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众谋独察 不可偏废
训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不自用而好问①,固美矣②。然不可不察其是否也,故又继之以好察。孟子论用人、用刑则曰:“询之左右及诸大夫,及国人,可谓不自用、不偏听而谋之广矣,然终必继之以察而实见其可否,然后信之。”至若舜又曰:“官占惟先蔽志③,昆命于元龟④。朕志先定,询谋佥同⑤,鬼神其依,龟筮协从。⑥”箕子亦曰⑦:“汝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⑧。”此则又先断之以己意,然后参之于人与鬼神。可见古之圣人或先参众论,而后审之以独断。或先定己见,而后稽之于人神。其慎重不苟如此,盖众谋独断,不容偏废,但先后异用而随事因时可耳。
【注解】
①迩言:浅近或左右亲近的话。自用:自以为是,恃自己的聪明才力行事。②固:本来,自然。③官占:卜官的占断。④昆:后。元龟:大龟,用于占卜。⑤佥:皆,众。⑥龟筮:占卦。古时占卜用龟,筮用耆,视其象与数以定吉凶。⑦箕子:商纣诸子,封国于箕,故称。⑧卜筮:占卜。
【译文】
舜处理事,既喜欢向人征询意见,又注意进行考察。倾听左右亲近人的话又不自以为是,这的确是一种美德。然而,不能因此而不亲自调查清楚左右亲近的人说的话是否正确,所以,还要自己继续做进一步的考察。孟子论述用人、用刑问题时曾经说:“能征询左右之人、各位大夫和国人的意见,这就叫不自以为是、不偏听一面之词而比较广泛地考虑问题,然而,最终必定要继续进行调查,以便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和人们所说的相印证,然后才能相信。”至于舜又说:“卜官的占断,只有自己先下决心,然后问命于龟卜。我的心志先定,然后再征询众人的意见,问问鬼神听命于占卜。”箕子也说:“你如果遇到大的问题,先听听自己的心声,再去问问卿士,问问平民百姓的意见,最后听命于占卜问卦。”这种做法是先取决于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参考他人和鬼神的意见。可见,古代的圣人或者是先参考众人的意见,然后自己独自决断;或者是先定下自己的意见,而后再通过征询别人的意见,问卦于鬼神来进行考核。他们之所以如此慎重、认真,正是因为听取众人、鬼神的意见和自己独自决断两方面互不偏废,而这两方面或先或后的不同使用,又是因时因事来决定的。
【评语】
康熙的这篇庭训是比较长的,文字也比较艰涩,但要说的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君主一方面要兼听则明,另一方面则须独断是非。这却是帝王统驭术的基本法则之一。韩非子对这一统驭术有非常深刻的叙述。他认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如果不先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就发布天威,自行决断,臣下发表意见就可能会迎合君主的观点,而改变自己原先的看法,这样就会愚智不分。君主只是逐一听取意见而不集合众人在一起议论,就会犹豫不决而不能决断,不能决断,事情就无法解决。所以,君主应兼听,并权衡利弊,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意见,这样,君主就不会有落入世下所设的陷阱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