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子部 佛教类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卷第十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应庵昙华 7290 2023-01-24 15:00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十

  嗣法门人(守诠)等编

  颂古

  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草木无端拈出来。更加注脚放痴呆。西天此土谁知己。夜半优昙火里开。

  世尊拈花

  金色头陀忽破颜。看来也是管窥斑。当时若得回头早。免见儿孙堕黑山。

  女子出定

  出得出不得。满面是埃尘。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疎山造塔

  凿开荒径造浮图。往复商量价不孤。无限落华随水去。夕阳春色满江湖。

  渐源与道吾吊慰

  急水滩头下钓时。锦鳞红尾尚迟疑。蓦然跳出洪波里。擭雾拏云宇宙低。

  风幡

  大海波涛涌。千江水逆流。龙王宫殿里。不见一人游。

  吃油糍

  背众吃油糍。对人夸好手。潦倒不识羞。抵死扬家丑。

  香严上树

  故园春色在枝头。恼乱春风卒未休。无事晚来江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

  丹霞烧木佛

  丹霞寒烧木佛。院主因祸得福。可怜杜撰巡官。祇管胡卜乱卜。

  举定山夹山同行。定山云。生死中无佛则无生死。夹山云。生死中有佛。则不迷生死。二人各谓己语亲切。往大梅举而质之。梅云。一亲一疎。二人下去。次日夹山往问。那个亲。梅云。亲者不问。问者不亲。夹山住院后。举此谓众云我当时失却一只眼

  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两般滋味恶。中后入黄泉。

  真赞

  赞睦州和尚

  稽首金容癞狗师。一生快活没人知。平田浅草翻身处。合水和泥换步时。垂手未施三寸刃。破关先下顶门槌。寥寥万古谁堪对。唯有嘉禾跛脚儿。

  严教授画临济请赞

  喝下忽雷惊。声前休领略。当锋啮镞时。蹉过第一着。不在壁立处。岂向平地泊。野水白连天。秋空飞一鹗。

  满禅人画临济像请赞

  临济秃无眼目。讨便宜兮不知足。高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胸中更有一般毒天。下无人敢轻触。

  卞禅人画布袋和尚求赞

  人谓是弥勒。且喜没交涉。拖个破布袋。到处纳败阙。祇有一味长。子细为君说。是什么乾屎橛。

  赞三将军

  家在归宗寺后山。洞中春色异人间。祇因亲受灵山记。长与归宗把要关。

  赞大慧禅师

  人天之师佛祖膀样。顶[宁*页]一着。匙挑不上。俾临济价增十倍起圆悟更无伎俩。小侄如此赞扬。老胡决定有望。三十年后脱空话行。也是一番性懆起谤。

  赞虎丘先师

  老汉从来无禅。一味心中含毒。此毒时复现前。浑家大小不穆。异口同音咒诅。至今活陷地狱。一名临济正宗。一名丛林瞎秃。

  赞佛眼叔祖雪堂和尚侍立(老禅赞在前)

  正法眼藏。瞎驴边灭。父行子随。了无途辙。老禅已是错针锥。添得应庵乱饶舌。

  赞此庵元和尚二

  佛祖生冤家。人天不喜见。忒杀聱头。却通一线。劈胸拳下破牢关。大用机轮辘辘转。

  十分画得相似。祇有一处誵讹。佛祖检点不出。从教平地干戈。

  赞李知府朝议

  人言公死。我言公在。在在在何处。清风动天籁。

  赞程宗古承务

  庞居士悟心於马驹言下。裴相国得大用於黄蘖棒头。虽相去数百年间。其金声玉振联环不断。彼时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时有宗古先生。仁义礼信。根於心。而能以此心确然。履践佛祖大解脱门。诚不让耳。白云山月未足为齐。寒桧青松堪同大节。

