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子部 佛教类 中国佛教史

第四章 南地佛教之中心

中国佛教史 蒋维乔 5605 2023-01-19 13:47

  罗什之来长安也,北地佛教之盛,实可概见。当其译经逍遥园时,门徒如云,号称三千余人。其传译《大品》也,受其意旨,与之有关者,名僧有五百余人,或八百余人。其传译《法华经》也,四方义学之沙门,集者二千余人;《法华宗要序》所载。或谓其时听受领悟者,八百余人。《法华经后》序所载。其译《思益经》也,僧徒集者二千余人。其译《维摩经》也,集者千二百余人。此仅指当时学者而言,然其盛已可想矣。当苻秦之际,有小乘持律坚固者,自罽宾国陆续来华,传译小乘。罗什来长安时,适当小乘传译隆盛之后,故其学说,能倾动一时。僧叡所谓:“鸠摩罗法师至自龟兹,持律三藏集自罽宾,禅师徒众,寻亦并集。关中洋洋十数年中,当是大法复兴之盛也。”此言盖纪实也。罗什门下,知名者十人,即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昙影、慧严、慧观、僧(音略)、道常、道标是也。此十人,古称罗门十哲。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四人最贤,号关中四杰。所谓英才林立,而罗什在长安之势,如旭日方升,其声名遂洋溢乎域外。青眼律师卑摩罗叉在西域时,以《十诵律》教授罗什。闻其有盛名于长安,亦不辞远道而来。有佛陀耶舍者,罗什往沙勒国时,曾从而受教者,亦闻风遥集。有弗若多罗,曾译《十诵》。此三人者:辈行皆在罗什之先,其视罗什声势烜赫,不觉瞠乎其后。此虽由于罗什学深识高,亦未始非秦主保护之厚,有以致之也。

  当是时,惟新来之佛陀跋陀罗,可与罗什比肩,论其德或过之。罗什学识,诚足冠绝当代。但苻秦以来,僧徒之自罽宾等处至者,咸持戒律,人民已视为固然。而罗什则为秦主所逼,受其所赠妓女十人,带妻而居,从事俗家生活。其行为虽不满人意,而无一人加以非难者,其政治上保护之功乎?抑其弟子推尊其师如活佛所致乎?然罗什违异小乘,专传大乘,自不免受小乘学者之攻讦。如《大品般若》出,则慧导难之;《法华》出,则昙乐诽之;即其例也。

  佛陀跋陀罗,学佛教于印度北方之罽宾。智严游学西域,请与俱来。凡自罽宾来中国者,咸由中央亚细亚,逾葱岭,出天山南路。佛陀跋陀罗则异是。相传其来也,出罽宾,跋涉三年,道由雪山,备极艰阻;中途附船,遵海而至。其说虽未可尽信,然其航海之际,遭遇暴风,飘流至山东青州东莱郡登陆,则确无可疑。自罽宾来华,而复遵海,其方向难明;意者其故乡乃北天竺、中天竺欤?实非印度南部也。当是时,秦主姚兴,力崇佛教,罗什名满天下。佛陀跋陀罗,遂闻风而至长安。其始至也,罗什喜而迎之,备极欢洽。然因质疑于佛陀跋陀罗,有不合处,交情乃变矣。

