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方寸几许,本是端正在腔子内。二至涉世交财,顷刻间便歪邪起来。千变万化,丑态毕露,但以自己身家富贵,妻儿老小饮酒、食肉为念,一切天理王法,尽行付之度外。不知你虽置之度外,而冥漠之中,天理自是昭然,王法也何曾灭。龙居士这段佳话,具见一斑。
话说苏州府长州县,一人姓龙名桓,号慎心,家资巨富,人都以员外称之。妻杜氏,生得一男一女,其子名唤龙泉,贤孝聪明,出人头地。女儿招赘在家,女婿姓孙,名自连。
龙员外索性好善,广行方便,教子读书,自己同女婿在闾门外枫桥下开一盘当铺,待人公平,真是童叟无欺,人人称赞。
偶然一日,闻得湖广大熟,斗米价三千文,龙员外与妻子商议道:“此处去湖广,出镇江,过太湖,进天门山,乃是一水之地,不如将些本钱,籴他数万余石米来,再开一籴粜行,获利济人,更是加倍。”
杜氏与儿子龙泉始初劝阻,后因龙慎心执意要行,遂吩咐将当铺内一应事务,俱交付女婿孙自连掌管,自便取了本银一万两,带了十数个家人,写了船,竟往胡广籴米去了。
孙自连见岳翁去后,独自在当铺内,便与妻子龙氏道:“你父亲好没分晓,从来开当铺的大等人,小等出,九八当真纹,还要搭低银,换衣服、调首饰,这都是分内该做的事。可笑我丈人道学气,假公道,如何积攒得家私起来。如今恰好远出贩米,我想事体都在我手,不如更换一番,自有好处,你道是么?”
龙氏道:“我爹爹从来没正经,如今他既把铺中事交与了你,你便任意去做何妨。”
自连听了妻子言语,心中大喜,遂将丈人平日所行,尽行改换,看看掌管了一年有余,不见丈人回家,积得利息,尽归私囊。到了次年,不料天道亢旱,三四个月没半点雨儿,寸草无青,田禾俱蒿。真个:
旱魑在天施虐焰,黎民遇劫半焦枯。
哪得观音甘露水,肯将一滴润樵苏。
府城内外,赤地千里。井泉都竭,人民饥饿受毙者,不计其数。城中各当铺,只有当的,再无取的。别家本钱,都当完了,家家止当候赎,只有龙员外一家本钱大,照旧开张。
孙自连一发任意施为,做起徽州朝奉脸来,又将平日私房攒下的,发在当中作本,价值十两的,只当钱十贯,利上又加利,不数月又长了数万金利息。
自连乃对龙氏道:“我们喜得过此荒年,又幸你爹爹不在,故得积下若干钱钞。若是丈人在家,不知又生出多少腐气哩。”
龙氏道:“还亏你会挣,不然如何长得如此快。”夫妻二人绫罗异锦,百味珍馐,日日在家受用不提。
却说龙慎心员外,来到湖广地方,果然遇着丰年穗穗,米如山积,员外投下主人家,陆续付了万两银子,不半个月间,就籴完了。装了长稍船十数只,钞关上报了量头,正待烧神福,开船长行,忽然有人说道:“江上有贼船无数,挡住中流,并无客商来往。”
龙员外只得停住,整整候了十来个月,探听得江上平静,方敢开船。一路上闻说,苏松产米之地,遭遇大旱奇荒,便急急赶回。
到了境上,一路野无青草,人民菜色,卖儿鬻女,掘草梗,剥树皮。龙员外见了,不胜悲叹,即便将米都起到家中。
杜氏相见,欢喜问候。孙自连闻得丈人到家,也来问安。又叫戏文,摆酒接风。