  乌巨山逵长老。命立首座。持师顶相请赞

  烟林风姿。山岳气宇。坐看春回。行无伴侣。不图成佛。岂欲作祖。一句掀翻。万机罔措。更提柱杖。击涂毒鼓。立禅持归。分付乌巨。

  积善普长老请赞

  天台南石桥北。观音寺里有弥勒。顶门瞎却摩酰眼。肘后风雷轰霹雳。

  表微首座请赞

  左捺膝右握拳。搥瞎正法眼。打破葛藤禅。奋迅西河爪距踢出杨歧金圈。祇凭个一着。今古有人传。

  禅人写真请赞

  形枯岂是持斋叟。儿古还非入定僧。马又不成驴不是。当头一着得人憎。

  法中之魔。僧中之贼。盗佛祖宝刀。断衲僧命脉。贫穷者示之无价宝珠。富贵者令之破家散宅。不是平地上干戈。且非孤峻处标格。

  者汉初无罪过。祗是头匾眼大。虽然肚里醒醒。开口便先话堕。如斯出世为人。恰似大虫看水磨。

  竖拂拄拂。全机出没。一喝耳聋三日。丛林至今狼藉。屈屈。且道是马祖屈。百丈屈。归宗屈。宗一侍者。但恁么拈出。

  鲁祖偏工面壁。秘魔动便擎杈。唯有归宗长老。一味撒土撒沙。三个上牢漆桶。不知那个堪夸。诸方检点得出。也是勾贼破家。

  波涛千尺冷飕飕。谁向沧溟泛逆流。唯有渠侬谙水脉。卷舒出没任遨游。

  九年面壁。成迂曲。三顿亲承愈见赊。并荡那伽大机手。不知谁可继生涯。

  拭眼堂前。临济正令。且行一半。拈佛祖病。

  江上青山千万迭。水边茆屋两三间。朝来无限扁舟过。何似渠侬把钓竿。

  茆屋紫霄下。良田石镜边。此生随分过。不用买山钱。这般恶比丘。何人敢近傍。恣焚三毒火。力起无根谤。破除少室窠。巢并荡衲僧见障。闻者见者攒眉。应是无人瞻仰。

  身心一如身。外无余。不愿成佛。亦非凡夫。甘作上牢漆桶。无心计较锱铢。万古银山铁壁。更没者也之乎。是则活埋老僧。不是则打杀昙慧暗透两重牢关。烈焰不藏蚊蚋。

  元是黄梅村里僧。生来自笑百无能。一瓶一钵随缘住。孰谓而今继祖灯。

  平江虞祖道写顶相。求赞

  枯松下。盘陁上。独坐大方。横按拄杖。谓是应庵。无恁相状。谓非应庵。谁肯归向。分付祖道试自定当。

  徐伯寿求赞

  大海波涛阔。千峰气像雄。当头俱坐断。直下展家风。一喝分宾。主三玄辨正宗。其余都莫问。今古有盲聋。

  如道人求赞

  江上青山迭迭来。屋头松竹手亲栽。柴门尽日无人到时见窗前云作堆。

  莲道人自写像求赞

  凌行婆莲道者。一个患聋。一个患哑。聋者善听。哑者能话。堪笑堪悲。可知礼也。

  吉彬老二侄女绣普贤菩萨求赞

  吴门吉彬老。寿年可及百。骨目清且癯。施为有标格。行步快如风。谈笑气不乏。穷之无他术。一味好佛法。每亲善知识。言下究生杀。家有二侄女。贞姿逈超拔。自幼不茹荤。晨昏常燕默。从容定中起。痛念十使结。显尘劫大愿。运针发五色。幻普贤妙身。应现四菩萨。等十方虚空。皎若揭日月。大哉白象王。群狐悉弥灭。当知妙殊胜。岂在别处设。若从自己求。犹如病作热。如是名正观。不尔是邪说。

