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教部 道教类 女丹十则

附录坤诀

女丹十则 佚名 3850 2025-07-18 15:26

  清净元君孙不二着

  济一子傅金铨校订

  真传有诀,真传有诀。

  夫女子秉坤柔之德,而真阴之中具有真阳,修炼较易。其诀俱在有【中】着力,有者无之始,从有至无,即是真阳之位。此二句虽重在命功,却合性命而言,乃坤道第一大关键。上句要于有中还无,下句要于无中生有。

  庚甲须知,学儒详说。

  庚甲申明,命功入手处。庚者,金也、虎也。甲者,木也、龙也。庚金为修炼之本,甲木常畏其克,而克中反有生机。炼丹家最喜死中求活,故庚虎既降,甲龙即兴,一降一兴,生杀之机已伏,颠倒之理弥真。知此生杀颠倒之时,用法斩龙之头,牵虎之尾,使龙不兴云,虎不招风,风云息而天清月皎,龙虎降而性合情投,归炉起炼,立结黍珠,保命之法,莫妙于此。"知"字,有潜心守视之意。风欲来即须擒虎,雨将降乃可斩龙,不先不后,及时斩取,方可锻炼。

  不明理,又无以学道也。从经学参入,方不落空。于学庸下得转语,斯为见道。

  为理宜参,性宗须彻,性命双修,阴阳相接。

  丹道统于《易》中,《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属老阴,阴极阳生,顺承乎天,则生人生物;顺承乎己,则成道成真。细究坤之真阳发于何处,即知吾身真一产于何方。求得此一,固得此一,命宝乃全。性功为入道之始终,于性不彻,此宝未能常住,必如秋月澄禅,纤尘不染,无始之始,既已了然,不空之空,咸归自在,斯性命双修,阴阳相接矣。

  教人熟辩有无,莫负一腔热血。

  阴阳即有无,要于藏经中留心,三日则真阳之来,真阴之往,俱已井然。来龙之头可断,去虎之尾能留,二气相交,絪缊和洽,方成法体。不然徒费心血,又何能修炼耶?

  机在目前,气由此拔,上有天谷,下有泉穴,认定二处,不宜差别。

  临机切要,惟是以目始意,以意始气,以气凝神,以神炼真,通天达地,无往不灵。苟或天谷不热,气不上升;涌泉不热,气不下行。必须意目注视,上下其力以引之,认定二穴,不可少有差错,子午行功,久久纯熟,再行烹炼。

  应时须悟参修,自有黄芽白雪。

  (撄宁按:黄芽白雪,本是外丹之专名。今用作内丹之比喻,于此吾有不能己于言者。考浮黎鼻祖《金药秘诀》第七章云:紫粉如霜,黄芽满室,许真人《石函记》紫母论云:"一鼎丹砂可服食,久服回阳能换骨,回阳换骨作神仙,须是神符并白雪。大哉神符真白雪,返魂再活生徐甲。"又《石函记》神室圆明论云:"颗颗粒粒真珠红,红英紫脉生金公,金公水土相并合,练就黄芽成白雪,紫砂红粉乱飘飘,乱飘飘兮青龙膏,红粉少,白虎老,练就龙膏并虎脑,长生殿上如意宝。点金万两何足道,能点衰翁永不老。"试观以上所言,红英,紫脉,黄芽,白雪,红粉,紫砂,这些名词,都是外丹炉火中所炼出来的实质实物。实有这些形状,可以看在眼里,可以拿在手内;可以吞入腹内,故叫作金丹。后世修炼家不得其真传,或者虽得其真传,又守秘密,不敢公开,遂一变相将吾人肉体上之精气神团结不散者,名为金丹。已是不合古神仙之法度,然而尚有迹象可求,再后第二变又将佛教所用的名词如真如,圆觉,涅盘妙心,儒教所用的名词,如无极,太极,天理良知等类,一概附会上去。都名为金丹,于是后世学仙者,遂堕入五里雾中,弄得莫明其妙,可谓愈趋越下矣。点汞成金之术,中国人不肯公开,遂致失传,反而被国外人发明出来,长生不老之药,中国人不敢自己承认,将来又要被外国人捷足先登。以五千年开化最古之国家,四百兆文明之种族,竟至数典忘祖,道失而求诸异邦,可胜慨哉!

  ——————————————

  译文

  清净元君孙不二穿着衣物。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济一子》由傅金铨校订。

  真传有密诀,真传有秘诀。

  女子拥有阴柔之德,女子身体中有真阳之资质,修炼起来较为容易。修炼的关键在于在“中”字上用力,有这个“中”字的存在才有所谓的开始,从有到无,即可达到真阳之位。这两句话虽然强调的是修炼技巧,但是与人的性命相关,是坤道的第一个重要关键。上句的重点是在有中体验无,下句的重点是在无中创造有。

  庚甲之人要知道,儒学上有详细的说明。

  庚甲申明,按照规定,命令开始执行。庚,代表金、虎。甲,代表木、龙。庚金是修炼的基础,甲木常常害怕它的克制,但克制之中反而有生机。炼丹的人最喜欢在生死之间寻求活路,所以庚虎降临,甲龙兴起,一降一兴,生死之机已经出现,颠倒之理变得更加真切。知道了这个生死颠倒的时机,就要使用方法斩断龙的头,牵制虎的尾,使得龙不再兴起,虎不再招风,风云平息,天空清澈明亮,龙和虎降临而性格相合,归于炉中继续炼制,最终结出黄色的珍宝,这是最好的保命方法,没有比这更巧妙的了。"知"字,表示深入地守望着。风要来了就要去捉虎,雨即将降临才能斩龙,不早也不晚,要及时抓取,才能进行锻炼。