员外连忙摇首道:“不可不可,如此荒年,别人家都忍饥受饿,我家演戏吃酒,心下何安。贤婿何不省一家有余之费,免多人不足之忧,真美事也。”
孙自连道:“古云:自作自受,他人自苦,我家自乐,两不相干。小婿却喜得过此荒年,当中生得些利息。”员外道:“岂有此理。”
孙自连见丈人不允,自去家中与龙氏大吹大擂,饮酒快活。
龙员外次日思忖道:“籴得这贱米,正好济荒。”即开个账目,贴在门首:“如有大户,只取价十分之五;中户取价十分之三,下户取二,赤贫者不取价。籴米者,多不逾石。”贴了招头,只见纷纷拥挤,齐来买米。
龙员外概不计利,几万石米,不消个把月,尽行卖完,也不知救活了若干人性命。真个一念之善,救济万灵。
其时感动上天,忽然大雨淋漓,平地水深三尺,米价渐平。有司官给扁奖励,将其子龙泉举了德行,赴京考选。
当时龙员外遂将家中田产,并当铺本利,都付与女婿孙自连,暂行代管,自与杜氏同子龙泉进京,选了直隶良乡县知县,择日到任。做了:
三年县令,四境弦歌。
两袖清风,一帘皓月。
龙泉一日奉了钦差恤刑的牌面,行到本县,审禄狱囚,秋后处决。龙泉禀过父亲,斋戒沐浴,焚香告天,秉公鞠问,审得犯人一起钱三,拖欠白粮三千石,赤贫无抵;一起赵是德,侵用库银三千两,历追无偿;一起陈仁,冒支军粮五百石,父死子代,年限已久,俱应处决。
龙泉不得已,只得判了押,叫该房写文书,申上恤刑取决。自己退入后堂,不盲不语,闷闷而坐。
龙员外见了,便问道:“吾儿今日问何公事,如何面带忧疑?”
龙泉慌忙答应遭:“今日审得重囚,孩儿审得三起,共欠钱粮,将有万金之数,年限当决,不觉心下惨然,见于形色。”
员外道:“此事何难,待我修书一封,寄与你姐夫,在家中取银一万两,偿了官银,可不救出这三条人命。”
龙泉听了父言大喜,即时简差的当衙役四名,将书寄回,取银应用。一面令该房改了完粮中文,开豁钱三等罪犯,专候家中取银报部。
不想孙自连,自从舅子做官,丈人也到任去了,一发倚着财势滔天,无拘无束,日逐呼朋引类,大嫖大赌,不消两年,将海大家私,尽行消败,龙家田地房屋,一概变卖光了,又遭了一场横恶官司,真个一贫如洗,夫妻两口,赁得陋巷居住,小屋二间栖身。
孙自连每日向丈人的相识那里,借贷糊口。正在穷困之际,忽然接着良乡县差役,投到龙员外的家信,自连拆开看了,便对龙氏道:“好笑我丈人,儿子现在做官,倒来家中取银,不要说如今家事一空,便像当初,我也分毫不发的。”遂即打发回书,与差人转去。
那龙员外父子,只道家中放着现银,可以朝呼夕至,当时申了完粮文书,恤刑批允。龙泉将三个罪人,当堂释放。三犯感戴活命之恩,已是叩谢而去。
歇了两个月,只见差人回来,呈上孙自连空书一封,上写:“年荒无计,坐食山空,家产田园,尽归乌有。”
龙员外父子看了回书,大吃一惊,半晌做声不得,恼恨孙自连,败坏家赘,又先已放去罪犯,如何是好。
父子二人正在商量无策,忽然直隶巡府,发下公文,来取完粮银一万两,立刻解到军前给军。吓得龙泉手足无措,军需紧急,抚院又连催了三次,不见解上,龙泉回文,支吾不过,又没处去寻原犯,上台哪里肯信,都道是龙知县侵没官银,一本参了,奉旨追则提问,差了两个校尉,竞到良乡县堂上,拘拿进京审究。