  偈颂

  和宫使李侍郎颂。送入莞山庵

  此山已是胜天台。峰顶寥寥正眼开。无限水云难凑泊。却容扫地相公来。

  题陈参议中大大隐图

  荷锄居士隐云庄。竹屋茆堂瞰小江。祗这逍遥是知己。人间天上更无双。

  和李参政颂示鉴禅者

  清源居士顶门着。从本已来自寥廓。更透吾家向上关。活鱍鱍地难收捉。风尘草动鉴来端。临机八面初无作。才起分毫取与心。即被邪师笼罩却。

  赠别俗兄

  此行安忍泛轻舟。无柰官差不自由。痛望老人修净业。莫教容易度春秋。

  题刘民用居士藏六庵

  西溪缚屋称幽居。坐对松窗与世疎。到眼青山千万迭。此生安乐更无如。

  虚空正体没边涯。藏六如何盖覆伊。要听少林无孔笛。从来多是逆风吹。

  辞此庵和尚塔

  道韵如山重。氷怀有纪纲。一拳成活业。千古更无双。松竹森森老。云山迭迭长。洛阳无限意。对此一炉香。

  示智道者

  少室门庭冷似灰。长年不见一人来。汝今若解知惭愧。那取工夫到一回。

  赠成主簿

  同是崇宁癸未生。公为官长我为僧。大家履践通天路。共踏毗卢顶上行。

  禅人之梅阳

  此行不惮三千里。况是江天欲雪时。问道身心如不昧。梅阳老子已先知。

  与铸锺道者

  野店小桥外。黄昏欲雪时。一声谁侧耳。千古唤愚痴。

  德彬修双阳塔求颂

  九层塔耸青霄外。七佛灵踪在上方。山冷云寒当午夜。唯闻仙乐散天香。

  送僧化席

  穷心何必在三椽。直透归宗一味禅。翻忆当年曾卷起。无端又展与人眠。

  吴必东请小参后说偈

  百草头边千圣眼。一毫端上万重关。更无佛法并玄妙。堪与知音共往还。

  送六人禅者。随宏长老住大智

  大智荒凉久。中兴六上人。机前施远略。句下要通津事理无兼带。偏圆有主宾。风云今际会。弹指一番新。

  赠悟上人造华严塔

  山前马廐普光殿。门外牛栏正觉场。五十三人同日葬。善财走得脚生疮。

  术人求颂

  造化付谁手。君来聊解颜。欲游天上路。先破鬼门关。祸福行藏内。高低方寸间。毫芒差错处。过犯重如山。

  行者求颂

  了身不若了心休。了得心时身不愁。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观道人求颂

  学佛从来境界多。不能降。伏便成魔。降魔能用无心法。六贼倾城尽倒戈。

  题仲逸宣教三境图

  太清之云。镜中之尘。从无住本。廓应如春。妙玄不动。示现无垠。三世普入。孰妄孰真。现成公案。岂费精神。当头一着。坐断要津。

  莞山净明庵小参示众

  三十三州七十僧。驴腮马颔得人憎。诸方若具罗笼手。今日无因到净明。

  题永宁小轩

  我行重到清凉地。小室轩窗分外明。不是山家占春色。大都物理自舒情。

  赠晦叔秀才二首

  处世从教眼似眉。自然心地绝支离。翻身更透龙门浪。头角峥嵘宇宙低。

  少室岩前路不遥。毫芒才拟便迢迢。西湖湖上晚来看。小艇轻风落画桡。

  西蜀祖正道者还乡求颂

  西川五十四军州。几个男儿会点头。透得剑门关子过。不风流处也风流。

  夜宿解田偶成

  夜宿西山居士家。围炉相对话生涯。从来无一丝头许。自是劳生眼里花。

  送宏监寺开海田

  轩昂气宇要争先。及早乘时痛着鞭。翻转江皋千顷浪。灵苗从此秀桑田。

  送珣禅还乡

  极目澄澄水照空。白苹红蓼战西风。三千里外深深意。铁劵谁将累祖翁。

  送祥禅人二首

  子是慈明家畔人。直须超卓要惊群。腾身快入洪波里。始见曹源正脉分。

  浊港江头送别时。碧云秋水淡依依。莫嫌老拙疎慵甚。它日重来扣竹扉。

  谢杨善才道友惠数珠

  南询初不失程途。收得金刚脑后珠。两手持来亲献我。光明炯炯破昏衢。

  胡氏妙圆求颂

  八年伏枕今安乐。安乐常思病苦时。苦乐本来真实义要须猛省力扶持。

  送杰侍者还乡(辛未上元日)

  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相从今四载。征诘洞无痕。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此行将省觐。切忌便垛根。吾有末后着。待归要汝遵佛事。

  为此庵和尚入塔

  摩酰三眼洞彻无私。末后全提今之是也。故我此庵和尚。平生担板不受差排。会尽物我一如。透过生死窠臼。履刀山剑树如步红莲。入镬汤炉炭似登宝所全体是个大解脱门。更无一丝毫许外物。化缘既毕借路经过。火光三昧自焚躯。烈焰亘天谁着眼。黄金灵骨五色璨然。不昧高踪斩新光彩。今日安藏窣堵。坐断溪山。万木生风。千江照月。真灯烈焰少室增辉。正恁么时。且移身换步一句作么生道。还知落处么。宝印当空妙重重锦缝开。喝一喝。

  为留守枢密大资掩土

  天高地厚海阔山遥。发最上机示真实相。故我留守枢密相公。廓顶门正眼。显肘后灵符。以此为国为民。以此至忠至孝。可谓大功不宰。果见作家。末后全提十虚坐断。无生田地有种有收。般若舟航有津有济。直得高超物表独蹈大方。正恁么时。且全身奉重一句作么生道。好须云外看。一剑倚天寒。

  为南书记下火

  东湖莞岭及归宗。烨烨腾辉炉鞴中。铁眼铜睛烹不破。衲僧巴鼻好流通。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十(终)

  塔铭(附)

