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部 易类 我说参同契

第05讲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 6029 2021-11-28 12:04

  这里有人提出来两个问题,说佛家有一种木轮占法,可以占卜善恶。其实木轮占法只是一种,佛家还不止这一种卜卦的方法。现在他问这一种方法,同上星期讲到的《易经》的“三易”这个法则有没有关系?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像木轮占法等等,如果灵的话,是不是同上次所提到的《易经》法则的灵验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问题,我想问问题的人已经自己答复了。所谓占卜,占是占,卜是卜。占卦是另外一种方法。在我们的上古文化里,卜法有很多,有用各种各样骨头来卜的方法,譬如, 牛骨、鱼骨、鸡骨等。占,是拿数理来推测的,后来就发展成筮法,用蓍草以算数理的方法来推测的。所以占是占,卜是卜。卜的东西比较多,现代考古学可以找到很多证据。譬如刚刚有一位朋友拿本书给我看,写的是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瑶族、苗族文化传统占卜的方法,他这一本书上正好提到瑶族用鸡的骨头来卜的方法。所谓卜卦,乃至到庙子求签,这些都是人为的。

  《易经》的道理,天、地、人谓之“三才”,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是人。我们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依中国传统观念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这句话上面并没有写一个人字,但是谁在参赞天地之化育?当然是人。天地有没有缺陷?有缺陷。人的智慧可以弥补天地的缺陷,所以“参赞天地之化育”是人的价值,人的智慧的价值,人的能力的价值,所以不要轻视了人为。

  我常常跟一些好朋友说笑话,我说你盖个庙子嘛,我给你负责作一百首签诗。签诗很好作,也最难作,因为签诗的话全都不着边际的。过后一看,真灵!坏的一看也对,好也对,不好不坏也不错。

  卜卦这些道理都是人为的,这是人的智慧,所以人修养到最高处就有神通。这些卜卦、算命等等都叫术,所谓术就是方法。在我们中国旧文化里头,有个名称叫术数。普通说佛家所讲的神通有五种,一是“依通”,是靠卜卦等等这种术数,或靠一个法则,靠一个数学的统计,而知道一切事。譬如看相有时候看得很灵也是依通,是依靠身体五官来判断。另一种是“鬼通”,就是给鬼迷住了,也可以说这个人有神经分裂,精神病,属于鬼病的一类,可能有一些预知能力。三者是“妖通”,妖怪的妖。四是“报通”,这报通是生来就有的,前生有修持的人,这一生有些眼睛能够看鬼,心里能够预知一些事情。我过去有几位朋友,天生就有报通。在抗战时有一位朋友,他是名画家也是个大学教授,我们在重庆、成都经常在一起,日本人飞机来轰炸的时候,我们跟他跑警报。他一看,哎、哎,这边不要躲,好多断了手、断了头的鬼;那边好,少一点。他只讲少一点,没有说哪个地方没有鬼,在他看来满街都是鬼。他说这个鬼,越闹热的地方越多,冷清的地方少,他说鬼也爱闹热,同人一样的。他也不信什么教,可是就看得见。大家熟朋友们邀他出去,先吩咐他,你到那里不要做怪相啊!他坐在你家客厅里,突然做个怪相……大家都吓死了。这一类的人报通是与生俱来的。还有第五种是“修通”,是打坐修定,学佛修道,修成功发的神通。

  其实所谓神通,是人的生命精神本有的功能,是智能的成就,但不一定是得道的智慧,这个是有差别的。得道的智慧无所谓神通了,连神通都不用了,等于没有了。这是答复刚才这个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没什么重要,大致如此。所以我经常告诉大家学《易经》,不要求未卜先知。你们也不要学这些,一个人真有先知之明,活着岂不是很没有意思!最好是糊里糊涂地活着。先知之明的人今天晓得明天的事,又晓得明年的事,这个人还干什么事呢?不要干了。我们晓得明天上街会撞车,就担心起来,不敢出门了。所以先知并不好!古人说“善于易者不卜”,真把《易经》学通了的人不卜卦、不算命、不看风水。同时古人也讲过“察见渊鱼者不祥”,一个人能够精明到把水渊中的鱼都看得很清楚,那是不吉利的。头脑这样用是会坏的,所以还是糊涂一点比较好。换一句话说,得先知的人,能知过去未来是不吉祥的人,是不吉利的人。你看那些所谓呼风唤雨能知过去未来的大师,你査他一生,他又成就了什么呢?他虽能知过去未来,那他自己呢?他的过去未来也不过给人家算命而已,所以用不着的啦!这些道理我们要懂。

