书有收藏,或即上述四本之一。本经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误入疑伪部。
-
6
养羊法
-
7
天地八阳神咒经
作者:佚名 类别:佛教类亦称《八阳神咒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认为天地间只有人最胜最上,贵于一切万物。人之身心即是佛法器,亦是十二部大经卷。因此,人应当识心见性,修善背恶,以求解脱。经中论及殡葬,认为无须择吉日,选墓穴;论及婚嫁,认为乃阴阳自然之理,天之常道。经中又宣扬持诵本经之功德,谓“八阳”意为“明解”,即明解了别八识因缘。主张以八识为经,八阳为纬,经纬相交,以成经教。历代大藏经收有西晋竺法护译《八阳神咒经》,但与本经内容大异。本经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 二八《伪妄乱真录》中,载有《天地八阳经》,一卷。卷末题云:“《八阳神咒经》,与正经中《八阳神咒》义理全异。此说阴阳吉凶禳灾除福法。八纸。”所指应即此经。日本《卐字续藏》收有此经,题作“唐义净译”。然历代经录中的义净译经录内无此经。敦煌本题名下作“玄奘法师奉敕译”,然据历代经录,玄奘亦未译此经。本经内容与中国儒道两家相通,应为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伪经。日本《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上载有此经,作:“《天地八阳经》,一卷。梵释阙本,今有。录中载之。”证实此经曾东流日本,则《卐字续藏》所收之本或源于此。敦煌出土后,日本《大正藏》将敦煌本与《卐字续藏》本互校后,收入第八十五卷,仍题作“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
-
8
佛说七佛经
-
9
白话鬼谷子
-
10
孙子浅说
作者:蒋百里 类别:兵家类《孙子浅说》是北洋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刘邦骥合作,对《孙子兵法》所作的校释和注解。该书突破只对字词校勘注释的传统做法,大量引入西方军事思想,着重从整体上阐述孙子的兵学思维,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和实用功能。作为一本军事著作,《孙子浅说》不仅在注解方法上开了先河,在校勘方面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果,其理论多为后人所沿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集部频道
-
焚书
李贽 别集类《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
续焚书
李贽 别集类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艰难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受腐败政治与封建经济的摧残,发展极其缓慢。在历史的发展面临重大抉择的关头,地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政治上、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因循守旧反对改革的传统思想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被封建卫道士们视为"狂人"的"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抨击时局,揭露假道学和封建礼教的勇敢斗士。
-
新史学
-
茶联集锦
周作人 词曲类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堪称人类文化的瑰宝。其特点是字数相同,对仗均衡,节奏相称,平仄协调。茶联是对联宝库中的一枝鲜花。它运用对联的文学特征,以茶事为题材,按照对联特点拟写而成。可被广泛应用于茶叶店、茶馆、茶庄、茶座、茶艺、茶居、茶亭、茶汤、茶人之家等,内容广泛、意味深长,雅俗共赏,既可宣传茶叶功效,又能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现将所集茶联选登部分,以飨读者。
排行榜
周月总
-
1
新史学
-
2
续焚书
作者:李贽 类别:别集类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艰难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受腐败政治与封建经济的摧残,发展极其缓慢。在历史的发展面临重大抉择的关头,地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政治上、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因循守旧反对改革的传统思想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被封建卫道士们视为"狂人"的"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抨击时局,揭露假道学和封建礼教的勇敢斗士。
-
3
闲情偶寄
作者:李渔 类别:词曲类《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 ,后收入《 笠翁一家言全集 》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 、种植 、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 演习部 》、《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
4
饮水词
-
5
楚辞补註
作者:洪兴祖 类别:楚辞总集类楚辞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其光辉将垂万世而不朽。屈原的《离骚》曾经被称为《离骚经》,获得至为崇高的地位。汉代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的《楚辞补注》是楚辞注本当中最重要的一部。无论是古典文学爱好者、古代文化爱好者还是上古文化的专门研究者,这都是一部必读的著作。
-
6
敦煌变文集新书
作者:潘重规 类别:楚辞总集类敦煌石室藏书的发现,震动了国际学术界。其中最重要而绝传已久的变文,尤为近代学人所注目。关于变文的名称、体制、流变、范围,孙楷第、向达、王重民、周绍良等著名学者考证綦详,发挥甚备,在此不拟多加讨论。关于汇集变文材料,以供学人研究与参考者,前有周绍良编的敦煌变文汇录,后有王重民等所合编的敦煌变文集。王编根据一百八十七个写本,过录之后,经过互校,编成七十八种。每一种,篇中有旁注,篇末有校记。就资料供应,披阅便利方面看来,已被国际学者公认是所有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王重民先生自己也称:「这可以说是最后最大的一次整理。」因此,自西元一九五七年出版以来,海内外研究变文的学人,无不凭借此书为立说的根据。无疑的,「敦煌变文集」在国际学术界中已建立了崇高卓越的地位。
-
7
朝鲜赋
-
8
焚书
作者:李贽 类别:别集类《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
9
声律启蒙
作者:李渔 类别:诗文评类《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
10
呻吟语
作者:吕坤 类别:别集类《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 《呻吟语》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全书共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
道教部频道
-
庄子注
向秀 道教类《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集,属于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全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丰富的寓言故事和优美的文风著称,对后世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庄子内篇注
