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子部 医家类 本草纲目拾遗

卷一 水部-起蛟水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463 2020-03-30 16:23

   徽州张宇南言∶其地多山,每春夏之交久雨,有起蛟之患。村人习见勿异也。蛟初起一二日 间,地中先有声,隐隐如雷鸣,或如牛吼,至期,土中辄陷出一小穴如豆大,水从穴出,直上一二尺如箭,已而渐升渐长,长至檐隙与溜合,则水势乃大,下穴亦渐大如碗孔,蛟入鳅鳝形,从穴出,乘水而上,过檐则形变大,乃飞越奔腾而去,屋宇亦无害。惟相隔一二里许田禾间有伤损者,为山水冲刷而然,此水初起一二尺时,山人以瓶盎之属接取食之,力大无穷。盖出蛟口中含吮,精力贯注,直逼而上,其全身之力,尽在此水,故人亦不能多食,壮健者三盏,即腹胀不能再饮。土人以酿酒,更壮精力,可已虚劳。

   单杜可云∶蛟初起时,水如箭,清如泉脉,渐涌而高,必合天雨水,则势大而能飞腾。

   蛟出 ,穴口始泛出水,名曰发洪。若初起时,用河水一勺灌入其穴,则蛟水自回,便不能出穴,或取妇人月经秽布塞之亦止。若人服蛟水作胀,用千里长流河水煎服之,亦可解也。

   壮筋骨、健腰膝、已虚劳、除惊悸、杀虫蛊尸疰鬼疰、遁尸邪气、浴疮疥、虚弱者以代水煎 滋补药良。性升,能直透巅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