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子部 佛教类 究竟大悲经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端供二年)

究竟大悲经 佚名 5859 2023-01-19 14:53

  对一切众生辩邪正品第十三

  复次悟正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下方所有外道六师。若提子等亦自说言。我所说者文真理正世间无过。复有九十五道。皆是鬼神。住持建立亦说正法。我所言说者文真理正世间无过。复于下方有一国土名曰谄为。彼国人民乐小教法。专精断恶趣向善果。贪善弃恶不造过短。时此内而有丘埌名曰天险。其此埌中遂有野狐王。其王具足野狐妖魅之术。即语狐众。此中国主乐善弃恶。举国人民一切同然。我虽不明亦有听力。我能闇诵弃恶从善局教经文。我有通力复能飞行虚空。我若诵弃恶从善局教经文。乘空而至住彼国王殿前。变作人像端坐空中。去地一千尺。出大音声而说经法。彼国国王宫人婇女百千眷属。并及国界臣人士庶信圣情殷都无照境。若见我至必生希有。随我所要受用我语。劝其舍命撰食血肉。脱取衣裳并诸宝物。摄来归家持将入市。贸易好肉详共食之。岂非上计。彼时狐众启狐王曰。我等从众怕怖畏人。偷盗猪羊并及野命。辛苦无量不能得济。王有如是上妙伎能。何不速去。狐王闻是遂便起心。闇诵弃恶从善卷教经文。三日三夜遂诵小乘九部局教经文三百余卷上下通利。遂变形质乘空而去。住在国王殿前。去地一千尺而说经法。果如所言。彼国国王宫人婇女百千眷属。并及国界臣民士庶一时云集。举目睹见哀[阿-可+睪]哽噎悲泣交盈。睹是信圣情殷自无照境。盲心瞎意而生信顺。其狐王见已心大欢喜。默念忖省。狐王语人众曰。为法丧身经教炳著。彼虽闻法曾未有一。即于殿前有十三人。一时舍命。狐语众人曰。如此大好更无能过。如此经教劝人舍身命财。汝等施我宝物并及上服。我将持去。而此大众竭己名珍及身上服一切施与。其狐王复语时众。如此舍命最是上士。我以神力摄持将去安置玉山宝堂之内。作是语已唯见风起。而此死人并诸宝物悉皆摄将有无遗一。如此往还入国经□□到。其狐王得死人食讫。遂遣狐子变作人像。赍持宝物市买肉。至屠儿行上论肉价数。不觉屠儿行上而有猛狗奋振相啮而诤于骨。狐时见狗心生忙怕。不觉忽然变为狐状。其狗即来而便啮杀。屠儿得此宝物不敢私。宁而告市主而语之曰。初见人像赍宝物。共论肉价许言道买。遂见狗斗忽变为狐。狗即寻时而便啮杀。具以上事敢持来告。如是次第转上而至国王。国王见已即便言曰。此是我最小儿所玩宝物。持以施佛。何故今日在狐手。时有正士名曰灵真。即前伏地而启王曰。赐臣万死乃敢发言。王时开思百死不问。若其有语但当说之。灵真长脆叉手前著近王而启言曰。已前空中说经者是为狐魅妖术。臣当时欲道。惧违王意不敢出言。今见此验送死陈实。王语真曰。汝何故当时即知。真答曰。但诵其文不解中义。劝人弃恶从善。都无销融是非得失双泯。彼此一如香臭一体。虚心意寂万相同流。以此取验当时即知。若其飞行是圣者。一切飞鸟岂是大圣。王语真曰。错矣奈何。真语王曰。亦可师集军众多将猛狗。违彼丘埌断除天种正见流行。王即用真语。而命军众克时定日违彼丘埌。狐变作人来迎于王。猛狗走逼还为狐状。狗即啮杀。宝物悉在。王遂还国散下诸州呼来认物。以此证知举世无量一切言说。口如似正心处邪中。谤是行非情存取受。若为分别。唯愿世尊分明辩说。令后代众生离于妖诳。