  佛陀跋陀罗之居长安也,所处境遇,大异罗什。罗什为朝廷所崇奉,优与保卫,故其声势显赫。佛陀跋陀罗,力避俗权,独以教养弟子为务。相传“时秦主姚兴,专志佛法,供养三千余僧,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觉贤守静,不与众同”。觉贤者,佛陀跋陀罗之略称。盖译佛陀为觉,而译跋陀罗曰贤也。是知罗什、觉贤二派,明明有对立之倾向。厥后觉贤不能安,《高僧传》载:贤“语弟子云:‘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既而弟子传告外人,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又贤在长安,大弘禅业,四方乐静者,并闻风而至。但染学有浅深,所得有浓淡,浇伪之徒,因而诡滑。有一弟子,因少观行,自言得阿那含果。贤未即检问,遂致流言,大被谤,将有不测之祸。于是徒众或藏名潜去,或逾墙夜走,半日之中,众散殆尽。贤乃怡然,不以介意。时旧僧僧、道恒等,谓贤曰:‘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宜可时去,勿得停留。’贤曰:‘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但恨怀抱未伸,以为慨然耳。’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俱发,神志从容,初无异色。识真之众,咸共叹惜,白黑送者千有余人。关中旧僧,指罗什弟子。姚兴闻去怅恨,乃谓道恒曰:‘觉贤沙门协道来游,欲宣遗教,缄言未吐,良用深慨。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因敕令追之。贤谓使者曰:‘诚知恩旨,无预闻命。’于是率侣宵征,南指庐岳。”《高僧传》之言若此,则当时二派之不相容,可以想见。于是智严退处山东精舍,静修禅定。觉贤遂南往庐山,依慧远矣。五舶之豫言云者,即觉贤所言本国舶来之谓。其后五舶果来,诚如豫言所云。此事传记多载之。是觉贤本乡,或非罽宾山国也。

  次更言慧远。慧远、罗什,称南北二派。罗什为北派领袖,所居之长安,为北地佛教中心。慧远为南派领袖,所居之庐山,为南地佛教中心。罗什受政府优遇,义学之徒,麕聚云集;长安佛教,譬如春花盛开,生气勃发。庐山反之,地既幽静,适于隐者;慧远又力避权势,持沙门不拜王者之主张,学者数百人,萃止一山,发挥南地佛教特色;庐山佛教,譬如深秋枯木,旨趣闲寂。当是时,实南北二派并立之时。慧远、罗什,未尝谋面,而书问往还,互相推重。觉贤之南来也,慧远久耳其名,深致敬礼,愿居罗什、觉贤之间,负调解之责。

  慧远者,道安弟子,乃竺佛图澄再传弟子也。见第二章。竺佛图澄之来华,值五胡侵入之初。匈奴刘渊独立,国号汉,后分前赵、后赵。前赵为后赵石勒所灭;石勒死,石虎继立,即竺佛图澄来华时也。竺佛图澄未尝翻译经论,唯以德望,感化后赵。后赵石氏,羯人也,本匈奴一部落,素未立教化。石虎凶暴性成,无所忌惮。终归依竺佛图澄,渐改其行焉。

  后赵衰,鲜卑来自满洲,立燕国。苻坚者,西方氐人也,立国于长安,号前秦。当是时,中国北部,纷乱益甚。竺佛图澄之弟子,避乱东西,求居南北,流转四方,未尝辍学。道安留寓襄阳时,适襄阳为苻坚所陷,载之北去,此前秦佛教初兴时期。而罽宾小乘教之来,势如潮涌,亦即其时也。其助之翻译暨宣传者,以竺佛念、释道安为尤著。出家则称氏为释,自道安始,前既述之矣。

  道安为注释佛经之始祖。当是时,为翻译学极幼稚时期,所译经文,索解不易;讲佛学者,不过叙其大意,以便转读而已。至道安始有注释,诠解文义,俾文之首尾易明。其所注解者,凡二十余卷。兹据《出三藏记》,示其重要书目于下:

  《光赞折中解》一卷

  《光赞抄解》一卷

  《般若析疑准》一卷

  《般若析疑略》二卷

  《般若起尽解》一卷

  《道行集异注》一卷

  《小十二门注》一卷

  《大十二门注》二卷

  《了本生死注》一卷

  《密迹金刚持心梵天二经甄解》一卷

  《贤劫八万四千度无极解》一卷

  《人本欲生经注撮解》一卷

  《安般守意解》一卷(此经今藏中所存者唯有道安注。)