龙泉父子抱头痛哭,龙泉含泪说道:“父母不必忧虑,我们一点仁心,救了三个人的性命,苍天有眼,孩儿此去决然无事,料道日后自有报应,父母不必记念。”
龙员外向南指着骂道:“可恨那天杀的贼,将我数十万家财,尽数花费,弄出此祸,怎生处置。”
龙泉再三劝慰,校尉又在外催促起身,杜氏只得安排酒饭,款待公人,恳求宽待几日。众人商议,别无门路。员外只得对龙泉道:“吾儿进京,慢慢挨过几限,待我如今星夜回到苏州,家中亲友处,取讨些账目,也有数万金。倘讨得来,陆续还官便好。”
说了一遍,校尉催逼不过,只得大哭一场而别。龙泉自同校尉往北,员外自同杜氏回南。
且说那好赌好嫖的贤女婿,失财失势的孙自连,自从败坏家私,住在破屋,日无生计,晓得龙员外平日,贯好施予,借贷与人,一应账目,(俱都放)在家中。
自连一一简看,足有数万金,不胜欢喜。执了票子,日日东寻西讨,有肯还他的,便有本无利也罢;就是欠百金的,还了三五十两也罢,只求得些现物到手,便将原票还人。如不还他的,他便诈死诈活,拿丁一条绳子,只说的是吊杀勒杀。
那些欠银子的亲眷,见他情极,心下想道:虽然欠的是龙家银子,他却是龙家赘婿,况且亲笔票子,现在他手里,便都多少还他些,立时都讨了原票而去。
数万金票约,足足也讨了七八千金,其余一笔勾销。自连与妻子道:“我与你住在这破屋内,有这许多银子,须要藏好,不如暂埋灶床下,待我一面去回赎几间房子,便讨奴仆做衣裳,依先开典当做财主。”
龙氏也欢喜了不得,当夜将银都浅浅埋在灶下,只等早晚,赎了房子,便好迁移。
不料自连日逐因为奔波讨债辛苦,冒了风寒,忽然病将起来,渐渐沉重,病了半个多月,寸步不能出门。
龙氏服侍得不耐烦,只因穷了这好几时,受了苦楚,见自连讨得这几千银子回来,又依着是他父亲的,私下拿了十来两买鱼买肉,瞒着丈夫,私自吃个拄腹撑肠。
却也皇天不远,看看也病将起来,更比孙自连的加重。不说二人正在焦躁。
单表龙员外老夫妻两口,一路行程到了故乡。看见自家房产,都是别人居住在内,门面一新,无处下马,投奔到亲族朋友家里。
那些人见他旧日光景全无,如今又在任上为事回乡,无聊之极,况且欠着官银数万,谁肯收留。就是当日受过他恩惠的,那借他钱钞的,都道是你女婿在此逼诈讨去了,尽把前情抹了去。这都是世态炎凉,薄情无义之辈,甚至连滴水也不留他一食的。说到人情利欲,其薄如此也。自古道:
只有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
龙慎心员外夫妻,两老人家,走来走去,无处栖身,只得也寻到孙自连家里,但见矮小破屋二间,凄凄凉凉,冷冷落落。门儿关着,里而只闻得呻吟疾痛声。
员外和杜氏推门而人,只见女儿女婿,都睡在床里叫苦。忽然见门外来了员外、杜氏,老大的吃了一惊,只得勉强笑问道:“恭喜丈人丈母荣归,舅舅如今还在良乡为官,还是升了别任?如何不同见来家?”
