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篇
(曹操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李筌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陈五营阴阳向背之形。
○杜牧曰:因形见情,无形者情宻,有形者情踈。宻则胜,踈则败也。
○王晳曰:形者,定形也。谓两敌强弱,有定形也。善用兵者能变化其形,因敌以制胜。
○张预曰:两军攻守之形也。隐于中,则人不可得而知,见于外则敌乗隙而至,形因攻守而显,故次谋攻。)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张预曰:所谓知巳者也。】
以待敌之可胜。
【梅尧臣曰:藏形内治,伺其虚懈。
○张预曰:所谓知彼者也。】
不可胜在巳,可胜在敌。
【曹操曰: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也。
○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壁,多具军食,善其敎练。攻其城则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陈则在山川丘陵,背孤向虚,从疑击间。善战者,掎角势连,首尾相应者,为不可胜也。夫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此数者以为可胜也。
○杜牧曰:自整军事,长有待敌之备,闭迹藏形,使敌人不能测度,因伺敌人有可乗之便,然后出而攻之。
○杜佑曰:先咨之庙堂,虑其危难,然后高垒深沟,使兵练习,以此守备之,故待敌之阙,则可胜之。言制敌在外,故自修理以候敌之虚懈,巳见敌有阙漏之形,然后可胜。
○王晳曰:不可胜者,修道保法也。可胜者,有所隙耳。
○张预曰:守之故在巳,攻之故在彼。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杜牧曰:不可胜者,上文批注所谓修整军事,闭形藏迹是也。此事在己,故曰能为。
○张预曰:藏形晦迹,居常严备,则巳能焉。】
不能使敌之可胜。
【杜牧曰:敌若无形可窥,无虚懈可乘,则我虽操可胜之具,亦安能取胜敌乎。
○贾林曰:敌有智谋,深为己备,不能强令不巳备。
○杜佑曰:在巳故练兵士,策与道合,深为备者亦不可强胜之。
○梅尧臣曰:在己故能为,在敌故无必。
○王晳曰:在敌不在我也。
○张预曰:若敌强弱之形,不显于外,则我岂能必胜于彼。】
故曰胜可知,
【曹操曰:见成形也。
○杜牧曰:知者但能知己之力,可以胜敌也。
○陈皥曰:取胜于形,胜可知也。】
而不可为,
【曹操曰:敌有备故也。
○杜牧曰:言我不能使敌人虚懈,为我可胜之资。
○贾林曰:敌若隐而无形,不可强为胜败。
○杜佑曰:敌有备也,巳料敌见敌形者,则胜负可知。若敌宻而无形,亦不可强使为败。故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梅尧臣曰:敌有阙则可知,敌无阙则不可为。何氏曰:可知之胜在我,我有备也。不可为之胜在敌,敌无形也。
○张预曰:己有备,则胜可知。敌有备,则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
【曹操曰:藏形也。
○杜牧曰:言未见敌人有可胜之形,巳则藏形为不可胜之备,以自守也。
○杜佑曰:藏形也。若未见其形,彼众我寡,则自守也。
○梅尧臣曰:且有待也。
○何氏曰:未见敌人形势虚实有可胜之理,则宜固守。
○张预曰:知巳未可以胜,则守其气而待之。】
可胜者,攻也。
【曹操曰:敌攻巳,乃可胜。
○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则高垒坚壁也。攻其城则尚橦棚、云梯、土山、地道,陈左川泽右丘陵,背孤向虚,从疑击间,识辨五令以节。掎角势连,首尾相应者,为不可胜也。无此数者,以为可胜也。
○杜牧曰:敌人有可胜之形,则当出而攻之。
○杜佑曰:敌攻己,乃可胜也。巳见其形,彼寡我众,则可攻。
○梅尧臣曰:见其阙也。
○王晳曰:守者以于胜不足,攻者以于胜有余。张预曰:知彼有可胜之理,则攻其心而取之。】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曹操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
○李筌曰:力不足者可以守,力有余者可以攻也。
○梅尧臣曰:守则知力不足,攻则知力有余。
○张预曰:吾所以守者,谓取胜之道有所不足,故且待之。吾所以攻者,谓胜敌之事巳有其余,故出击之。言非百胜不战,非万全不闘也。后人谓不足为弱,有余为强者,非也。]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曹操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变者,动于九天之上。