  干支 一陰一陽一 消息

  我们上次也曾从子月开始讲,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二个代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天干有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算命、看相、看风水都要用到的。古人解释,所谓干就是树干,这一种解释我不大同意。再查古书上,我们“干支”两个字非常有道理。天干是由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变化出来的。太一陽一系统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加上日月,在古代天文学叫做“七政”。我们小时候读《幼学琼林》要背的,“日月五星为之七政”。

  子月就是一陰一历十一月,它的节是大雪,气是冬至,卦象是复卦()。“冬至一一陽一生”,冬至是月中,所以一一陽一生就是中气开始。这个“中”字就要注意啦,中究竟是哪里?天上的中心,还是地下的中心?在我们身体是哪一个地方发动这个一陽一?譬如密宗讲中脉,道家认为冲脉就是中脉,不过修密宗的人不承认道家讲的冲脉就是中脉。这是意气之争我们不管,我们站在学术立场了解,它应该是一样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代表的名词也不同。所以在中医这个中脉叫冲脉,冲脉是简写。

  这个冲脉同中气很有关系,我们提到这个中气,就要注意卦象,卦的一陽一爻是一横,也就是一点,代表这个生命一个一陽一能,向外发展叫做上升,收缩回来叫做下降。一升一降、一收一放是讲物理的现象,在生命就是一生一死,在学理观念里头就是一消一息。“消息”两个字出自《易经》。什么叫 “消息”呢?这些观念为什么要啰嗦地讲?这同我们修道做工夫有关。譬如十一月冬至一一陽一生,一陽一气生命能刚刚成长,到十二月二一陽一上来地泽临卦,到正月三一陽一开泰,泰卦(),看到的是一陽一气的成长上升。

  看到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我们很高兴。可是《易经》的道理,这个叫做消,消就是慢慢用,直到用完为止。依庄子的道理,生的那一天就是开始死亡的一天,所以生下来是在等死。就算是活了一百年、一千年,“不亡以待尽”,不过是在等最后一天的到来,所以生命的过程是消。那么死亡了以后,是真的没有了吗?不是没有了,那叫“息”,休息去了,休息是充实充电,所以息的时候不是没有生命。我们习惯了把消耗、活动的时候当成是生命,不知道那个息,表面上看到的是死亡,实际上是在充电,是新的生命正在开始。所以叫一消一息之间,换一句话说是一动一静、一善一不善、一是一非等等。

  这个我们了解了以后,十二辟卦从子月开始计算,走一圈到一陰一历的十月,就完全变成纯一陰一之体,纯一陰一的卦是坤卦。这个过程就是一消一息之间,代表了这个天地运行,以及生命运转自然的现象。这十二辟卦的作用,十二个图案就是两个东西,以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两个为代号。一个是一陽一能一横,代表了生、生命、生发的力量。在《易经》里有个专门名字叫做 “爻”。一爻中断的就是一陰一爻,不中断的就是一陽一爻。就是这一一陰一一一陽一,说明宇宙之间的相对性,也就是两个相对的力量。这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啊!这是《易经》的相对原理,讲宇宙一切万有生命相对的作用。常有许多年轻人学《易经》,以为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不要一胡一 扯了,是两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说他有些道理,但是不一样。不用把科学拿来给自己撑门面,也用不着把老祖宗跟近代人爱因斯坦排排站!如果说老祖宗的学问同爱因斯坦一样,等于说祖父长得跟孙子一样,这是不通之论。

