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道卿
叶清臣,字道卿,少列之子。 天圣二年,刘筠知贡举,得公所对策,奇之,擢为第二。 国朝以来,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 宝元中,为两浙转运使。 康定初,知制诰。 庆历初,出知江宁府,召入为翰林学士。 俄丁父忧,有诏起复为边帅,力辞不行。 免丧,知邠州,改知澶州,又改青州、永兴军。 皇祐初,复召入为三司使。 帝尝访以御边之策,公对曰:「陛下御天下二十八年,未尝一日自暇逸,而叛羌黠虏,频年为患。 诏问:『辅翼之能,方面之才,与夫帅领偏裨,当今孰可以任此者?』 臣以为不患无人,患有人而不能用尔。 今辅翼之臣,抱忠义之深者,莫如富弼; 为社稷之固者,莫如范仲淹; 谙方今政事者[40],莫如夏竦; 议论之敏者,莫如郑戬。 方面人才,严重有纪律者,莫如韩琦; 临大事能断者,莫如田况; 刚果无顾避者,莫如刘涣; 宏远有方略者,莫如孙沔。 至于帅领偏裨,贵能坐运筹策,不必亲当矢石,王德用素有威名,范仲淹深练军政,庞籍久经遵任,皆其选也。 狄青、范全颇能驭众,蒋偕沈毅有术略,张亢倜傥有胆勇,刘贻孙材武刚断,王德基纯慤劲勇,此可补偏裨者也。」 上用其言,皆见信任。 未几,出守河阳,卒。 公识度奇拔,议论出人意表,其立朝也,数以忠言鲠论启沃上心,而娷忌者众,竟不果大用。 范文正公尝为文祭之云:「濬学伟文,发于妙龄。 天然清流,不杂渭泾。」 又云:「高节莫屈,直言屡诤。 朝廷风采,搢绅辉映。 天子知人,期以辅政。 弗谐而去,能不曰命。」 数语尽之矣。
观风楼
子城之西,旧建楼其上,名观风。 范文正公作守时,尝赋诗云:「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 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 登临岂刘白,满目是诗情[41]。」 在唐但谓之「西楼」,白乐天有《西楼命宴》诗。 后改为「观风」,今复名「西楼」矣。
三高亭
越上将军范蠡、江东步兵张翰、赠右补阙陆龟蒙,各有画像在吴江鲈乡亭旁。 东坡先生尝有《吴江三贤画像》诗。 后易其名曰「三高」,且更为塑像。 臞菴主人王文孺献其地雪滩,因迁之。 今在长桥之北,与垂虹亭相望,石湖居士为之记。
程光禄
程师孟,字公辟。 所居在南园之侧,号昼锦坊。 自高祖思为钱氏营田使,因徙姑苏。 擢景祐元年进士第,知吉水、钱塘二县,皆有政声。 后通判桂州。 庆历中,诏近侍二十人,各举所知,于是柳植、施昌言荐公可任。 除知南康军,又知楚、遂二州,提点夔路刑狱。 属岁大饥,公行部,以常平粟赈民,犹不足,即奏发仓以济之。 吏劝须报,公曰:「本道至都五千里,报至民殍矣。」 遂活饥民四十余万。 擢提点河东路刑狱。 岢岚等郡无常平粟,边民饥,或窜藩境。 公得请,出祠部牒,募民纳粟置廪,以备荒岁。 汾、晋之旁,山谷之水,可以漑田,公为釃渠续通泉源,所漑者无虑万顷。 召拜三司度支判官。 居一岁,知洪州,兴利除害,一方甚赖之。 英宗即位,召判三司都磨勘司,委公商度河北四榷场利害。 公请减物直,偿阁欠,以来北贾。 使还,除利州路转运使、江南西路转运使。 始,江西茶禁既通,赋民纳茶租,谓之白纽钱,民甚患之。 公奏令鬻茶者,计斤输秤头钱代其数,以宽民力。 至熙宁中,以公之请颁下诸路。 俄传交阯为寇,遂以公直昭文馆、知福州。 一新学宫,礼先生贤士,以厚教育之意。 铁钱乱币,公为罢之。 馈疾教荒,苏息以万计。 闽中父老有云:「自国朝守吾郡者,谢谏议泌,以惠爱着; 蔡端明襄,以威名显; 兼之者,惟公而已。」 移知广州。 广控蛮粤,而无藩垣扞御之备。 公至,则请作西城,广踰十二里,由是广人有自安之计。 大修学校,日引诸生讲解,负笈而来者相踵,诸藩子弟,皆愿入学。 秩满,除右谏议大夫,再任。 公治广六年,威爱并行。 