○李筌曰:《天一遁甲经》云:“九天之上可以陈兵,九地之下可以伏藏。”常以直符加时干,后一所临宫为九天,后二所临宫为九地。地者静而利藏,天者运而利动,故魏武不明二遁,以九地为山川,九天为天时也。夫以天一太一之遁,幽微知而用之,故全也。经云:“知三避五,魁然独处。”能知三五,横行天下,以此法,出不拘诸咎,则其义也。
○杜牧曰:守者韬声灭迹幽比鬼神,在于地下,不可得而见之。攻者势迅声烈,疾若雷电,如来天上,不可得而备也。九者高深,数之极。
○陈皥曰:春三月寅功曹为九天之上,申传送为九地之下。夏三月午胜先为九天之上,子神后为九地之下。秋三月申传送为九天之上,寅功曹为九地之下。冬三月子神后为九天之上,午胜先为九地之下也。杜佑曰:善守备者务因其山川之阻,丘陵之固,使不知所攻,言其深宻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务因天时地利水火之变,使敌不知所备,言其雷震发动若于九天之上也。
○梅尧臣曰: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测。盖守备宻而攻取迅也。
○王晳曰:守者为未见可攻之利,当潜藏其形,沉静幽黙,不使敌人窥测之也。攻者为见可攻之利,当高逺神速,乗其不意,惧敌人觉我而为之备也。九者,极言之耳。
○何氏曰:九地九天,言其深微。《尉缭子》曰:“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言其秘宻深逺之甚也。后汉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军,董卓救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听,卓曰:“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巳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遂不听。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弊,果自解去。
○张预曰:藏于九地之下,喻幽而不可知也。动于九天之上,喻来而不可备也。《尉缭子》曰“若秘于地,若邃于天”,是也。守则固,是自保也。攻则取,是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当见未萌。李筌曰:知不出众,知非善也。韩信破赵未餐而出井陉,曰:“破赵会食。”时诸将呒然佯应曰诺,乃背水陈,赵乗壁望见,皆大笑,言汉将不便兵也。乃破赵,食,斩成安君。此则众所不知也。杜牧曰:众人之所见,破军杀将,然后知胜。我之所见,庙堂之上,樽爼之间,已知胜负者矣。贾林曰:守必固,攻必克。能自保全而常不失,胜见未然之胜,善知将然之败,谓实微妙通玄,非众人之所见也。
○孟氏曰:当见未萌,言两军巳交,虽料见胜负,策不能过絶于人,但见近形,非逺。太公曰:“智与众同,非国师也。”
○梅尧臣曰:人所见而见,故非善。
○王晳曰:众常之人见所以胜而不知制胜之形。
○张预曰:众人所知,已成已箸也。我之所见,未形未萌也。】
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争锋也。
○李筌曰:争锋力战,天下易,见故非善也。
○杜牧曰:天下犹上文言众也,言天下人皆称战胜者,故破军杀将者也。我之善者,阴谋潜运,攻必伐谋,胜敌之日,曾不血刃。
○陈皥曰:潜运其智,专伐其谋,未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善之善者也。梅尧臣曰:见不过众,战虽胜,天下称之,犹不曰善。
○王晳曰:以谋屈人,则善矣。
○张预曰:战而后能胜,众人称之曰善,是有智名勇功也。故云非善。若见微察隐,取胜于无形,则眞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曹操曰:易见闻也。
○李筌曰:易见闻也。以为攻战胜而天下不曰善也。夫智能之将,人所莫测,为之深谋,故孙武曰“难知如阴”也。
○王晳曰:众人之所知不为智,力战而胜人不为善。
○何氏曰:此言众人之所见所闻,不足为兴也。昔乌获举千钧之鼎为力,离朱百歩覩纎芥之物为明,师旷听蚊行蚁歩为聪也。兵之成形而见之,谁不能也。故胜于未形,乃为知兵矣。
○张预曰:人皆能也。引此以喻众人之见胜也。秋毫谓兎毛,至秋而劲细,言至轻也。】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胜于易胜者也。
【曹操曰:原微易胜。攻其可胜,不攻其不可胜也。
○杜牧曰:敌人之谋,初有萌兆,我则潜运,以能攻之,用力旣少,制胜旣微,故曰易胜也。
○梅尧臣曰:力举秋毫,明见日月,聪闻雷霆,不出众人之所能也。故见于着则胜于艰,见于微则胜于易。
○何氏曰:言敌人之谋,初有萌兆,我则潜运,巳能攻之,用力旣少,制敌甚微,故曰易胜也。