  宇宙间有一一陰一一一陽一,就是两种力量。我们的动作也好、说话也好,任何生命都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生灭的,消息的,所以《易经》讲消息,就是佛学生灭法。有成长就有衰弱,有衰弱就有成长,一边高另一边就低了。那你说一个高一个低不能均衡,这个宇宙岂不就没有均衡了吗?说这个宇宙有均衡的话,是假定的,那是形面上的,也要看你如何定义均衡。形而上是不是这样?不知道,暂时不管。

  乾坤 天地

  这个一一陰一一一陽一在宇宙的作用由两个符号代表,就是乾坤两卦。周易的乾坤两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讲到这个“天”字,在我们中国文化里头可以有好几层意思。所以读古书读到这个“天”字非常麻烦,有时候同一个句子,这个“天”字出现两次,第一次讲的是形而上,理论世界的天,是个代号;第二次是讲物理世界这个天体的天。有时候这个天就是西方哲学家本体论的概念;还有一个天,性理上的天,是把理性两个字倒过来,就是我们说天理良心这个天。这不是有太一陽一月亮的天,也不是上帝住的地方,这个天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所以这个天,在同一个句子里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周易》里头的这个天,首先是代表自然界的天体,可是有时候又用到性理方面,有时候又用在形而上的本体方面。

  现在看乾坤两卦,每卦三画。这两卦三横的画法,在唐宋以后有一个名称叫做先天卦,只有三爻。把三爻卦再加上三爻,就叫六爻卦,是后天的用法。为什么先天卦只画三爻呢?等于老子说的一个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三”以后不谈了,已经发展到不晓得多少数了。所以先天卦也只画三爻。

  六爻卦是后天的用,讲到后天的用,这里有一个奇妙之处,《易经》讲宇宙一切法则,它只画到六爻,没有第七爻了。但是古人将第七层叫做游魂卦,第八叫归魂卦,这个很有意思的。我们人类的文明到现在为止,不管是宗教、哲学、科学,你看没一个东西到过第七位,只有六位。你看化学的公式化出来只有六位,第七位那个东西是死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当年就知道,宇宙之间一切的应用法则只到第六位,第七位变了,到了第八位是归魂返本还原。虽然是还原,但与原来还是不同,已经变了,所以叫归魂卦。

  坎离 日月

  说了乾坤二卦,再讲坎卦()跟离卦()。坎离两卦也是画三爻。坎离两卦代表什么呢?离卦代表太一陽一,代表火,也代表热能。在人一体 上,离卦代表眼睛,代表很多了。坎卦代表月亮,代表水,在人一体 上是代表耳朵,甚至代表肾,都是代号。

  乾坤代表天地,坎离代表日月。韩国的国旗图案就是这乾坤坎离四卦,也非常有意思。我们晓得周武王革命推翻了暴虐的殷商纣王,然后建立周朝。商朝的贵族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他带着中国的文化逃到了现在的韩国,保留了一部分中国文化在那里。这是一段历史渊源,顺便交代一下。

  现在我们看这个坎离两卦,坎离是乾坤卦中间一爻变动来的。刚才讲到中气,我们说一件事情要变化,是自己心里头先动了念,中间中爻一动就变了。乾卦的中爻一动,一陽一爻就变一陰一,变成离卦,叫做“离中虚”()。如果画一个圆圈象征太一陽一,太一陽一那么亮,太一陽一里头有一点黑点,就是那个一陰一。所谓离中虚,是指一陽一中有至一陰一。这是拿中国文化解释太一陽一,不是用现在科学讲《易经》的物理观、宇宙观。太一陽一里头有黑点,这一点谓之“至一陽一当中、有至一陰一之气”,是中气。 乾卦的中爻一变,就变成离卦,所以太一陽一是代表天的乾卦变来的。

  坎卦是坤卦变来的。坤卦的中爻一动,一陰一极就一陽一生,变成坎卦()。坎代表月亮,我们的古人早就知道,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它是吸收太一陽一的光能而反射,才有这个光明。坎离两个卦分别是一陰一中有一陽一,一陽一中有一陰一。