龙员外苦痛起来,哭啼啼将前情述了一遍,便要埋怨孙自连几句,思量大大发作一场,又见他夫妻都病得恹恹待毙,只得叉住了口。但问道:“我以前的家事,也都罢了,闻你近日讨回的账目愤负,也有得七八千金,都放在哪里?待我(拿去)取得儿子回来,保全性命也好。不然阿舅命在旦夕了。”
说毕同杜氏又哭个不住。自连却在病中冷笑道:“谁教你做这样事,着甚来由。那三个罪犯,比我嫡嫡亲亲的女儿女婿,可更亲着哩。值得为着那三个死囚犯,到来怨恨我们。日前拼着性命,吃尽辛苦,讨是讨得千把两银子,我自又还了人上欠账去了。如今两口儿耽病在身,少长没短,便要接个医生看看,也没药金酬谢,那得银子几千两,去几千里外救人。若丈人丈母荣任归家,带得俸金多寡,也救济小婿一救济才好。”
龙氏也在被窝里冷言热语,反嗟怨起父母来,到说:“阿哥做官,一场土仪也不值得寄些与我,反来要我的。奠说如今这等穷苦,便有时,也只好顾自罢了。”
龙员外夫妻,不耐烦听他,自往厨下做了些饭吃,便把灶房门除了一扇下来,打个铺儿安身,过了数日。
自连夫妻,越病得沉重了,昏昏沉沉,起床不得。龙员外和杜氏,记挂儿子,度日如年,又看着两个病人,日日倒要煎汤送水,心内愈焦愈恨。
杜氏想念儿子监在京中,何时得出,与员外言三语四,在灶前相争起来。员外也是心中不快的,怪这杜氏不能宁耐,却将杜氏一推,恰好推在灶上。
只因前日孙自连因埋藏银子,掘得松动了的,不想员外用得力猛,将杜氏这一推,连缸灶灶床打得粉碎,水缸也打个洞。
员外怨怅无奈,只得在厨下打扫收拾,将破灶泥块都扫出去,打翻的水流到灶下,因泥是松的,水都流了下去。员外也是无心,将笤帚去扫了几扫,扫开些浮泥,下边露出白雪雪的银子。
员外吃了一惊,和杜氏连连扫开,即时欢喜道:“这是天可怜见我孩儿,救星到了。”遂将泥尽数掘开,把银子尽取了出来,倒有几千大锭子,又是许多碎块头成半锭的,满满一坛盛了,还有些零碎。
孙自连在房中,听得间壁房里老两口儿打骂一会,抱怨一会,又搬弄了一舍,却又欢欢喜喜的,低声说了一会,自连有心,着实疑惑,却又挣扎不起,只得叫道:“丈人丈母,你两老人做甚么?”
杜氏便走过来说道:“天可怜见你丈人好心,在这灶下掘得一窑银子,好将去救舅舅了。”
自连道:“这是我祖上所遗的,埋在地下日久,你们分毫不可动。”
杜氏道:“如今且不论是你家我家的,但将去救得阿舅出来,自有好处。”
自连待欲挣扎走起来,奈何头晕眼花,扶身不定。龙氏身上,寒热交攻,气息难提,只说得一声“不要动”。
杜氏听得女儿女婿,一样都是黑心言语,也不去理他,自走过厨房,与员外忙忙收拾停当。当晚龙氏因为这银子上,又增了些病,一时加重身亡。
员外免不得置办了衣衾、棺椁断选了女儿。又兑出五十两银子与了女婿,自又将余银一兑,共是七千五百两,置了苏州绣作洒线,叫了一只大船,又带些阡张、锡箔、茶叶等货,一同杜氏,依旧进京救子去了。
这孙自连见丈人丈母将银子尽行取去,心下十分懊恼,只得勉强调理身子,延医救治,也渐渐好了些。
乃寻着一个表弟,唤做钱达,说:“我一天富贵,平白地被丈人取了去,只顾儿子,不顾女婿,这五十两银子,够我得几时用心,幸得我如今身体已好,我想他们从水路去,又带重货,虽然迟了半个月,我与你从旱路上,星夜追赶得着哩。一不做二不休,如今妻子已是死了,不如与你再寻几个兄弟,赶去将那两个老性命,一发结果了,到他船中抢了货物,大家八刀,有何不可。”
钱运应允,便赴赌场上寻了两个赌友,经说情由,四人扮作公差模样,带了凶器,连夜赶去。将次赶到杨子江边,见有无数客船,沿江歇着,守风未开。
孙自连和着钱达,在店家躲住,叫那两个赌友,沿江探看了两日,看得东头第三号,便是那存好心、积阴德、散粮米、救罪犯的龙慎心员外货船,两人前前后后看得明白,插了些江上芦草做认色,看了方向,回到店中,与孙自连二人说了。
当夜三鼓,淡月微明,四个人持了凶器,扎缚停当,偷出店门竞到江边,从东一路第三号,一只苏下大船,看得亲切。自连等一齐跳上,把船摇得乱动。
龙员外早已惊醒,躲在舱里。听了半日,往窗缝里,向外张看,只见船头上立着四条汉子,手中各持刀斧,正待砍船人舱。
听得前后舱忽然一声响亮,只见一个道人打扮,手持宝剑一口,背挂一个葫芦,喷出火来,照得雪亮,先将一个汉子一剑砍下水去,那三个一齐跳上岸,没命走了。
龙员外吓得魂不附体,抖作一堆。只听见那道士叫道:“龙桓何在?”
