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七佛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7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七佛经
佛说起佛经是佛教中一部经书的内容。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祇园,为比丘说七佛氏族名字,及大弟子等。又广说毗婆尸佛降生瑞应,长阿含初大本缘经前分同本。
更新时间:2020-04-05 17:28 立即阅读 -
高王观世音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9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高王观世音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称颂观音菩萨种种威力神通,谓念颂此经可救诸苦厄,火不能伤,刀兵立摧。《大唐内典录》之“感应兴敬录”首次予以著录,谓北魏天平年间(534—537)定州募士孙敬德梦中得沙门传授此经,因诵此经而刀砍不死。《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七将此经作为正经收入小乘单译经中,并附注说明理由。《开元录》将此经移入“伪妄乱真录”,认为此经“不因传译”,依例不得入正编。此后中国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卐字续藏》收有此经,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更新时间:2023-01-20 14:04 立即阅读 -
如来成道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6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如来成道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旨在赞颂如来之伟大。最早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被判为伪经,故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4 立即阅读 -
摄大乘论释章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94万字+
最近更新: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佛典注疏。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435号,首尾皆残。现名乃据内容新拟。是世亲著、真谛译《释大乘论释》的注释书。主要从《摄大乘论释》中选择一些关键名相进行疏义。现存“十种胜相义第一”、“三识义第二”、“四惑义第三”、“薰习义第四”(后残)。对每一名相均不厌其烦地从各方面进行疏释。如对“三识”即分如下十一门疏义:释名相、辨体相、真妄分别、解或(惑)分别、心意识分别、善恶无记分别、三性分别、摄四识、摄八九二识、摄十一识、大小乘分别。所谓“三识”,指“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生起识”。本书以上述十一门抓住三识的特点,纲目清楚。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题作“《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更新时间:2023-02-16 10:50 立即阅读 -
农政全书
作者:徐光启 分类:农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09万字+
最近更新:第2部分
明代徐光启撰,共60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与荒政等12目。《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对前人的农书和有关农业文献,进行系统摘编与论评的著作。徐光启对农业和水利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译述,也编入有关各卷。此书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科学的总汇。《农政全书》的初稿为《种艺书》,该书全稿是在徐光启卒后六年,即崇祯十二年(1639)由陈子龙等人整理(“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校刻,定名为《农政全书》。
更新时间:2023-03-09 16:28 立即阅读 -
证道歌注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82万字+
最近更新:证道歌注(永盛述)
为永嘉证道歌之注释书。(一)全一卷。宋代僧梵天彦琪撰,门人慧光编。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书中将证道歌逐句详加阐述,以指点初学者入于参禅悟道之门径。(二)全一卷。宋代僧妙空知讷撰,门人德最编。约刊行于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知讷认为佛法虽非由涉猎文字语言而得,然钝根末学者仍须借语文之诠释,以参佛法之旨要,故撰此书。 (三)全一卷。又作证道歌注颂。元代僧竺原永盛撰,德弘编。顺帝至正元年(134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永盛于每句下作短评,合数句而加以注释论述,其后附颂。
更新时间:2023-03-09 16:29 立即阅读 -
钦定授时通考
作者:鄂尔泰 分类:农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8.58万字+
最近更新:卷二十八
