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2-09-20 14:45 立即阅读 -
今古奇观
作者:抱瓮老人 分类: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4.52万字+
最近更新:第四十卷 逞多财白丁横带
《今古奇观》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明抱瓮老人编。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 和凌濛初的“二拍”。[1] 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一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又留存着消极和庸俗的旧意识,其中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描写色情的成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当时新兴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
更新时间:2022-12-14 21:16 立即阅读 -
锦香亭
作者:不著撰人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9.18万字+
最近更新:第十六回 平北公承恩完配
《锦香亭》,又名《睢阳忠毅录》、《第一美女传》、《锦香亭绫帕记》,四卷十六回,有岐园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题“古吴素庵主人编”、“茂苑种花小史阅”。又经元堂刊本,藏北京图书馆。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上海石印本,改题《睢阳忠毅录》,书端又题《第一美女传》,藏首都图书馆。素庵主人生平无考,《锦香亭》约作于清初。
更新时间:2020-10-13 20:56 立即阅读 -
绮楼重梦
作者:兰皋主人 分类:古典名著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1.17万字+
《红楼梦》的续书之一。《绮楼重梦》又名《红楼续梦》,1805年坊刻本,作者署名兰皋主人。兰皋主人不知何许人也,只从序言中的“吾家凤洲先生”推测出原本姓王。 《绮楼重梦》,(清.兰皋居士著 光绪聚珍堂藏本)警幻仙追述红楼梦,月下老重结金锁缘,补续《红楼梦》以此为最,是书有淡如,瑞香,玉卿,犹《金瓶梅》中有潘金莲,李瓶儿、林太太,然其结局,令人有美人黄土之叹。
更新时间:2020-10-14 13:35 立即阅读 -
绣鞋记
作者:乌有先生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43万字+
最近更新:第二十回 森罗殿冥判阴魂
清乌有先生订。又名《绣鞋记警贵新书》、《绣鞋全传》。该书题“乌有先生订”卷首有序、跋、题词。作者真实姓名失考。 本书描述户部主事叶荫芝依仗权势,结交无赖李鹩举、叶陶泽之流,横行乡里,诱拐寡妇张凤姐,逼死平民黄成通,霸占其良田宅园。黄成通的友人黎爷不畏权势,揭露并告倒了叶荫芝。本书意在警诫权贵勿贪忽淫,所以名“警贵新书”。从小说故事发生在莞邑、羊城一带,和作者对岭南地理的熟悉,以及罗浮山下烟霞客的题词“寒声传诵家家遍,清磬纟遂今播岭南”等,可知作者乌有先生当为广东人。另有一部小说名《警富新书》,嘉庆十四年(1809)广东翰选楼刊本,演述雍正广东一桩著名命案,“警富”、“警贵”题旨相近。 是书现仅存英国博物馆藏蝴蝶楼刊本。
更新时间:2022-12-14 21:19 立即阅读 -
公墓
作者:穆时英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6.70万字+
最近更新:CRAVEN“A”
这是穆时英的 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名列“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排行榜第44位。《公墓》描写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技巧上也显示出作者着意学习和运用日本新感觉派横光利一等人的现代派手法,还尝试过写作弗罗伊德式的心理小说,迥然有别于《南北极》。自此与刘呐鸥、施蛰存等形成中国文坛上的新感觉派。根据现代书局1933年初版《公墓》复刻,跨越近百年时光经典重现
更新时间:2022-12-14 21:32 立即阅读 -
迷羊
作者:郁达夫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57万字+
最近更新:后叙
中篇小说《迷羊》,作者为郁达夫,写于一九二六年底的广州,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了一个名叫王介成的落魄文人从一个叫谢月英的女老生那里寻找放纵的故事。小说隐藏着一个超越文本的深层结构:王介成希望从谢月英那里得到的不是情欲的享受,而是对于生命力的肯定。然而,最终他却发现灵魂的痛苦,是用任何方式也消除不掉的。在《迷羊》当中,王介成表现出对于自身性能力的高度重视,因为性能力是与意志力联系得最紧密的一种肉体状态,可是,对于意志力的证明最终以他对意志力的失望而告终。
更新时间:2022-12-14 21:30 立即阅读 -
三里湾
作者:赵树理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54万字+
最近更新:第三十四章 国庆前夕
本书内容围绕着三里湾农业合作社秋收、扩社、整党、开渠四项工作,描写了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葛,反映了农村中先进与落后力量的冲突,展现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农村生活的风貌。2019年9月23日,《三里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更新时间:2022-12-14 21:28 立即阅读 -
五部六册
作者:罗清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9.12万字+
最近更新:破偈品第十一