  因此《参同契》头两句,“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这是《易经》的关键所在,是入门之处。第三句话,“坎离匡廓”,这个天体空空的,中间有两个圆球在转,一个月亮(坎)一个太一陽一(离),变化出来万有的生命。中国的文学有时候称太一陽一跟月亮为双丸,像两个弹丸一样在转动。这个天地的运行,地球的转动,就靠太一陽一、月亮推动的力量。“运毂正轴”,是像车轮子一样在这个太虚、在这个宇宙里头转动,有规则地动。而且它的中心一定是中正,等于车轮那个轴心一样,不能歪的。

  在十二辟卦的十二个月当中,半年属于一陽一卦,“冬至一一陽一生”,一陽一气在上升就是刚才讲的“消”。半年属于一陰一卦,“夏至一一陰一生”,一陽一消一陰一长是“息”,一陽一气一陽一能慢慢向地球中心回收来休息了,这个是息。一消一息之间好像是两样东西,实际上就是一样东西,我们拿现在观念讲就是生命能。能把握到这一股生命能,就可以成仙成佛,超凡入圣了!现在只拿坎离两卦做例子,太一陽一月亮的运行法则,说明宇宙有个总的生命能,就是一消一息之间那么转,形成了一年十二个月,四季春夏秋冬的现象。实际上一年没有四季,只有二季,就是一冷一热。用一陽一代表热,春天是热的开始,到夏天是热之极;“一陽一极一陰一生”,秋天是冷的开始,所以凉爽,到了冬天是冷之极。这就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的来往消息。

  干支 气血 点穴

  这十二辟卦再用十二个地支来做代表,天干是天的干扰,地支则是地球本身的放射,支持自己的生命能转动,天干地支之间变成两重活动。古人讲:“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一正一反,所以我们看到太一陽一东边上来西边下去,好像太一陽一是围着地球那么转,实际上是地球永远向一个方向转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两个方向不同在转。把它缩小时间,十二辟卦就对应一天十二个时辰。

  时辰是中国古代的说法,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钟头。十二辟卦中,一天的子时是夜里十一点起到凌晨一点钟,这两个钟头是子时。转过来中午十一点钟到下午一点钟就是午时。十二辟卦的时间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太一陽一月亮与人一体 生命是有密切关系的。譬如我们晓得武功里头有一门点穴,武侠小说描写用指头一点,这个人就站在那里不能动了。

  点穴不一定是用指头,如果用指头点穴,这个指头就要练成铁棒了,骨节都粗起来,会武的人一看这人的指头,哎呀,小心会点穴的!普通是用拳来点穴的,也有用脚尖来点穴的。点穴的人非要记住十二个时辰不可,我们人一体 的穴道,哪个时辰气血刚刚通过,点穴把这个关键的地方一堵塞,就把人一体 气血的过道闭住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听说有些朋友一下子死了,我问怎么死的?没有什么,他就是扭了一下而已。在我的观念,他当时扭撞的地方,恰好是气血正通过的穴道,他本人只觉得轻轻碰一下,年纪大的人气血衰了,虽然只轻轻一碰,却像钟一样停摆了。

  所以人一体 的法则,在一天之中与时辰的关系一定要知道。中国道家讲修道、打坐、做工夫,子、午、卯、酉四个时辰非常重要。子时与午时刚才说过了,卯、酉就是早晚五点到七点之间。有些人传说,子、午时不能打坐,会走火入魔,把人吓死了。又有些人专门劝人在子、午时打坐,所以搞得中午饭也不敢吃,夜里不敢睡觉。子午打坐有没有道理呢?非常有道理,这是我们先民老祖先们,根据自然法则安排起居饮食,太一陽一一下山就睡觉了,睡了差不多五六个钟头,正子时醒来了,半夜正好打坐。顺其法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现在昼夜颠倒,所以子时同午时就要活用了,不能死照这个法则。照这个法则并不是不对,效果是不同的。道家有个法则叫“子午抽添”,子午两时辰做工夫是抽添,卯酉两时辰打坐做工夫叫做“沐浴”。“抽添”跟“沐浴”稍稍不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