○张预曰:交锋接刃,而后能制敌者,是其胜难也。见微察隐而破于未形者,是其胜易也。故善战者,常攻其易胜而不攻其难胜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曹操曰: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李筌曰:胜敌而天下不知,何智名之有。
○杜牧曰:胜于未萌,天下不知,故无智名。曾不血刃,敌国巳服,故无勇功也。
○梅尧臣曰:大智不彰,大功不扬,见微胜易,何勇何智。
○何氏曰:患销未形,人谁称智。不战而服人,谁言勇。汉之子房,唐之裴度能之。
○张预曰: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天下不闻料敌制胜之智,不见搴旗斩将之功,若留侯未甞有战闘功是也。】
故其战胜不忒。
【李筌曰:百战百胜,有何疑贰也。此筌以忒字为贰也。
○陈皥曰:筹不虚运,策不徒发。张预曰:力战而求胜,虽善者亦有败时。旣见于未形,察于未成,则百战百胜而无一差忒矣。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巳败者也。曹操曰:察敌必可败,不差忒也。
○李筌曰:置胜于巳败之师,何忒焉。师老卒惰,法令不一,谓巳败也。
○杜牧曰:措犹置也。忒,差忒也。我能置胜不忒者何也,盖先见敌人巳败之形然后攻之,故能致必胜之功不差忒也。
○贾林曰:读措为错,错,杂也。取敌之胜,理非一途,故杂而料之也。常于胜未形,巳见敌之败。
○梅尧臣曰:睹其可败,胜则不差。
○何氏曰:善料也。
○张预曰:所以能胜而不差者,盖察知敌人有必可败之形,然后指兵以能之云耳。】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李筌曰:兵得地者昌,失地者亡。地者,要害之地。秦军败赵,先据北山者胜。宋师伐燕,过大岘而胜,皆得其地也。
○杜牧曰:不败之地者,为不可胜之计,使敌人必不能败我也。不失敌人之败者,言窥伺敌人可败之形,不失毫发也。
○陈皥注同李筌
○杜佑注同杜牧
○梅尧臣曰:善候敌隙,我则常胜。
○王晳曰:常为不可胜,待敌可胜,不失其机。
○何氏曰:自恃有备则无患,常伺敌隙则胜之,不失也。立于不败之地,利也。言我常为胜所。
○张预曰:审吾法令,明吾赏罚,便吾器用,养吾武勇,是立于不败之地也。我有节制则彼将自衂,是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曹操曰:有谋与无虑也。
○李筌曰:计与不计也。是以薛公知黥布之必败,田丰知魏武之必胜,是其义也。
○杜牧曰:管子曰天时地利,其数多少,其要必出于计数,故凡攻伐之道,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不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敌人之积,不能约也。不明敌人之将,不见先军。不眀敌人之士,不见先陈。故以众击寡,以理击乱,以富撃贫,以能击不能,以敎士练卒击欧众白徒,故能百战百胜。此则先胜而后求战之义也。卫公李靖曰:“夫将之上务,在于明察而众和,谋深而虑逺,审于天时,稽乎人理。若不料其能,不逹权变,及临机对敌,方始趦趄,左顾右盻,计无所出,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何异趣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啖狼虎者乎?”此则先战而后求胜之义也。
○贾林曰:不知彼我之情,陈兵轻进,意虽求胜,而终自败也。梅尧臣曰:可胜而战,战则胜矣。未见可战,胜可得乎。
○何氏曰:凡用兵,先定必胜之计而后出军,若不先谋而欲恃强,胜未必也。
○张预曰:计谋先胜,然后兴师。故以战则克。《尉缭子》曰:“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谓危事不可轻举也。又曰:“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矣。”此之谓也。若赵充国常先计而后战,亦是也。不谋而进,欲幸其成功,故以战则败。】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曹操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
○李筌曰:以顺讨逆,不伐无罪之国,军至无虏掠,不伐树木、污井灶,所过山川,城社陵祠,必涤而除之,不习亡国之事,谓之道法也。军严肃,有死无犯,赏罚信义,将若此者,能胜敌之败政也。
○杜牧曰:道者,仁义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理仁义,保守法制,自为不可胜之政,伺敌有可败之隙,则攻能胜之。
○贾林曰:常修用兵之胜道,保赏罚之法度,如此,则当为胜。不能则败。故曰胜败之政也。
○梅尧臣曰:攻守,自修法令,自保在我而已.