  《阴持入注》二卷

  《大道地经》、《十法句义》合为一卷

  《义指注》一卷

  《九十八结解》一卷

  《三十二相解》一卷

  以上总计十九部二十卷;此外尚有《诸天录》一卷、《经录》一卷、《答法汰难》二卷、《答法将难》一卷、《西域志》一卷,但非注本耳。

  按道安所注书目,盖于般若诸部暨禅经最为注重。虽翻译小乘经论,亦称尽力,其序文尝自道之;然道安极崇超俗脱尘之风规,自甘淡泊,离弃拘束,以玩味般若诸部之说。尝退居一室,安心瞑坐,离一切情欲妄念,而忘吾我,静参禅悦。《大小十二门》、《安般守意》、《阴持入》、《大道地》之类,皆属之。《安般注》序文所云,信可谓道安得意之言也,其文曰:“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无欲也;无为故无形而不因;无欲故无事而不适;无形而不因,故能开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安般经》说禅之进境,设有四禅六行之阶级。今所谓阶差级别云者,即指此而言。

  道安所处时代,混乱已极。当是时,适承西晋末流,犹沿崇尚老、庄余习,学者以无为无欲为理想,以恬淡生活为高尚。佛教为中国人所喜,亦因其学说,与老庄有类似之处。是以初期译经时代,研究国人心理,以期推广佛教,惟近乎无为无欲恬淡诸说者为宜;而空禅诸经,遂特别受国人之欢迎,盖有故焉。考道安素习道教,后归佛教,其趋向若此,其注解亦可想见矣。道安之在长安也,居恒与罽宾三藏指小乘之持律坚固者。相接。尝就安世高所译诸书,加以注解,如《大十二门》、《小十二门》、《人本欲生》、《安般守意》、《阴持入》诸书,皆可信为安世高所译者。道安尝云:“若得面禀安世高,无异见圣。”其崇信之笃若此,殆喜其长于禅乎?《安般注》序曰:“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小十二门》序曰:“安世高善开禅数。”其论若此,信崇之故,可以明矣。然为此论者,非独道安一人。《僧伽跋澄传》亦云:“苻坚之末,来入关中。先是大乘之典未广,禅数之学甚盛。”此实当时风气使然。盖道安在佛教初期时代,解释经典,代表中国人,奉迎佛教,信可谓能揣测国人之习尚者也。

  出道安之门,擅青出于蓝之誉者,慧远也。道安系统,以超俗脱尘恬淡无为为旨,严持戒律,坚离六情六尘之迷,力保精神安静,非如西晋老庄学者之放浪不检也。其所主张,与罗什异,而与罽宾诸师同。道安增一《阿含经》序曰:“而今以后,幸共护之,使与律同;此乃兹邦之急者也。斯谆谆之诲,幸无藐藐听也。”又曰:“此二经,有力道士,乃能见当以著心焉。如其轻忽不以为意者,幸我同志鸣鼓攻之可也。”慧远既受此感化,其持律严肃,实无足异。传闻慧远病笃,弟子等劝进豉酒,谓违律不饮;又请进米汁,不许;又请以蜜和水为浆进者,亦恐违律,乃命检寻律文得饮与否?卷未半而逝。其遗诫云:“死后露骸松林下,视同土木。”观此可以知其风格矣。故庐山之教,以超俗严肃为骨髓,与长安罗什习尚相反。此南北二地二大中心对立之状态也。

  兹述南地佛教缘起:我国佛教,自通西域,始来长安,决无可疑。印度人直接由海道来中国南部者,为时较后。《高僧传》载印度佛教僧来中国南部。所谓南部者,当指船泊广州或交州而言,但此乘船而来者,至刘宋后始盛;刘宋以前,航路交通,可称绝无。虽相传佛陀跋陀罗航海而来,法显三藏遵海而回,然二人之船,乃泊山东半岛,非抵南部也。

  相传安世高圆寂于南方,近于附会。阅七十载,康僧会南来,建寺于建业,名建初寺,是为南地寺院之始。其前四五十年,有牟子者,居交州,著《理惑论》,颇为佛教辩护。似南方此时已有佛教。但牟子名称,近于假托,《理惑论》亦属伪书。南方佛教,传自何人,真际难明。相传建业佛教,传自康僧会。但康僧会之前,有支谦居士者,在古代翻译家中,当首屈一指,所译经典,今日尚有存者。支谦所译经典,《出三藏记》载三十六部,或三十七部;《高僧传》载四十九部;《历代三宝记》载百二十九部;《开元录》载八十八部。支谦之往吴也,其南方佛教之始乎?考维祗难、以译《法句经》知名者。竺律炎之往武昌,尚在支谦之前,其事迹不详,其影响及于佛教亦不大。稽诸史册,吴主孙权即位时,维祗难、竺律炎初赴武昌,但未入吴都建业耳。其在建业弘佛教者,居士则始自支谦,出家人则始自康僧会。盖支谦广译经典,弘宣佛教,而康僧会则为君民所归向者也。故推究南方佛教之原始者,往往以康僧会,与其建初寺,相提并论也。

