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和郡县图志
作者:李吉甫 分类:地理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1.39万字+
最近更新:卷逸文卷三
简介:《元和郡县图志》,宰相李吉甫创作的一部唐代中国地理学专著,“元和”二字源自成书于813年,元和八年 。 本书对古代中国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是保留下来的中国最古的一部地理学专著,架构最善。
更新时间:2023-10-13 12:34 立即阅读 -
续明纪事本末
作者:倪在田 分类:纪事本末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30.80万字+
最近更新:第3部分
书名。清倪在田撰。十八卷。记载南明历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认为福王政权秕政颇多,故以兵事为纲,详于浙,略于闽。永历政权所据地区,湖南北、广东西、四川、黔滇各为一卷,叙其事实。仿《江南义师始末》例,集南渡抗清者史实,题为《东南殉节》。对李定国抗清事迹也记述较详。分题简明,记事扼要。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刊本。
更新时间:2023-01-06 14:22 立即阅读 -
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分类:地理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39.44万字+
最近更新:卷四十 渐江水、斤江水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更新时间:2022-12-31 10:40 立即阅读 -
三国志
作者:陈寿 分类:正史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3.52万字+
最近更新: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覆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更新时间:2021-12-04 20:49 立即阅读 -
战国策(附译文)
作者:刘向 分类:杂史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1.14万字+
最近更新:中山·昭王既息民缮兵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更新时间:2020-04-19 17:14 立即阅读 -
明季北略
作者:计六奇 分类:纪事本末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30.75万字+
最近更新:卷二十四·流寇大略
记载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史实的史书。清初无锡计六奇(1622~?)撰。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江苏无锡人。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159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更新时间:2020-04-25 16:11 立即阅读 -
陈书(附译文)
作者:姚察,姚思廉 分类:正史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47.29万字+
最近更新:列传·卷三十
《陈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 《陈书》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 《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更新时间:2020-06-07 13:31 立即阅读 -
辽史
作者:脱脱 分类:正史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6.92万字+
最近更新:附录·进辽史表
《辽史》记载的是辽朝自建立到灭亡近210年的历史(西辽历史过于简略,不算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辽阔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 契丹的名字,最早见于《魏书》,它的含意,据《金史》上说是“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现代史学界虽有不同看法,但多数仍持此说。契丹族的祖先属东胡的一支,后又为鲜卑一部分。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一带,在悠长的岁月里,纵横于千里草原上,“草居野次,靡有所定”,“生生之资,仰给畜牧”。 从东晋到隋唐之际,契丹有八个部落;到唐朝末年,契丹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十世纪初,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大)契丹国,都城设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到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一说为会同元年)时改国号为辽(947年,一说为938年),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复称契丹,至辽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重新定国号为辽(这一次的国号确定的较为正式,至此之后宋通辽的国书、贺表开始使用辽这个国号)。 根据考证,一般认为辽采取双重国号制度。辽朝与北宋、西夏并立,比北宋的疆域还要大。
更新时间:2020-06-26 16:53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