  不明之理,就不能学习道理。而要从经学中参照,才能不走弯路。在学习中获得了正确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见到了道理。

  为了理解,应该参考,性的本质必须深入探究,性和生命一同培养,阴阳相互结合。

  丹道在《易经》中被称为《彖》所称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属于老阴,而阴极阳生。顺从天的法则,便可以生出人和物;顺从自己的法则,便能达到道与真。若仔细研究坤之真阳的来源,就能知道我们身体的真实产生于何方。一旦得到这一点,就能牢固地掌握这一点,命运才能完整。修炼功夫作为进入道的起点和终点,若性情未能洞彻,这个宝贝就无法常驻。必须像秋日的明月那样纯净无尘,宝贝才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始终。一旦这个道理被了解和明白,便是一片虚空而又充实无为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回归自在。身和命的修炼便形成了阴阳相交的状态。

  教人们学会判断事物的是非,不要辜负自己内心的热情。

  阴阳就是存在与不存在,要在藏经中留意,三日后真正的阳气来了,真正的阴气去了,都已经井然有序。来龙的头可断,去虎的尾能留下,两者相交,纠结和谐,才能形成法体。不然只是白白地浪费心血,又怎么能修炼呢?

  当前情况如此,气息由此产生,上方有天谷,下方有泉穴,确定这两处地方,不能有差别。

  临到危机关头,只有用目光开始思维,以思维引发气息,以气息凝聚精神,以精神修炼真气,贯通天地,无所不灵应。只有当太阳穴、神庭穴能燃烧起热气,涌泉穴能产生热气向下流动,必须用目光聚焦在这两个穴位上,上下行使力量引导热气,确保没有任何差错,通过持续不断地练功,能够达到纯熟的境地,然后再进行烹炼。

  按时需要明白参加修行,自然会有苦心栽培出来的优质产品。

  (撄宁按:黄芽白雪,本是外丹之专名。今用作内丹之比喻,于此吾有不能己于言者。考浮黎鼻祖《金药秘诀》第七章云:紫粉如霜,黄芽满室,许真人《石函记》紫母论云:"一鼎丹砂可服食,久服回阳能换骨,回阳换骨作神仙,须是神符并白雪。大哉神符真白雪,返魂再活生徐甲。”又《石函记》神室圆明论云:"颗颗粒粒真珠红,红英紫脉生金公,金公水土相并合,练就黄芽成白雪,紫砂红粉乱飘飘,乱飘飘兮青龙膏,红粉少,白虎老,练就龙膏并虎脑,长生殿上如意宝。点金万两何足道,能点衰翁永不老。”试观以上所言,红英,紫脉,黄芽,白雪,红粉,紫砂,这些名词,都是外丹炉火中所炼出来的实质实物。实有这些形状,可以看在眼里,可以拿在手内;可以吞入腹内,故叫作金丹。后世修炼家不得其真传,或者虽得其真传,又守秘密,不敢公开,遂一变相将吾人肉体上之精气神团结不散者,名为金丹。已是不合古神仙之法度,然而尚有迹象可求,再后第二变又将佛教所用的名词如真如,圆觉,涅盘妙心,儒教所用的名词,如无极,太极,天理良知等类,一概附会上去。都名为金丹,于是后世学仙者,遂堕入五里雾中,弄得莫明其妙,可谓愈趋越下矣。点汞成金之术,中国人不肯公开,遂致失传,反而被国外人发明出来,长生不老之药,中国人不敢自己承认,将来又要被外国人捷足先登。以五千年开化最古之国家,四百兆文明之种族,竟至数典忘祖,道失而求诸异邦,可胜慨哉!)

  (按撄宁之言:黄芽白雪在外丹中原本是丹药的名字。现在被用来比喻内丹,对此我不能不自言自语。根据《金药秘诀》第七章,浮黎是鼻祖,他说:"紫粉如霜,黄芽充满整个屋子。"许真人在《石函记》中讲到紫母,她说:"服用一鼎的丹砂可以进食,长期服用能够回阳换骨,回阳换骨就能成为神仙,必须含有神符和白雪。哇,神符和真正的白雪啊,可以让人重生,再度活着,比如徐甲。"另外,《石函记》中的神室圆明论也说:"珠子是红色的,红英紫纹代表着金公(故意隐去真名)。金公是水和土混合而成,练制就成了黄芽变成白雪。紫砂和红粉四处漂浮,漂浮之中有青龙膏,红粉少,白虎长,练制出了龙膏和虎脑,如同长生殿的如意宝贝一样。点金万两不够说,能点疲惫的人就永远不会衰老。"观察以上所说的,红英,紫脉,黄芽,白雪,红粉,紫砂,这些名词都是在外丹炉火中炼制出来的真正的东西。这些形状确实存在,可以亲眼见到,可以拿在手上;可以吞入肚子里,因此被称为金丹。修炼者后来没有得到真传,即使有,也守口如瓶,不敢公开。于是以吾人肉体上融合不散的精气神为代表的丹药被称为金丹。这已经不符合古代神仙的法度,然而还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随后又出现第二变化,将佛教使用的名词如真如,圆觉,涅盘妙心,儒教使用的名词如无极,太极,天理良知等附加其中,都称之为金丹。于是后来修仙者陷入了迷茫之中,弄得一头雾水,可以说越来越糟糕了。中国人点汞成金的技术,不愿公开,于是失传了,反而被外国人发明出来,长生不老的药物,中国人不敢承认,将来又要被外国人先下手。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最早文明国家,这个拥有四十亿文明种族的国家,居然如此把祖先的智慧遗忘,走了弯路,可谓悲哀至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