  尔后,三国为晋所并。晋末,五胡乱华,南地变为东晋。实西域中国交通便利时代。传佛教者,亦乘机源源而来。即前所述苻秦、姚秦相继据有长安时也。当是时,大法流布之势,寖盛于南方。于是昔日号称法缘薄弱之南地,比于北地,得先沾佛陀德泽矣。慧远本北人,其师道安被苻坚载之北去,慧远即别师来庐山。当时高僧之来庐山依慧远者,概来自北方者也。

  北人质直,南人洒脱,南北风气各殊,自古已然。东晋沿西晋崇尚老庄余习,故庐山一派,所示高逸之风,颇合时宜。况自北方来者,多厌离乱,而欲安静乐道于山水间者乎。庐山派之兴盛,非偶然也。

  庐山虽不假政治力之保护,但闻慧远之风,自西自东,慕其学而来者,络绎不绝。慧远凭其力之所及,黾勉从事。既迎来学者,复遣求法者,往西域求取梵本更传译经论,其事业可谓盛矣。道安《比丘尼大戒》序曰:“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也。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慧者,齐药病之妙医也。”其言之意味,虽极平淡,但当时严肃佛徒,想象其真际,兼三者而修之,视为活语。慧远尤奉行惟谨,持律极严,传译禅经,苦心独具,信可谓当代杰出之学者矣。《十诵律》本弗若多罗与罗什共译。弗若多罗,半途圆寂。其后昙摩流支来长安,携有《十诵》梵本。远乃致书敦请,令在关中续译之。卒能完成弗若多罗未竟之业者,远之力也。佛陀跋陀罗在长安被逼而去,发使至关中迎入庐山者,亦远之意也。佛陀跋陀罗素以禅著称,慧远罗而致之,俾得一意传禅,所译《达摩多罗禅经》,乃其得意之作也。慧远弟子法净、法领俱受师命,远赴西域,多携梵本而回。僧伽提婆,亦自罽宾来庐山所译经典颇多。故相传有“所以禅法经戒,皆出庐山,几且百卷”之语。佛陀跋陀罗所译《华严经》梵本,亦法领自于阗携远者。故相传有“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缺。远大存教本,愤慨道缺,乃命弟子法净等,远寻众经,越沙雪,旷岁方还”之语。但译《华严经》之处,乃在建业道场寺,不在庐山。由此观之,南地佛教,风行一时者,慧远一人之功也。故相传有“葱外妙典,关中胜说,所以来集兹土者,皆远之力也”之语。斯言也,可称实录。

  后慧远复在庐山结念佛社,即历史上有名之白莲社也。所谓白莲社者,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适谢灵运凿池东林寺前,植白莲其中,遂因以为号焉。入社者凡百二十三人:有僧,有俗,有道安弟子,有罗什门徒,皆避世遗荣,慕庐山之风而来集者。其中尤贤者十八人,世称庐山十八贤。是为中国兴行念佛之始。谢灵运为慧远弟子,未经入社。陶渊明亦与慧远善,常往来庐山,缔世外之交,亦莲社中人也。

  庐山至今尚有慧远遗风,惟近来所传念佛宗,其旨乃合念佛与禅二者而一之。在慧远当时,则未尝倡禅净一致之理论。盖戒、定、慧三者,为佛徒所必修,而念佛则视为一种禅观而修之,故念佛亦有种种修法。慧远所谓定心别时念佛,殆分昼夜六时,昼三度,夜三度。使按时念佛耳。定心者,即凝观念,即指所谓禅观而言之也。故庐山念佛,不过于阿弥陀佛像前,口唱佛名,心观佛相佛德,可由此想到未来往生西方之位置而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