龙员外料躲不过,又见他砍贼下水,定不是谋害他的,急忙披了衣服,走出船头,纳头便拜道:“龙桓张见师父,杀了歹人,救了小人性命,此恩何以为报。”
道士回言:“适间所杀之强人,就是汝女婿孙自连,和伙来谋你财物,害你性命。我因在岳阳楼三醉归来,路逢此事,念你仁心,杀他无义,今再助汝顺风一阵,明早即可到京救子。”
龙桓听得声口跷蹊,知是神仙救护,连叩头称谢,就请问仙师名号。
道士开口说:“你但到京救出儿子,可到泰山一片云间,口口真人便是。”言讫,只见半空中降下一朵祥云,道士忽然就不见了。
龙员外人船,唤起杜氏,整衣焚香,望空拜谢。耳边但闻呼吸之声,连连不绝,明早看时,已是顺天府通州地面,数千里路不消半夜,便已到了。
龙员外大喜,将货物都运到京中,连夜发卖,获利数倍,急急央人使费,通个信儿,与了儿子龙泉,如数纳完官银九千余两。问官又送了若干礼物,上下都使用透了。
问官将龙泉屈陷情由,并赔偿数目,备细上了一本,奉旨免其罪名,降任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县丞。
依先父子相见,就如再世重逢,择期上任。龙桓记了江上神仙之言,一日同其子,到了任上,龙泉就娶了本地赵推官乡宦之女赵氏为妻。
真个是官清民自安,龙泉在衙,清闲无事,春光明媚,一同父母游玩山水,不想泰山正是济南府管下,偶然游玩之时,行到泰山麓下,仰首看见石壁上凿着“一片云”三字。
龙员外记起神仙之言,正待寻人问取口口真人,住在何处。忽见山后,一阵清风徐起,风过处来了一个真仙,立在面前,正是那夜扬子江所遇的。
龙桓见了,正待施礼,只见那道士把手一拂,袖中飞出白鹤二只,令龙桓、杜氏,各跨一只,腾空而起,道人亦起在空中。但见云端内:
振吟吟仙乐声喧,乱纷纷祥云拥护。
左右从人,喜不自胜,各各叩头。龙泉看父母双双白日升天,又忧又喜,只得向空礼拜。礼拜罢,痛哭回衙。登时上表辞官。
圣上闻知大喜,即降圣旨,旌表龙门,加赠龙桓为善应仙真,杜氏为善感夫人,复了龙泉知县之职,不准辞官。
诏书到了历城衙中,合府县官员,都来庆贺。庆贺未散,又是一道救命,钦取龙泉进京朝见,改升翰林院编修。后来直做到礼部尚书,子孙贵显。由一善心,感动天地,以致吕祖垂救,圣旨加封,人人可不回心向善么。
诗曰:
吉祥因善感,方便福无边。
作恶为非者,请看孙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