  左承议郎太常丞兼权尚书吏部郎官李浩撰

  隆兴改元。癸未六月十三日。住持天童山。应庵禅师昙华迁寂。塔全身於院之西麓。其侍者兴会持遗书。副以赵州之顶相。来且需文以铭。余曰。铭余宜为。岁在庚午。始识师於番阳。十四年于今。念有所至。虽千里。命车忽焉去之。亦不为少顷留。以是为常。家居官居。其门弟子。以化事往还。盖未尝绝也。知师之所历至详。铭余宜为。示之信入。导以进步。既久而本然之法。轩豁呈露。靡所逃遁。考观其极。与吾儒所谓一贯两端。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无得踰之。日月不可阶之天无或少戾。知师之所造至悉。铭余宜为。负二宜为最后。又以古佛相貌寄意。铭余责也。其可辞。师江氏子。蕲之黄梅人。生而奇杰。骨目耸秀。童穉便厌世。故具决定志。津济群品。年十七。出家於邑之东禅。明年为大僧。又明年杖锡参访。首谒随州水南遂和尚。染指法味。欢喜踊跃。遂徧历湖南北。江东西。所至与诸老宿激扬。无不投契。然师根器远大。不肯得少为足。要求向上钳锤。透顶透底。诸佛列祖罗笼。不住一着。以厌满初愿。乃上云居。礼圜悟禅师。一见拊劳。痛与提策。以为法之故。服劳难事。趋走惟恐居后。会圜悟入蜀。指似往见彰教隆。于宣隆其子也。隆移虎丘。师实为先驰。未半载间。通彻大法。顿明圜悟为人处。机关深固。运用恢廓。言句之出。皆越格超量。人天罔测。道声蔼然。洽於丛林。未几礼辞。游戏诸方。初分座於处之连云处守。遂以妙严。请师出世。继住衢之明果。蕲之德章。饶之报恩荐福。婺之宝林报恩。江之东林建康之蒋山。平江之万寿。两住南康归宗。末乃住今天童。皆缁白歆慕。同辞公举。处处开大施门。垂手未悟。远近奔凑。如水赴壑。师於普说小参。问答勘辩之属。皆从容暇豫。曲尽善巧。而室中机辨。掺纵杀活。尤号明妙。饱参宿学。一近槌拂。亦汗下心死。恨见之晚。先意出力。办所难集。以申报效。旧尝领徒典剎者。皆晦匿名迹。以得寓巾钵於下陈为幸。呜呼道亦宏矣。师既大振宗风。为世眼目。至於行业高洁。咸可称述。师初有发明。即与此庵禅师。时号元布袋者同行。反覆博约。日益深奥。及从此庵於护国。相得欢甚。此庵之亡意。於师不无所属。而开堂嗣法讫。不忘虎丘。与近世眩於名闻。牵於利养。烧香不原所得者。异矣。矩范严峻。或有过失。往往面质。无所宽假。言既脱口。亦释然无间。以是学者畏而仰之。每於住持。泛应虚受虽料理建。置小物细。故动为无穷计。未尝苟且。至纤毫不可於意。即翩然径去。莫能回夺。尝自言。衲僧家着草鞋。住院何啻如蚖蛇恋窟。勉厉徒众。不许放逸。事事必身率之。其将示疾也。犹挂牌入室。至夜分他日多类。是将终。或以辞世偈为请。师曰。吾尝笑诸方所为。而自为之耶。区处院事。纤悉不遗。奄然趺坐而化。春秋六十一。夏腊四十三。偈颂语录甚富。未及诠次。已盛传於世矣。径山妙喜禅师。声价隆重。方其显赫。时争屈之下。师执常礼无加损。及其在梅阳。有僧传师垂示语者。妙喜见之。极口称叹。后以偈寄归宗云。坐断金轮第一峰。千妖百怪尽潜踪。年来又得真消息。报道杨歧正脉通。其归重如此。逮妙喜还径山退居明月庵。师演化于明。叔侄相望。往来憧憧。必至二大士之门。咸曰。妙喜应庵无异辞。师寂后。未踰月妙喜亦化去。祖道其遂陵夷矣乎。后生可畏庵。必将有绍之者。铭曰。

  临际一宗支派分布大於杨歧盛於五祖善美具并厥惟圜悟生子若孙益振门户师固后出气雄诸方发端水南徧参湖江所至皆靡陈既堂堂师视缺然高翥远骧穷法顶底乃梯乃航槌拂巾瓶一十三剎示无缘慈纵无畏说魔族万千我杀我活驱耕夺饥定动智拔还其本然同此大达太白峰之前玲珑岩之下有窣堵波灵骨是舍三十年后话行犹是闭眼作夜

