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子部 医家类 汤头歌诀(附注释)

一、补益之剂_金匮肾气丸

汤头歌诀(附注释) 汪昂 1253 2021-12-20 12:19

  金匮肾气丸(张仲景)治肾祖方。

  (金匮要略))

  【歌诀】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茱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

  钱氏六味去附桂专治阴虚大有余

  六味再加五味麦八仙都气治相殊

  更有知柏与杞菊归芍参麦各分途

  【组成】 干地黄八两(24克) 薯蓣(即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克)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各9克) 桂枝附子各一两(各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日2次,每服9克。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虚损。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胖,脉虚弱等。

  【方析】肾阳不足为本方主证。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少加桂、附助命门之火以温 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重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共为君药。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为臣药。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为佐药。诸药相合,不燥不腻,振奋肾阳,气化复常,诸症自愈。

  【附方】 (1)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即本方加车前子、牛膝而成。

  功用:温 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2)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即本方减桂、附。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小儿先天阴虚,及男妇肾阴不足,腰酸足软,自汗盗汗.咳嗽发热,耳鸣咽干,以及失血失音等症。

  (3)麦味地黄丸(原名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麦冬而成。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若去麦冬,名“都气丸”,治肺虚劳嗽,甚至喘不得卧。

  (4)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竣痛,遗精等症。

  (5)杞菊地黄丸(《医级》)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

  功用:滋养肝肾。

  主治: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 泪等症。

  (6)归芍地黄丸(《症因脉治》)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而成。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相火内动,头眩耳鸣,午后潮热,或两胁攻痛,手足心热等。

  (7)参麦地黄丸(验方)即六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而成。

  功用:滋补肾阴,益气补肺。

  主治:肺肾两亏,咳嗽气喘,内热口燥等。

  按:肾气丸与寄生肾气丸均俱温 补肾阳作甩,但后者加用车前子、牛膝,其利水消肿作用增强,多用治阳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六味地黄丸是宋.钱乙在肾气丸基础上,减附、桂而成,为治疗肝肾阴虚祖方。以下六方均由此方加减而来,均俱滋补肾阴作用。其中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都气丸偏于滋肾纳气,适用于肾虚喘逆;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杞菊地黄九偏于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之证;归芍地黄丸偏于滋肾阴,养肝血,适于头眩耳鸣,两胁攻痛之证;参麦地黄丸偏于滋补肾阴,益气补肺,适用于肺肾两虚,咳嗽气喘之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