上遣中使抚问,召判三班院,迁给事中、充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改判将作监,出知越州。 公至越,宽猛适中而事自治,民皆爱之,又逾于洪、福、广也。 官制行,换太中大夫。 青社阙帅,以通议大夫充京东安抚使。 期年政成,上疏告老,迁正议大夫致仕。 哲宗即位,授光禄大夫。 卒年七十八,葬横山。 公强敏精察,出于天性,凡临治五大镇,断正滞讼,辨活疑罪,盖不可胜计。 所至之地,囹圄空虚,道不拾遗。 既去,民为立祠,刊石颂德。 乐圃先生少许可,至言公政事,则曰:「虽韦丹洽豫章,孔戣帅岭南,常衮化七闽,无以加也!」 故天下以为才臣吏师。 有诗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
丁晋公饭僧疏
丁晋公南迁日,梦南岳懒瓚禅师,遂舍白金一笏,饭僧于潭州。 自制斋琉云:「右。 伏以佛垂徧智,道育羣情,凡欲拯于倾危,必豫形于景贻。 某,白衣干禄,叨冢宰之重权; 丹陛宣恩,忝先皇之优渥。 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寸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尝于安寝,忽梦清容。 妙训泠泠,俾尘心而早悟; 真仪隐隐,恨凡目以何知。 盖以智未周身,事乖远虑。 既祸临而不测,诚灾及以非常。 出向西京,感圣恩而宽宥; 窜于南裔,当国宪以甘心。 咎实自贻,孽非他作。 念一家而散地,思万里以何归? 既为负国之臣,永废经邦之术。 程游湘土,道假垔山,正当烦恼之身,忽接清闲之众。 方知富贵,难保始终。 直饶鼎食之荣,岂若盂羹之美。 持形归命,恭发精诚。 捐施白金,充羞净供。 仰苾蒭之高德,报懒瓚之深慈。 冀保此行,乞无他患,惟愿天回南睠,泽赐下临。 免致边夷,白日便同于鬼趣; 赐归中夏,黄泉亦感于君恩。 虔罄丹诚,永系法力。 卑情不任,激切之至。」 (「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寸心」,今多作「巧心」。 后人见晋公以智巧败,故改云「惟其曲尽于巧心,是以难调于众口」,不知以「巧」对「众」,未如「寸」字为切。 )
蔡君谟题壁
张子野宰吴江,因如归旧亭撤而新之[42]。 蔡君谟题壁间云:「苏州吴江之滨,有亭曰如归者,隘坏不可居。 康定元年冬十月,知县事秘书丞张先,治而大之,以称其名。 既成,记工作之始,以示于后。」
郏正夫
郏亶,字正夫,太仓人。 起于农家,自幼知读书,识度不类凡子。 年甫冠,登嘉祐二年进士第。 昆山自国朝以来,无登第者,正夫独破天荒。 后住金陵,遣其子侨就学于王荆公,尝有贽见诗云:「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 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 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颇琅玕。 大鹏汎有抙风便,还许鷦鹩附羽翰。」 荆公一见奇之。 今集中有《谢郏亶秘校见访于钟山》诗云:「误有声名只自慙,烦君跋马过茅檐[43]。 已知原宪贫非病,更许庄周智养恬。 世事何时逢坦荡,人情随分就猜嫌[44]。 谁能胸臆无尘滓,使我相从久未厌。」 自此声价颇重。 熙宁中,为司农寺丞,上书言水利,朝廷以其功大役重,颇难之。 正夫条水之利害,著成一书,今刊行于世。 未钱,复司农寺丞,除江东运判。 元祐初,入为太府寺丞,出知温州。 以比部郎中召,未至而卒,年六十有六,葬于太仓。 孙升卿,登第,守徽、常二州。
公初授睦州团练推官,知杭州于潜县,未赴。 以水利、役法、盐、铜、酒五利献诸朝[45],丞相王文公安石奇之,除司农寺丞,旋出提举两浙水利,议者以其说非便,遂罢免。 已而归,治所居之西积水田曰大泗滟者,如所献之说,为圩岸、沟洫、井合、场圃,俱用井田之遗制,于是岁入甚厚,即图其状以献,且以明前日之法非苟然者。 复召为司农寺主簿,稍迁丞,预修司农寺勅式,颇号完密。 除江东路转运判官。