本书汇辑前人关于农业方面的著述,搜集古代经、史、子、集中有关农事的记载达427种之多,并配插图512幅。共分8门:一为“天时”,论述农家四季活计;二为“土宜”,讲辨方、物土、田制、水利等内容;三为“谷种”,记载各种农作物的性质;四为“功作”,记述从垦耕到收藏各生产环节所需工具和操作方法;五为“劝课”,是有关历朝重农的政令;六为“蓄聚”,论述备荒的各种制度;七为“农余”,记述大田以外的蔬菜、果木、畜牧等种种副业;八为“蚕桑”,记载养蚕缫丝等各项事宜。全书结构严谨,征引周详,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见,堪称是一部古代农学的百科全书。此书不但对清代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且对国内外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研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4-03 16:00 立即阅读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作者:鸠摩罗什译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4万字+
最近更新: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是世传一般流行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异译本,与流行本文义略有出入。此经由鸠摩罗什译。以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进而说遣五蕴执,契证实相等大乘佛法的甚深教义,乃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精题,而为禅宗所重视。
更新时间:2022-07-10 13:46 立即阅读 -
毗婆尸佛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79万字+
最近更新:毗婆尸佛经卷下
该经成立应该是在《佛说七佛经》成书之后。该经典是谈过去七佛的五部经典之一。模仿释尊传,列举过去七佛的第一佛毗婆尸佛(毗婆尸佛)的详细传记者。《佛说七佛经》的部分先成立,为了使其完成佛传,故加入本经,而成立类似于“大本经”的内容,但是只附加有关毗婆尸佛的部分,而成为本经。本经说法的场所并未提及。
更新时间:2020-04-05 17:28 立即阅读 -
决罪福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87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决罪福经卷下
亦称《决定罪福经》、《惠法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本经内容为佛对惠法菩萨讲罪福之因果报应。经中称佛涅槃后,世当五乱:人民乱、王道乱、鬼神乱、人心乱、道法乱。四部弟子心秽行贪,众生求佛者虽多但得道者少。佛法中大魔令法毁坏。但若人能作布施、持戒、修塔、造像、造经等各种功德,则可以得到福业。经末强调诸福业中布施之福最大。本经主旨在强调“末法”时如何修持佛法以求灭罪得福。最早见录于《出三藏记集》,判为伪经;此后历代经录均有著录,亦作伪经。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27 立即阅读 -
唯识三十论要释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13万字+
最近更新:唯识三十论要释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唯识三十论》的论释。先明所缘(首残)、所宗、所归、所立,然后转入正文。在正文中,作者对《唯识三十颂》及《成唯识论》作了简要的评述。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但编号有误。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1 立即阅读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51万字+
最近更新: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佛典注疏。所疏为唐道液撰《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首之道液自序及所引僧肇《维摩诘经序》。前者即名《维摩疏释前小序抄》,唐契真法师撰;后者名《释肇序抄义》,似亦为契真法师述,体清记。两者合为一卷。《小序抄》分“教兴次弟”与“述释所以”两门疏释道液《关中疏序》。“教兴次弟”首先追述佛法东渐的历史,其次论述鸠摩罗什之前佛经翻译存在的问题,最后叙述鸠摩罗什的生平及其在译经史上的功绩。“述释所以”首先阐发写作《关中疏》的原因,谓当今传经习听之徒疏于道理,繁于法相,趋于异端。为矫时弊,故需深研先贤奥旨。言次甚不满于当时佛教界之风气。其次叙述《关中疏》之作者,作时及作用。《小抄序》之末则谓:“余永泰二年(766)时居资圣传经之暇,命笔直书,自为补其阙遗,岂敢传诸好事。资圣寺契真法师作之,用传后进。”《释肇序抄义》分“通明本迹”、“别辨教兴”、“重译所由”、“彰注解所以”等四门疏释僧肇《维摩诘经序》,并附有肇序结构图示。卷末谓“余以大历二年(767)正月于资圣传经之次,记其所闻,以补多忘。”证此文乃体清在资圣寺听契真传讲后所作的笔记。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日本《大正藏》分为两件收入第八十五卷,将《释肇序抄义》误定名为《释肇序》。佛典注疏。所疏为唐道液撰《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首之道液自序及所引僧肇《维摩诘经序》。前者即名《维摩疏释前小序抄》,唐契真法师撰;后者名《释肇序抄义》,似亦为契真法师述,体清记。两者合为一卷。《小序抄》分“教兴次弟”与“述释所以”两门疏释道液《关中疏序》。“教兴次弟”首先追述佛法东渐的历史,其次论述鸠摩罗什之前佛经翻译存在的问题,最后叙述鸠摩罗什的生平及其在译经史上的功绩。“述释所以”首先阐发写作《关中疏》的原因,谓当今传经习听之徒疏于道理,繁于法相,趋于异端。为矫时弊,故需深研先贤奥旨。言次甚不满于当时佛教界之风气。其次叙述《关中疏》之作者,作时及作用。《小抄序》之末则谓:“余永泰二年(766)时居资圣传经之暇,命笔直书,自为补其阙遗,岂敢传诸好事。资圣寺契真法师作之,用传后进。”《释肇序抄义》分“通明本迹”、“别辨教兴”、“重译所由”、“彰注解所以”等四门疏释僧肇《维摩诘经序》,并附有肇序结构图示。卷末谓“余以大历二年(767)正月于资圣传经之次,记其所闻,以补多忘。”证此文乃体清在资圣寺听契真传讲后所作的笔记。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日本《大正藏》分为两件收入第八十五卷,将《释肇序抄义》误定名为《释肇序》。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5 立即阅读 -