《五部六册》是明朝嘉靖时兴起的一个新兴教派-罗教所奉持的经典。由教主罗清所撰写。从惠能的原型演义成新一代的教主。罗教及寄寓其宗教思想的《五部六册》,在中国民间宗教历史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揭示罗祖的《五部六册》神秘的内涵及与佛教、佛教禅学的内在关系,无疑亦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演义过程中怎样向禅宗靠近。再者乃以影响罗祖禅学思想的主要经典─《坛经》与《金刚科仪》二书去掘发罗祖对该书的汲取及转化。最后是针对《五部六册》这一经典的教理教义之分析,来探究罗祖的教义思想如何以禅学为中心,并掺杂儒、释、道三家融合成一独特的思想,也就是从经典的模写来见出其传承禅学与自我创发之处。可以说,本论文试图借着这样的研究,寻绎出禅学在民间流传的另一面貌,以及民间宗教与佛教禅学的互动情形。
更新时间:2022-09-20 14:23 立即阅读 -
一枕奇
作者:华阳散人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58万字+
全 称《 拾 珥 楼 新 镌 绣 像 小 说 一 枕 奇》, 牌 记 有“ 粤 东 藏 板”, 题“ 华 阳 散 人 编 辑”,“蚓 天 居 士 批 阅”, 无 序, 无 图。版本广东坊刋本。二卷八回。 此 书 实 为《 鸳 鸯 ?#131; 》 之 离 折 本, 出 自 该 书 的 第 一、二 卷;《 鸳 鸯 针 》 的 另 一 半 离 析 为《 双 剑 雪》。 王 汝 梅 据 清 初 卓 尔 堪 所 辑《 明 遗 民 诗》 卷 14 目 录 作 者 小 传, 推 断 华 阳 散 人 为 丹 徒 人 吴 拱 宸。 吴 拱 辰, 字 襄 宗, 明 崇 祯 间 举 人, 入 清 不 仕, 隐 居 茅 山 终 老。 茅 山 有 华 阳 洞, 故 自 号 华 阳 散 人。 此 本 据 大 连 图 书 馆 藏 本 影 印, 其 中 卷 2 第 4 回 第 19 页 原 缺。 原 书 板 匡 高 190 毫 米, 宽 110 毫 米。 本书为另一明代短篇小说集《鸳鸯针》之前二卷,四回一故事。前四回叙述徐鹏子几经波折高中秀才的故事;后四回叙述时大来得强盗义助高中为官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2-09-20 14:21 立即阅读 -
富贵
作者:赵树理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77万字+
最近更新:第七章
赵树理短篇小说,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更新时间:2022-12-14 21:27 立即阅读 -
倩女离魂
作者:郑光祖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9万字+
最近更新:第四折
《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代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但本剧改动了传奇小说的若干情节,如突出张母的门第观念:“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使张倩女和王文举的婚姻得不到最後肯定。这是倩女忧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忧虑的第二个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别就新婚,剥落呵羞归故里”。封建婚姻筑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嫌贫爱富的岳父母,比比皆是,而且高中后抛却原妻的男子也不在少数。这使倩女忧思重重,心神不定,灵魂离开了躯体去追赶情人,表现了她对封建门阀观念的反抗,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因此这样的改编实际上又有创造性。 这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郑光祖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倩女爱恋的是文举本人,她不在乎有无功名,担心的倒是文举高中后别娶高门。在离魂的状态下,她大胆冲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另一方面,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当文举中了状元,寄信给张家,说“同小姐一时回家”时,病中的倩女以为文举另娶,悲恸欲绝。显然,既渴求爱情婚姻,又面对礼教禁锢,这便是封建时代女性的的真实处境。她们唯有在非常的情况下,才能挣脱束缚,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一旦“灵魂出窍”,精神获得自由,她们便表现得热情似火,敢作敢为。在这里,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心态;至于倩女在家中的病躯,那种幽怨悱恻,凄凄楚楚,正体现出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剧中,郑光祖让离魂与躯体有不同表现,这一艺术处理,当给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的创作以有益启迪。 《倩女离魂》辞藻俊美,刻划人物细致入微。如第三折: 〔醉春风〕空服遍?面眩药不能痊,知他这腌臜病何日起,要好时直等的见他时,也只为这症候因他上得、得。一会家缥缈呵忘了魂灵,一会家精细呵使着躯壳,一会家混沌呵不知天地。 〔迎仙客〕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王国维评说:“此种词如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 离魂是《离魂记》剧中的主要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张倩女执著的性格,也表现了她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婚姻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甚至能使灵魂摆脱受禁锢的躯壳而自由行动,精诚所至,超出人力所及的范围。类似“离魂”型的故事,《太平广记》中记有数则,但都没有《离魂记》写得出色。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对这一情节加以充实发展,使故事更为生动,更具艺术力量。他把倩女的躯壳和灵魂,分别作了比较细致的描写;一方面,灵魂离躯体而去追赶心爱的人,尽管经受了月夜追船的心惊胆颤的场面,经受了王文举对她的责难,始终不改初衷,坚持著“我本真情”,“做著不拍”,终于遂了心愿;另一方面,躯体却卧在床,恨绵绵,思切切,经受折磨。这样对比的描写,也就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更新时间:2020-10-28 22:54 立即阅读 -