陈君子父殿丞
殿中丞陈质,德行着于乡里,其死也,范文正公挽之云:「贤者逝如此,皇天岂易知。 众人皆堕泪,君子独安碑。 几世传清白,满乡称孝慈。 贤哉生令嗣,遗秀在兰芝。」 公有二子,曰郢、曰之奇,皆为吴中高士。
郁林石
陆龟蒙居临顿里,其门有巨石。 远祖绩,尝仕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 人称其廉,号郁林石。
谢希深
谢绛,字希深,太子宾客涛之子。 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甲科。 杨文公荐其才,召试馆职,充秘阁校理。 景祐元年,丁父忧,服除,召试知制诰。 欧阳文忠公尝云:「三代以来,文章盛者称西汉。 公于制诰尤得其体,常、杨、元、白不足多也。」 宝元初,知邓州,卒,年四十有五。 公自少而仕,凡三十年间,自守不回,而外亦不甚异,一时贤士大夫无不敬之。 子景初、景温,皆为时名儒。
范文正公还乡
文正公自政府出,归乡焚黄,未至近邑,先投远状。 或以为太过,公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敢不尽礼乎?」 既至,搜外库,惟有绢三千匹。 令掌吏录亲戚及闾里知旧,自大及小,散之皆尽,曰:「宗族乡党,见我生长,幼学壮仕,为我助喜。 我何以报之?」 又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济养羣族,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之。 其计日食人米一升,岁衣人二绎,嫁女者钱五十千,娶妇者二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放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粳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仕而家居俟代者预焉,仕而之官者罢其给。 公虽没,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存也。
清远道士诗
清远道士《同沈恭子游虎丘寺》诗云:「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 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峯翫。 近峯何郁郁,平湖渺弥漫。 吟挽川之阴,步上山之岸[46]。 山川共澄澈,光彩交零乱。 白云蓊欲归,青松忽消半。 客去川岛静,人来山鸟散。 谷深中见日,崖幽晓非旦,闻子盛游遨,风流足词翰。 嘉玆好松石,一言常累叹。 勿谓予鬼神,忻君共幽赞。」 清远道士,竟不知其为何人? 以鬼神自谓,亦怪之甚者。 颜鲁公、李德裕、皮日休、陆龟蒙皆有和篇。 沈恭子亦莫详其因,诗中有「风流」、「词翰」之称,必神怪之儔也。
幽独君诗
唐时虎丘石壁,隐出幽独君诗二首,其一云:「幽明虽异路,平昔忝工文。 欲知潜寐处,山北有孤坟。」 其二云:「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 南山接幽垅[47],幽垅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 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 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其辞甚奇怆。 后人又有赋《答幽独君》一诗,不知谁氏所作。
本禅师