近思录
作者:朱熹 分类:儒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3.81万字+
最近更新:卷十四·圣贤
本书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
更新时间:2020-06-07 12:55 立即阅读 -
印度佛教史
作者:多罗那他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9.89万字+
最近更新:余 论
全称《印度圣地妙法如何弘传明示如意珠》。觉囊派著名学者多罗那他著,成书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是一部详细论述印度佛教发展史的权威性著作。全书以编年史的方法详细叙述了印度历史及各个历史阶段中出现的佛教名人的事迹,其中所运用的多数资料在其他史书上难以找到。对于有些历史和传说的叙述,有别于汉藏文及巴利文,如佛死后的历次结集、阿育王的传说、十事非法、大天五事等,都有其独特的记载。全书从佛法形成开始写,直到真言乘起源,概述了千余年中佛教创立发展、各大学派形成、传承关系等,极力推崇以无著为代表的瑜伽唯识学派,宣扬如来藏思想。同时反映了大小乘佛教之间的矛盾和佛教与外道的斗争。历史上此书的版本有觉囊寺版、德格版、拉萨版。国外有多种译本。1869年圣彼得堡出版了西夫讷和瓦西列也夫的德文译本和俄文本。1928年东京出版了寺本婉雅的日译本。英文本是由印度语言学家何利那他·德从藏文翻译的。1970年钦巴喇嘛和卡托帕德哈亚又合译成英文,加尔各答大学卡托帕德哈亚参照俄德两种本子作了校订,在印度出版,书中增加了注释和补充注释。1946年,国内出版了王沂暖的节译本,近年出版了张建木的汉文全译本。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8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03-09 16:19 立即阅读
-
四圣心源
作者:黄元御 分类:医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7.72万字+
最近更新:卷十·妇人解·产后根原
《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更新时间:2020-04-10 09:47 立即阅读 -
无常三启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3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无常三启经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据《释氏要览》卷下谓,送葬时“可令能者诵《无常经》并伽他,为其祝愿”。故本经当是佛教葬仪所用。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以“疑似”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7 立即阅读 -
田家五行
作者:娄元礼 分类:农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74万字+
最近更新:地理类
《田家五行》这本书是作者入吴之后所作,所以书中所述都是吴中的情形。书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分为若干类。上卷自“正月类”至“十二月类”,每月都按日序记载占候;中卷是天文、地理、草木、鸟兽、鳞鱼等类,大部属于物候性质;下卷是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符等类。
更新时间:2025-04-03 16:11 立即阅读 -
延寿命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1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延寿命经
亦称《延年益寿经》、《益寿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谓如来将入涅槃,延寿菩萨请佛住世以救众生之苦难,佛为说此经,谓若抄写、散转、受持、读诵,可令短命众生长寿,并获如来救护。此经见录于《大唐内典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开元录》等,皆判为伪经。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敦煌遗书中又有另一种《延寿命经》,内容与此经大异。
更新时间:2023-01-19 15:16 立即阅读 -
王氏农书
作者:王祯 分类:农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2.03万字+
最近更新:农书卷二十二
本书为我国元代农学集大成者。此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农桑通诀》是关于农作物的种植收贮、果木栽培、禽畜饲养等论述;《百谷谱》是对五谷杂粮等各种具体作物栽培的介绍;《农器图谱》对我国传统农具、水利器具、养蚕缫丝织造器具等的使用和制作,以图绘加文字予以详尽介绍。此次整理,不仅对原书进行了校勘,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而且用白话作了今译,从而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这部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农学著作。
更新时间:2025-04-03 15:59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