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中篇小说 西京杂记

第五

西京杂记 刘歆 3040 2025-04-03 16:27

  会稽人顾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自采撷。还家导水凿川,自种供养,每有嬴储。家亦近太湖,湖中后自生雕胡,无复余草,虫鸟不敢至焉,遂得以为养。郡县表其闾舍。

  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列女之象,亦善为归风送远之操。

  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着冠履以与之,又赠以𫇴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𫇴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𫇴一束。诗人所谓‘生𫇴一束,其人如玉’。五丝为𦈙,倍𦈙为升,倍升为织,倍织为纪,倍纪为緵,倍緵为襚。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士之立功勋,效名节,亦复如之,勿以小善不足修而不为也。故赠君素丝一襚。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可不诫欤!故赠君扑满一枚。猗嗟盛欤!山川阻修,加以风露。次卿足下,勉作功名,窃在下风,以俟嘉誉。”弘答烂败不存。

  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太仆执辔,大将军陪乘,名为大驾。

  司马车驾四,中道。

  辟恶车驾四,中道。

  记道车驾四,中道。

  靖室车驾四,中道。

  象车鼓吹十三人,中道。

  式道候二人,驾一,左右一人。

  长安都尉四人,骑。左右各二人。

  长安亭长十人,驾。左右各五人。

  长安令车驾三,中道。

  京兆掾史三人,驾一。三分。

  京兆尹车驾四,中道。

  司隶部京兆从事,都部从事别驾一车。三分。

  司隶校尉驾四,中道。

  廷尉驾四,中道。

  太仆、宗正引从事,驾四。左右。

  太常、光禄、卫尉,驾四。三分。

  太尉外部都督、令史、贼曹属、仓曹属、户曹属、东曹掾、西曹掾,驾一。左右各三。

  太尉驾四,中道。

  太尉舍人、祭酒,驾一。左右。

  司徒列从,如太尉王公骑令史、持戟吏亦各八人。鼓吹一部。

  中护军骑,中道。左右各三行,戟楯、弓矢、鼓吹各一部。

  步兵校尉、长水校尉,驾一。左右。

  队百匹。左右。

  骑队十。左右各五。

  前军将军。左右各二行,戟楯、刀楯、鼓吹各一部,七人。

  射声、翊军校尉,驾三。左右二行,戟楯、刀楯、鼓吹各一部,七人。

  骁骑将军、游击将军。驾三。左右二行,戟楯、刀楯、鼓吹各一部,七人。

  黄门前部鼓吹,左右各一部,十三人,驾四。

  前黄麾骑,中道。

  自此分为八校。左四右四。

  护驾御史骑。左右。

  御史中丞驾一,中道。

  谒者仆射,驾四。

  武刚车驾四,中道。

  九游车驾四,中道。

  云罕车驾四,中道。

  皮轩车驾四,中道。

  闟戟车驾四,中道。

  鸾旗车驾四,中道。

  建华车驾四,中道。左右。

  虎贲中郎将车驾二,中道。

  护驾尚书郎三人,骑。三分。

  护驾尚书三,中道。

  相风乌车驾四,中道。

  自此分为十二校。左右各六。

  殿中御史,骑。左右。

  兴兵中郎骑,中道。

  高华,中道。

  毕罕。左右。

  节十六。左八右八。

  御马。三分。

  华盖,中道。

  自此分为十六校。左八右八。

  刚鼓,中道,金根车。

  自此分为二十校,满道。

  左卫、右卫将军。

  华盖。自此后麋烂不存。

  元光元年七月,京师雨雹。鲍敞问董仲舒曰:“雹何物也?何气而生之?”仲舒曰:“阴气胁阳气。天地之气,阴阳相半,和气周回,朝夕不息。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阴德用事,则和气皆阴,建亥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阴之月。十月阴虽用事,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疑于无阳,故谓之阳月,诗人所谓‘日月阳止’者也。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月纯阳,疑于无阴,故亦谓之阴月。自十月已后,阳气始生于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阴气转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四月,纯阳用事。自四月巳后,阴气始生于天上,渐冉流散,故言息也。阳气转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十月,纯阴用事。二月、八月,阴阳正等,无多少也。以此推移,无有差慝。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则熏蒿歊蒸,而风、雨、云、雾、雷、电、雪、雹生焉。气上薄为雨,下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二气之初蒸也,若有若无,若实若虚,若方若圆,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其寒月则雨凝于上,体尚轻微,而因风相袭,故成雪焉。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雪是也。雹,霰之流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电不眩目,宣示光耀而已;雾不寒望,浸淫被泊而已;雪不封条,凌殄毒害而已。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露则结味而成甘,结润而成膏。此圣人之在上,则阴阳和,风雨时也。政多纰缪,则阴阳不调,风发屋,雨溢河,雪至牛目,雹杀驴马,此皆阴阳相荡,而为祲沴之妖也。”敞曰:“四月无阴,十月无阳,何以明阴不孤立,阳不独存邪?”仲舒曰:“阴阳虽异,而所资一气也。阳用事,此则气为阳;阴用事,此则气为阴。阴阳之时虽异,而二体常存。犹如一鼎之水,而未加火,纯阴也;加火极热,纯阳也。纯阳则无阴,息火水寒,则更阴矣;纯阴则无阳,加火水热,则更阳矣。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但是阳家用事,阳气之极耳。荠麦枯,由阴杀也。建亥之月为纯阴,不容都无复阳也,但是阴家用事,阴气之极耳。荠麦始生,由阳升也。其著者,葶苈死于盛夏,款冬𦶎于严寒,水极阴而有温泉,火至阳而有凉熖。故知阴不得无阳,阳不容都无阴也。”敞曰:“冬雨必暖,夏雨必凉,何也?”曰:“冬气多寒,阳气自上跻,故人得其暖,而上蒸成雪矣。夏气多暖,阴气自下升,故人得其凉,而上蒸成雨矣。”敞曰:“雨既阴阳相蒸,四月纯阳,十月纯阴,斯则无二气相薄,则不雨乎?”曰:“然则纯阳纯阴,虽在四月、十月,但月中之一日耳。”敞曰:“月中何日?”曰:“纯阳用事,未夏至一日;纯阴用事,未冬至一日。朔旦夏至、冬至,其正气也。”敞曰:“然则未至一日,其不雨乎?”曰:“然。颇有之,则妖也。和气之中,自生灾沴,能使阴阳改节,暖凉失度。”敞曰:“灾沴之气,其常存邪?”曰:“无也,时生耳。犹乎人四支五脏,中也有时,及其病也,四支五脏皆病也。”敞迁延负墙,俯揖而退。

  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恶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言如博之竖棋,于辈中为骁杰也。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

  武帝以象牙为簟,赐李夫人。

  贾谊在长沙,𫛳鸟集其承尘。长沙俗以𫛳鸟至人家,主人死。谊作𫛳鸟赋,齐死生,等荣辱,以遣忧累焉。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射更,镞破簳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掉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沈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