宗本圆照禅师,乃福昌一饭头。 (福昌,承天寺子院。 )懵无所知,每饭熟,必礼数十拜,然后持以供僧。 一日忽大悟,恣口所言,皆经中语,自此见道甚明。 后住灵己,近山之人,遇夜则面其寝室拜之。 侍僧以告,遂置大士像于前。 人有饭僧者,必告之曰:「汝先养父母,次办官租,如欲供僧,以有余及之。 徒众在此,岂无望檀那之施? 须先为其大者。」 其它率以是劝人。 仁宗尝召至京师,赐金襴衣,加圆照师号。 后复归本山。
旧传宗本至京师,有一贵戚欲试之,因以猾倡荐寝。 本登榻,鼻息如雷,其倡为般若光所烁,通夕不寝。 翌旦,炷香拜之曰:「不意今日得见古彿。」
吴王拜郊台
吴王拜郊台,在横山之上,今遗迹尚存。 春秋时,王政不纲,以诸侯而为郊天之举,僭礼亦甚矣。
范贯之
范师道,字贯之,文正公之姪。 登天圣八年甲科,尝知广德县,有治状。 孙甫之翰荐之,通判许州。 至和元年,吴育春卿荐公,召拜侍御史。 公之少也,有经纶天下之志; 其长也,遇事未尝屈。 及为上耳目,蚤夜思所以称职者。 始见上,即陈愿择贤相以久其任,既而论奏二府与近侍不法事,上多用其言。 俄出知常州,御史府极言其不平,宰相亦以是罢去,而公之名迹愈闻天下。 移广东路转运使,又移两浙。 未几,拜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嘉祐四年,百官上尊号,公独谏,以谓无益于治体,而有损圣主谦尊之德; 至言诸閤女御例迁,因灾异以明天意。 上皆深然之。 兼迁侍御史知杂事。 会大臣居机宥者无远谋,继而进者,复不协时论。 公论列甚切,上虽纳其奏,然用是出知福州,召为三司盐铁副使。 嘉祐八年,以疾请郡,除户部郎中、直龙图阁、知明州。 下车未久,卒,年五十有九。 公出入台谏凡九载,朝廷之事,闻无不言,言必欲行。 如择宗室以备问安之职,请士大夫终葬始得从仕,限民田以均民产,抑贪墨以清守令,止内降以杜渐,立私庙以广孝,择知典故近臣以任太常礼乐之官,减色役以恤民力之困,皆天下之急务,而众所愿行者。 有奏议二十卷,文集五十卷。 尝为唐史,着君臣治忽之迹,命藏秘阁,有诏褒美。 子世京、世亮,皆举进士第。 所居在承天寺前,号豸冠坊。 葬天平山,赵清献公志其墓。
南翔寺
昆山县临江乡,有南翔寺。 初,寺基出片石,方径丈余,常有二白鹤飞集其上,人皆以为异。 有僧号齐法师者,谓此地可立伽蓝,即鸠财募众,不日而成,因聚其徒居焉。 二鹤之飞,或自东来,必有东人施其财; 自西来,则施者亦自西至。 其它皆随方而应,无一不验。 久之,鹤去不返,僧号泣甚切,忽于石上得一诗,云:「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真迹在名基。 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薰修享二时。」 因名其寺曰南翔。 寺之西又有村,名白鹤。
张敏叔
张景修,字敏叔。 人物萧洒,文章雅正,登治平四年进士第。 虽两为宪漕,五领郡符,其家极贫寠,僦市屋以居。 尝有绝句云:「茅檐月有千金税[48],稻饭年无一粒租。 生事萧条人问我,水芭蕉与石菖蒲。」 观其诗,大抵多清淡。 尝题集清轩诗云:「洗竹放教风自在,傍溪看得月分明。」 又多好用俗语,如《得五品服》诗云:「白快近来逢素鬓,赤穷今日得朱袍。」 又《谢人惠油衣》诗云:「何妨包裹如风药,且免淋漓似水鸡。」 盖以文滑稽也。 旧尝作古风《送朱天锡童子》云:「黄金满籯富有余,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凰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 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 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赋归歟,待君释褐还乡闾。」 初,景修为汝州梁令,作此诗。 天锡既到阙下,忘取本州公据,为礼部所却,因击登闻鼓,缴景修诗为证。 神宗一见,大称赏之。 翌日,以语宰相王珪,而恨四方有遗材,即令召对。 珪言:「不欲以一诗召人,恐长浮竞,不若俟其秩满,然后擢用之。」 遂止,令中书籍记姓名。 比罢官,而神宗已升遐矣。 景修历仕三朝,每登对,上必问:「闻卿作《朱童子》诗,试为举似。」 由此诗名益着。 终祠部郎中,年七十余卒。 平生所作诗几千篇,号《张祠部集》。 子汉之。 (汉之尝宰昆山,颇缓于索租,邑人戏云:「渠家自来无此,故不与人索也。」 敏叔有《花客诗》十二章。 梁县属汝州[49]。 )