  李侍郎祭文(附)

  维隆兴元年六月十三日。左承议郎太常丞兼权尚书吏部郎官李浩。谨以香茶之奠。致祭于故天童山应庵禅师和尚。呜呼。师遂迁寂矣夫抑世谛流布也。弗祭其弗来矣夫祭之果亦至也。方其彷徨於水南。周旋於江东西湖南北。困顿於云居章教之久。如求亡子。如丧考妣。兹其未悟矣夫抑未尝不巍巍堂堂炜炜煌煌也。已而独踞道场一十有五。说法如雷如风。奔走衲僧如凤如麟。兹其既悟矣夫亦未尝不跛跛挈挈百丑千拙也。烹锻诸佛。其无功矣夫抑最上上之功也。呵咄列祖。是无德矣夫亦无等等之德也。走之於师爰自相视而笑。授受两忘。昔不为初学。今不为宿习。淮江异出不为阻。儒释异容不为间。时从杖屦日瞻槌拂不为亲。旷纪弥年元字脚不通不为疎。生而咨叩不为敬。死不哭临不为慢。善观走於师者於一奠焉。而观之无余蕴矣尚享。

  参政大资相国钱公。序于前。太傅和义郡王杨公。施财镂其板。是皆墙堑宗门。为法檀度。倾沧溟之量。溢般若之海。俾见闻获益。迷悟超情。一念含虚空。三际悉平等。所谓成佛作祖大居士。诚哉是言。乾道丙戌正月吉旦住山苾刍(守诠)谨识。

  松源和尚普说

  应庵师祖。初行脚时。在一尊宿会下住。多教学者。过公案时。师祖同一僧。在佛殿里。过一则公案。恁么过。也过不得。又恁么过。也过不得。二人商榷。不觉鸡唱。遂拊掌散去。后来一一过得了。只是依前肚里。黑漫漫地。遂冷地思量。道若恁么参禅。如何敌得生死。闻随州水南遂和尚道行。乃洞下尊宿法嗣。恩官人径往参。礼便得归堂。有一连单兄弟。长时坐禅。不与人交。师祖一日问。佗还少睡么。其僧厉声道。老兄而今是什么时节。更有工夫打睡。师祖直得面热汗下。遂发志。不舍昼夜。以悟为则。不过一月。连单先有发明。师祖亦有发明。自此每每入室。得路便撑。将去。遂和尚并不柰佗何。一日入室次。唤华兄。你也好。只是公案未明。师祖抗声道。尽大地是一个公案。和尚作么生明。遂和尚便低头。师祖道。这老汉了我不得。束包望方丈。礼三拜便行。闻得圆悟住云居。直造会下。凡遇入室。机机相副得数时。圆悟提起向上巴鼻竟。不能开口。圆悟每向人说。这个蕲州子。得即得。只是脑后少一锥在。圆悟归蜀。师祖也要随佗去。圆悟道。你不须随我去。有杲首座。元侍者。彰教隆藏主。见处共老僧一般。但去见佗。必为汝了却大事。遂依教特去宣州彰教。参隆和尚。门庭孤峻。直是不容凑泊。未经数时。迁虎丘。亦参随去。续请充维那。一日室中。举五祖牵牛过窗话。拟祇对次。被佗劈胸一拳。自此打断命根。是时隆和尚。欲命首众。会中有圆悟耆旧云。华维那嫩在。师祖闻得。遂书偈於壁间云。江上青山殊未老。屋头春色放教迟。人言洞里桃花嫩。未必人间有此枝。不辞便行。此庵元和尚。时住处州连云。师祖道我旧在云居时。每吃这汉无滋味。如今看来。未必佗到我田地。且去验佗看如何。才到。便上方丈。侍者通报。此庵闻得。郎忙出来。一见便云。华兄此番且喜大事了毕。师祖道。我未曾开口。佗已知了。信知得底人。相见不在形言。便知落处。这个便是参禅底榜样。岂似今时一般长老与学者相见一句来一句去。末后多一句。便为赢得禅。究竟不知深浅。盖佗不曾踏着正脉。只在言句里。作活计(云云)。

  应安庚戌佛生日天龙东堂比丘妙葩命二雕之

  应庵禅师振唱杨岐一宗提起虎丘正脉得他语於掌中欲弘通於遐代仍打施长财刊行流通伏愿开拓人天祝延圣朝矣。

  正应元年九月下旬八日

  三圣寺住持沙门(湛照)谨记

  奉行维那(师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