○王晳曰:法者,下之五事也。张预曰:修治为战之道,保守制敌之法,故能必胜。或曰先修饰道义,以和其众,后保守法令,以戢其下。使民爱而畏之,然后能为胜败。】
兵法,一曰度,
【贾林曰:度土地也。
○王晳曰:丈尺也。】
二曰量,
【贾林曰:量人力多少,仓廪虚实。
○王晳曰:閗斛也。】
三曰数,
【贾林曰:筭数也。以数推之,则众寡可知,虚实可见。
○王晳曰:百千也。】
四曰称,
【贾林曰:旣知众寡,兼知彼我之德业轻重,才能之长短。
○王晳曰:权衡也。】
五曰胜。
【曹操曰: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
○张预曰:此言安营布陈之法也。李卫公曰:“敎士犹布碁于盘,若无画路,碁安用之。”】
地生度,
【曹操曰:因地形势而度之。
○李筌曰:旣度有情,则量敌而御之。
○杜牧曰:度者,计也。言度我国土大小,人戸多少,征赋所入,兵车所籍,山河险易,道里迂直。自度此事,与敌人如何,然后起兵。夫小不能谋大,弱不能击强,近不能袭逺,夷不能攻险,此皆生于地,故先度也。
○梅尧臣曰:因地以度军势。
○王晳曰:地,人所履也。举兵攻战,先本于地,由地故生度。度所以度长短,知逺近也。凡行军临敌,先须知逺近之计。
○何氏曰:地者,逺近险易也。度,计也。未出军,先计敌国之险易,道路迂直,兵甲孰多,勇怯孰是,计度可伐,然后与师动众,可以成功。
度生量,
【杜牧曰:量者,酌量也。言度地已熟,然后能酌量彼我之强弱也。
○梅尧臣曰:因度地以量敌情。
○王晳曰:谓量有大小,言旣知逺近之计,则须更量其地之大小也。
○何氏曰:量酌彼巳之形势。】
量生数,
【曹操曰:知其逺近广狭,知其人数也。
○李筌曰:量敌逺近强弱,须备士卒军资之数而胜也。
○杜牧曰:数者,机数也。言强弱已定,然后能用机变量也。
○贾林曰:量地逺近广狭,则知敌人人数多少也。
○梅尧臣曰:因量以得众寡之数。
○王晳曰:数所以纪多少,言旣知敌之大小,则更计其精劣多少之数。曹公曰:知其人数。
○何氏曰:数,机变也。先酌量彼我强弱利,害然后为机数。
○张预曰:地有逺近广狭之形,必先度知之,然后量其容人多少之数也。】
数生称,
【曹操曰:称量敌孰愈也。
○李筌曰:分数旣定,贤智之多少,得贤者重,失贤者轻。如韩信之论楚汉也。须知轻重,别贤愚而称之,锱铢则强。
○杜牧曰:称,校也。机权之数巳行,然后可以称校彼我之胜负也。
○梅尧臣曰:因子以权轻重。
○王晳曰:称所以知重轻,喻强弱之形势也。能尽知逺近之计,大小之举,多少之数,以与敌相形,则知重轻所在。
○何氏同杜牧注。】
称生胜。
【曹操曰: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
○李筌曰:称知轻重,胜败之数可知也。
○杜牧曰:称校旣熟,我胜敌败,分明见也。
○梅尧臣曰:因轻重以知胜负。
○王晳曰:重胜轻也。陈皥杜佑李筌同杜牧上五事注。
○何氏曰:上五事,未战先计必胜之法,故孙子引古法以疏胜败之要也。
○张预曰:称,宜也。地形与人数相称则踈宻得宜,故可胜也。《尉缭子》曰:“无过在于度数。”度谓尺寸,数谓什伍。度以量地,数以量兵。地与兵相称则胜。五者皆因地形而得,故自地而生之也。李靖五陈随地形而变是也。】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梅尧臣曰:力易举也。】
败兵若以铢称镒。
【曹操曰:轻不能举重也。
○李筌曰:二十两为镒,铢之于镒,轻重异位,胜败之数亦复如之。
○梅尧臣曰:力难制也。
○王晳曰: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曰: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曹操曰:八尺曰仞。决水千仞,其高势疾也。李筌曰:八尺曰仞。言其势也。杜预伐吴,言兵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自解,则其义也。
○杜牧曰:夫积水在千仞之溪,不可测量,如我之守,不见形也。及决水下,湍涆奔注,如我之攻不可御也。
○梅尧臣曰:水决千仞之溪,莫测其迅,兵动九天之上,莫见其迹。此军之形也。
○王晳曰:千仞之溪,至陗絶也,喻不可胜。对可胜之形,乗机攻之,决水是也。
○张预曰:水之性,避高而趋下,决之赴深溪,固湍浚而莫之御也。兵之形若水,乗敌之不备,掩敌之不意,避实而击虚,亦莫之制也。或曰,千仞之溪谓不测之渊,人莫能量其浅深,及决而下之,则其势莫之能御。如善守者匿形晦迹藏于九地之下,敌莫能测其强弱。及乗虚而出,则其锋莫之能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