昆山夫子庙
唐制,郡邑皆得置夫子庙。 自黄巢之乱,存者无几。 昆山之庙,更五代五六十年不建[50]。 自本朝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请吏,朝廷始除守以治之。 至雍熙初,征事郎边倣首为昆山宰,因其遗址重立。 夫子庙门阙甚丽,状十哲像于其旁,王元之为作记。 景祐初,范文正请立郡庠,于是县亦有学矣。
孙子和
孙冲,字子和,登熙宁六年进士第。 少负才名,为荆公之客,尝着《乡党》、《傅说》二论,荆公甚奇之。 后宰和之含山,号为循吏,律己甚正,一毫无妄取。 秩满,率家人解其归装,老获有畜一砧者,子和视之,曰:「非吾来时物也。」 命还之。 其它大率类此。 鹗章交上,改宣德郎。 未几,卒于京师,年三十有五。 无子,以族姪畯为嗣,畯尝倅江州,终朝请大夫。
子和妻,予之姑氏,又与叔祖朝议为同年。 叔祖尝以诗挽之云:「结发欣同籍,联姻喜素风,期君千里逸,耀我一枝穷。 新命拖绅后,残编旅笥中。 空余《循吏传》,纪次在元丰。」
张翰
东晋张翰,吴人,仕齐王冏,不乐居其官。 一日,在京师见秋风忽起,因作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遂弃官而还。 国初,王贽运使过吴江,有诗云:「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余。 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蒪鲈。」 贽之意谓翰度时不可有为,故飘然引去,实非为鲈也。 至东坡赋《三贤》诗,则曰:「浮世功名食与眠[51],季鹰真得水中仙。 不须更说知几早,只为鲈鱼也自贤[52]。」 其说又高一着矣。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唐咸通十年为郡从事。 居官纔一月,陆鲁望以所业见之,自此交从甚密,更迭倡和,无虑数百篇,总目之曰《松陵集》。 松陵,吴江别名也。 日休自有着述,号《鹿门子书》。
桥名
城中有桥梁360所,每桥刻名于旁者,始于郡守韩子文度支,兵火后间有缺者。
福昌长老正桥,颇具眼,禅林多宗之。 一日升座,有问话者云:「苏州三百六十座桥,那座是正桥?」 答云:「度驴度马。」
贺方回
贺铸,字方回,本山阴人,徙姑苏之醋坊桥。 方回尝游定力寺,访僧不遇,因题一绝云:「破冰泉脉漱篱根,坏衲犹疑挂树猿。 蜡屐旧痕浑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 王荆公极爱之,自此声价愈重。 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 方回往来其间,尝作《青玉案》词云:「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53]? 月侨仙馆,绮窗朱户。 唯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衡臯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后山谷有诗云:「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其为前辈推重如此。 初,方回为武弁,李邦直为执政,力荐之,其略谓:「切见西头供奉官贺某,老于文学,泛观古今,词章议论,迥出流辈。 欲望改换一职[54],令入文资,以示圣时育材进善之意。」 上可其奏,因易文阶,积官至正郎,终于常倅。