-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幻真先生 道教类若要细而言之,则亦不在五更,但天气调和,腹中空则为之。先闭目叩齿三十六下,以警身神毕,以手指捏目大小眦。兼按鼻左右,旋耳及摩面目,为真人起居之法。更随时加之导引,以宣畅关节,乃以舌拄上腭,撩口中内外,津液候满口则咽之,令下入胃存,胃神承之。如此三,止。是谓漱咽灵液,灌溉五脏,面乃生光。此后去就,大体略同。便兀然放神,使心如枯木,空身若委衣,内视反听,万虑都遣,然后淘之。
-
女子丹经汇编
排行榜
周月总
-
1
三十六水法
-
2
太清中黄真经(附译文)
-
3
修真九要
-
4
坐忘论
作者:司马承祯 类别:道教类《坐忘论》是唐代司马承祯(一说赵志坚)创作的道教典籍,《坐忘论》认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可宝贵的是道。 《坐忘论》吸收止观禅定之说,其宗旨就是讲述修道的“阶次”。《坐忘论》分《敬信》、 《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7章。另有石刻本神形《坐忘论》。
-
5
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作者:佚名 类别:道教类《太一救苦护身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宣称太一救苦天尊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世人如遇各种苦难,只须唱呼「太一救苦天尊」之名,念诵圣号。天尊即应化现身,前来救护。
-
6
大成捷要
作者:柳华阴 类别:道教类此书原为托名诸仙的修道练功的乩降笔记,亦有可能是民国时人精选各种丹经要语汇编而成。后经传抄行于世间。本书流传抄本有二种,一种是嵩山本,藏于河南嵩山崇福宫道人马宇秀处;另一种是崂山本,由王乾一抄自嵩山本,携至东来,藏于山东崂山太清宫。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由辽宁太清宫刊印流传世上。该书是近代修炼者们必读的实用修行手册,在实修实证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7
庄子
作者:庄周 类别:道教类此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
8
庄子注
作者:向秀 类别:道教类《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集,属于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全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丰富的寓言故事和优美的文风著称,对后世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9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作者:幻真先生 类别:道教类若要细而言之,则亦不在五更,但天气调和,腹中空则为之。先闭目叩齿三十六下,以警身神毕,以手指捏目大小眦。兼按鼻左右,旋耳及摩面目,为真人起居之法。更随时加之导引,以宣畅关节,乃以舌拄上腭,撩口中内外,津液候满口则咽之,令下入胃存,胃神承之。如此三,止。是谓漱咽灵液,灌溉五脏,面乃生光。此后去就,大体略同。便兀然放神,使心如枯木,空身若委衣,内视反听,万虑都遣,然后淘之。
-
10
吕祖全书
作品更新
-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 近代小说
龙山四友
- 第三十九回 以毒攻毒群猿诛丑类
- 还珠楼主
- 2022-12-06 15:13
-
- 中篇小说
隔帘花影
- 第四十八回 仁义不亏金藏大开佛法 孝慈具足莲台现出人伦
- 丁耀亢
- 2021-11-06 09:52
-
- 短篇小说
天女散花
- 第十二回 回东土唐帝敕封 免灾厄天女散花
- 佚名
- 2024-03-21 13:40
-
- 古典名著
封神演义
-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国诸侯
- 许仲琳
- 2020-04-10 22:02
-
- 古典名著
续三国演义
- 第一四五回 三大帅平定苏峻
- 酉阳野史
- 2023-01-16 18:57
-
- 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 罗贯中
- 2020-06-14 14:57
-
- 古典名著
后红楼梦
- 第三十回 林黛玉初演碧落缘 曹雪芹再结红楼梦
- 逍遥子
- 2020-10-14 10:01
-
- 古典名著
增补红楼梦
- 第四十八回 甄士隐重渡急流津 贾雨村再结红楼梦
- 琅缳山樵
- 2020-10-14 14:03
-
- 古典名著
红楼梦
- 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 曹雪芹
- 2020-06-14 15:20
-
- 中篇小说
后西游记
- 第四十回 开经重讲 得解证盟
- 佚名
- 2020-04-18 10:26
-
- 古典名著
西游记
-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 吴承恩
- 2020-06-14 14:38
-
- 中篇小说
残水浒
- 第八十六回 离山超海不改野火 出死入生方知罪过
- 程善之
- 2021-10-22 14:03
-
- 近代小说
水浒新传
- 第六十八回 雪国耻同死白虎堂 快人心大捷黄天荡
- 张恨水
- 2022-12-01 11:54
-
- 古典名著
水浒后传
- 第四十回 大聚会弟兄同宴乐 好结果君臣共赋诗
- 陈忱
- 2022-12-13 10:40
-
- 古典名著
水浒传
-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 施耐庵
- 2020-06-14 14:19
-
- 长篇小说
皇清秘史
- 第一百三十二回 皇气消尽东陵被盗 民权勃兴南京建都
- 惜华楼主
- 2021-06-26 17:47
-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 四书类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
- 章数简
- 孔丘
- 2023-08-02 22:04
-
- 四书类
论语(英译本)
- 论语(英译本) 20
- 孔丘
- 2023-08-02 21:46
-
- 易类
周易注
-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 王弼
- 2022-12-05 20:36
-
- 易类
子平真诠
- 四十八(附) 论杂格取运
- 沈孝瞻
- 2022-12-05 19:28
-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 编年类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卷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
- 李焘
- 2023-08-01 23:13
-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 兵家类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十
- 李筌
- 2023-08-08 22:40
-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 别集类
曾文正公全集
- 第三部分 十月戎行图
- 曾国藩
- 2020-11-01 13:43
-
- 诗文评类
随园诗话
- 附录 《批本随园诗话》批语
- 袁枚
- 2020-06-07 14:38
-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 正一部
海琼白真人语录(白玉蟾语录)
-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之二 鹤林法语
- 白玉蟾
- 2024-12-20 09:59
-
- 道教类
庄子注
-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 向秀
- 2024-12-19 17:00
-
- 道教类
太清中黄真经(附译文)
- 太清中黄真经
- 中黄真人
- 2023-05-12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