茅山下
作者:丘东平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06万字+
最近更新:第五章
《茅山下》是以新四军为背景而创作的一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分子出身的周俊带着满腔热血参加新四军,他“希望自己在战斗中也锻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东西”,参谋长郭元龙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在战士们中很受欢迎,也因此过于自信,周俊看不惯郭元龙主宰一切的作风,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郭元龙在战斗中“是一个了不起的家伙”,周俊的抗日工作进展不顺利,他觉得自己“低劣与无能”,陷入苦闷,为了抗日的共同理想,二人关系改善,亲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战斗。
更新时间:2022-12-14 20:41 立即阅读 -
五柳先生传(附注释)
作者:陶渊明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4万字+
最近更新: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存争议)。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
更新时间:2022-10-27 20:12 立即阅读 -
迷宫
作者:滕固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22万字+
最近更新:迷宫
《迷宫》是滕固(1901—1941)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滕固字若渠,先后留日和留德,美术史家。但他也沉迷新文学,一度为创造社刊物撰稿,后又参与发起狮吼社。
更新时间:2022-12-14 20:40 立即阅读 -
玄怪录
作者:牛僧儒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02万字+
最近更新:辑佚
《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牛僧孺撰。原十卷,今本一卷。宋代因避赵匡胤始祖玄朗之讳,改名《幽怪录》。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
更新时间:2022-10-27 20:09 立即阅读 -
谢小娥传(附注释)
作者:李公佐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0.53万字+
最近更新:谢小娥传
《谢小娥传》是唐代文学家李公佐创作的一篇传奇。这篇传奇以独特的叙述方法讲述了少女谢小娥为父亲和丈夫复仇的故事,塑造了一位替父报仇的英勇机智的女子形象。其主题思想是写谢小娥的刻苦、刚强、机智而勇敢,表扬其为父、夫复仇杀贼后而坚苦卓绝潜修的志行与义烈的精神。此篇内容纪实者多,而作者更以第一人称的写法,置身于作品中,写自己耳闻目见主人公的志行,更增加作品的真实感。文章塑造了谢小娥这一符合社会伦理标准的复仇女性形象,选材典型别致,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更新时间:2022-10-27 20:07 立即阅读 -
长恨传
作者:陈鸿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6万字+
最近更新:长恨传
《长恨传》是唐代作家陈鸿撰写的一篇传奇。作品记述的是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一幕爱情悲剧。这幕悲剧不仅牵涉到男女主角,而且关系到江山社稷。可以说,这篇传奇是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白话版本。这篇传奇是根据历史与传闻加工写成的,同时具备了历史与传闻的双重特点,即史家笔法与虚构;在作品中兼有概述和场景两种基本叙述形态,使得整篇传奇主次分明,宛转曲折。
更新时间:2022-10-27 20:06 立即阅读 -
旧时代之死
作者:柔石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85万字+
最近更新:第十二章 余音
故事发生在1925年军阀统治的黑暗年代,写的是大学二年级学生朱胜瑀生命最后八天的变态的心理。该作品并不旨在批评知识分子的脆弱性,柔石对主人公朱胜禹的人格精神是肯定的。朱胜禹是柔石用心刻画的一个接受新思想又迫于生活走投无路的“五四”知识青年的典型。作者真正的用意是试图通过朱胜禹这一正面人物的悲剧一生控诉批判旧社会。
更新时间:2022-12-14 20:30 立即阅读 -
夏商野史
作者:钟惺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18.78万字+
图书版本:清嘉庆甲戍(1814)年稽古堂《夏商合传》刋本,辑《有夏志传》四卷十九回与《有商志传》四卷十二回,二者合计三十一回。 内容:前十九回叙述夏朝历史,重点比较了圣君贤臣与昏君小人两类角色;后十二回叙述商朝历史,重点描述了周灭商的经过。
更新时间:2021-02-10 11:15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