白公桧
白乐天为守时,恩信及民,皆敬而爱之。 尝植桧数本于郡圃后,人目之为白公桧,以况甘棠焉。
癸甲先生
潘勺,字叔治。 登进士第,为吴兴郡掾。 后绝意禄仕,徧游天下佳山水,尝为《雁荡百咏》,其末云:「都为画工图不得,一时收拾作诗归。」 自号癸甲先生,或问其故,曰:「始终之义也。」 后果以癸日亡,甲日殓。
方子通
方惟深,字子通。 本莆田人,其父屯田公葬长洲县,因家焉。 最长于诗,尝过黯淡滩,题一绝云:「溪流怪石碍通津,一一操舟若有神。 自是世间无妙手,古来何事不由人。」 王荆公见之大喜,欲收致门下。 盖荆公欲行新法,沮之者多,子通之诗,适有契于心,故为其所喜也。 后子通以诗集呈荆公,侑以诗云:「年来身计欲何为? 跌宕无成一轴诗。 懒把行藏问詹尹,愿将生死遇秦医。 丹青效虎留心拙,斤匠良工入手迟。 此日知音堪属意,枯桐正在半焦时。」 凡有所作,荆公读之必称善,谓深得唐人句法。 尝遣以书,曰:「君诗精淳警绝,虽元、白、皮、陆,有不可及。」 子通游王氏之门,极蒙爱重,初无一毫迎合意,后以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 隐城东故庐,与乐圃先生皆为一时所高。 每部使者及守帅下车,必即其庐而见之。 前后上章论荐者甚众,子通竟无禄仕意,其于死生祸福之理,莫不超达。 尝造一园亭,不遇主人,自盘礴终日,因题于壁间云:「何年突兀庭前石,昔日何人种松柏。 乘兴间来就榻眠,一枕春风君莫惜。 城西今古阳山色,城中谁有千年宅? 往来何必见主人,主人自是亭中客。」 其洒落类如此。 仲殊一日访子通,有绝句云:「多年不见玉川翁,今日相逢小榭东。 依旧清凉无长物,只余松桧养秋风。」 可见其清高矣。 年八十三而卒,有诗集行于世。 无子,一女适乐圃先生之子发。
破山诗
常建诗云:「竹迳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此题常熟破山也。 旧传有四高僧讲经山中,一老翁日来听法,久之,问翁所从来,答曰:「吾非人也,龙也。」 因问:「本相可得见乎?」 曰:“可。」 已而果以全体见。 僧恐甚,亟诵揭谛呪语。 揭谛神与龙角力,龙不能胜,破其山而去。 《续图经》所载不同,谓白龙与一龙阄,未知孰是。
甫里
甫里在长洲县东南五十里,乃江湖散人陆龟蒙字鲁望躬耕之地。 散人庙食于此,一方之人至今想其高风,常夸示于四方,以为荣焉。 《唐书》云散人乃唐相元方七世孙,又自号天随子。 着《笠泽丛书》若干卷。
有脚书厨
叔祖讳程,字信民。 刚正自守,不惑于祸福。 尝愤圣道不明,欲排异端之学,家不置释老像,祭祀未尝焚纸钱,儒家甚宗之。 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攻苦食淡,手未尝释卷。 记问精确,经传子史,无不通贯,乡人号为「有脚书厨」。 尝题一绝于壁间,云:「月度疎榇起更慵,坐听澄照五更钟。 却思潮上西兴急,风遶山前万个松。」 登熙宁六年进士第,历西安丞、桐庐令。 子况,既登郎省,赠左朝议大夫。
泰娘
泰娘,吴之美妇人也。 刘禹锡诗云:「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臯桥折花戏。 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南园诗
南园,乃广陵王旧圃,中有流盃、旋螺亭,亚于沧浪之景。 王黄州为长洲时,无日不携客醉饮。 尝赋诗云:「他年我若功成后,乞取南园作醉乡。」 今园中大堂,遂以《醉乡》名之。 大观末,蔡京罢相,欲东还,诏以其园赐之。 京即以诗赠亲党,云:「八年帷幄竟何为,更赐南园宠太师。 堪笑当时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 黄州之诗,不过寓意耳,京遽以无功名诮之。 黄州虽终为黜臣,其名与天地同不朽。 京居相位二十年,又处师垣之尊,至今虽三尺之童,唾骂不已,其贤不肖何如也?
朱子奢
朱子奢,苏州人,太宗时为宏文馆学士。 帝尝诏:「起居记录臧否? 朕欲见之。」 子奢曰:「陛下举无过事,虽见无嫌; 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 帝深纳之。 见《唐书·儒学传》。
钱氏纳土
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奉表,献漳、泉两郡,诏授洪进武宁军节度使,留京师奉朝请。 是岁,钱忠懿王俶上表献十三州之地。 钱氏纳土,盖在陈氏之后,或说以为兴国二年,非也。
白马磵
南峰山北有聚落,号白马磵。 昔支遁骑白马而来,饮于磵中,因以名焉。 山之颠有石坎然,号马迹石。 又有一石室,号文遁菴,乃其修习之地也。
禅月大师
万寿寺有禅月阁,禅月者,唐僧贯休也。 生于婺之兰溪,自祝发为僧,徧参名德,又善作诗文,有《西岳集》行于世。 性好图画古佛,尝自梦得十五罗汉梵相,既而尚缺其一,未能就,梦中复有告之曰:「师之相乃是。」 遂如所告,因照水以足之,今其画尚传。 既至吴,寓迹万寿甚久,后入蜀死,葬于成都。 平生行业,具载《白莲塔铭》[55]。
注释
[40] 「方今」,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缪校本及《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叶清臣传》均作「古今」。
[41] 「是诗」,《范文正公集》卷四《苏州十咏·观风楼》作「见诗」。
[42] 「撤而」,「撤」原作「撒」,据各本改。
[43] 「跋马」,粤本及菉竹何校本均作「跃马」,槐本作「跨马」,陈其荣校注:「跨马」旧误作「跋马」。
[44] 「就猜」,各本均同,《王文公文集》卷六十二作「值猜」。
[45] 「铜酒」,粤本、菉竹何校本、正德陆校本、太仓缪校本均作「铜铁」。 槐本陈其荣校注:「酒」字一作「铁」。
[46] 「吟挽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太仓缪校本作「吟挽川之阴步上川之岸」。
[47] 「幽垅」,粤本及菉竹何校本均作「北垅」。
[48] 「千金」,《宋诗纪事》卷二十三张景修诗作「千钱」。 「千钱」近是。
[49] 「敏叔有花客诗十二章梁县属汝州」,此段文字原无,据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本补。
[50] 「五六十年」,粤本、菉竹何校本均作「六十年」,正德陆校本作「五十六年」,陆敕先校:「毛本误作六十年。」
[51] 「功名」,《东坡全集》卷六《戏书吴江三贤画像》诗作「功劳」。
[52] 「只为」,《东坡全集》卷六《戏书吴江三贤画像》诗作「直为」。
[53] 「锦瑟华年谁与度」,「年」,各本均作「筵」。 「度」,粤本、正德陆校本、菉竹何校本均作「主」。
[54] 「改换一职」,「一职」原脱,据粤本、槐本、正德陆校本、菉竹何校本、太仓缪校本补。
[55] 「白莲」,原作「白运」,据各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