  佛告悟正菩萨摩诃萨曰。汝所问者。为当来一切众生闻融混法者。辩其邪正真伪得失交竞之徒。汝言外道六师若提子等所有言说。皆止封为宗。定计神我为体。推寻理路意在断常。九十五道杂类鬼神。入人身内住持建立而作鬼语。所有言说乍轻乍重都无首尾。虽言说善复言道恶浮祚沈意在贪取。小乘九部所有教法皆是一向断恶趣归善果附傍鬼神。是故鬼神妖魅片兴相似不正善恶。遂便妖通而能诵得。何以故。一切众生谄曲诈伪虚多实少。恳悦心傍常怀鬼意。是故大圣识机知变。附傍鬼心而与说法。不堪顿旧附而拉诱。渐渐前进引向圆教。虽有别教九部圆教十二。如此谄曲诈伪虚多实少。恳悦心佞。亦当读诵不解中义。消伏三毒。融是丧非。一向无之。如此之徒与彼狐魅妖术等无差异。举世无量信诳者众信实者少。是故以诳相诳而受诳语。既受诳已信顺于诳。没命丧身种种宝物常施与诳。何以故。盲无慧目。不睹真处圆融之理。复无真善知识第相诲约。居近恶友纯是不祥。设有正士而语实法。违于信诳反更相仇。是以读诵讲说乐著名闻自无消融。不语则已。语则贪□取法卖佛望空指注。岂非口便似正心处邪中。谤是行非情存取受。统束如此之徒名之为伪亦名为邪。如此邪伪是外邪伪。

  悟正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世尊如来照境玄见处远。豫知下方之事。唯愿慈尊说真说伪说正说邪。说内道说外道说理说表。令无量大众不为众惑所诳也。

  佛告悟正菩萨摩诃萨曰。汝问真者。所谓观善无善善体虚凝。观恶无恶恶体虚凝。虚凝不别性相是一。善恶双泯取受自谢。目之为真。善恶双起得失交竞。善来缨心恶来栖意。骨继善恶名之为伪。善恶双泯得失永谢。香臭一如万相归玄。目之为正。善恶不泯得失位别。香臭两殊万相烟张。名之为邪。混融寂藏太一理收。寂光内朗理圆无外。目之为内道。心起毒生百念烟张。千是万非交集在怀。名之为外道。体融相没。寂照照寂寂照诸根用照寂用太极。太极无极安有可同。无同无极绝于言像说名。名之为理。万相不没。六识染尘缘风飘动。为外所牵。名之为表。为汝问故设名题字。而有真伪邪正内外表里。卢舍那威神加备光音天中诸菩萨对谈。无真无伪无邪无正无内无外无表无理。唯是通天无缝清净法聚。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于邪正真伪内外表里。一时醒悟永离惑诳。

  辩一切众生闻经起信皆是宿基品第十四

  复次金刚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今时布教。一切皆违不同别教所有言说与夺处强。先夺后与复融与夺。其言若克皆是违情逆意不可堪胜。云何而有众生闻即信解。云何而有众生闻即生信而不能解。云何而有众生闻不能信反增讪谤。如此三种人者。何因缘有信解者。有信不解者。有不信讪谤者。不解此因。愿佛说之。

  佛告金刚照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快问是义同异违顺教门所由。汝等今者问三种人。吾今为汝如实辩之。其经文似近理处冲玄。于异冥会体一虚宗圆融。万境相即不迁。体泯用寂恼热金刚贪嗔凝等。名真佛智。闻此生信复能解了究其玄旨者。皆是宿世久远已曾闻故。如此之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殖圆法之耳已。于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不可算数佛所而殖德本。闻而生信复能益解。如此之流悉是大基坠落下生名为上士。复次闻此深经混融之处而便生信不能解者。皆是宿世久远已曾闻故。当闻之时一会听之而不深思其义。复无少分消伏双泯善恶。以是因缘闻便欢喜生信无量。如此之人名为中士。复次闻经不生信者。皆是宿世久远造五逆行谤一切混融行者。以谤因缘而便坠落堕于三涂受苦无量。经百劫千劫百千亿劫受罪毕已。谤报受飞禽走兽之形。复倍上数受谤报毕。生在人中或为下贱。复受毕已生在种性之中。以本谤因缘还复起谤名为下士。

  金刚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而此上基之人。已曾于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不可算数佛而殖德本。常应上生。何故下坠。唯愿慈尊为众敷演。

  佛告金刚照菩萨摩诃萨曰。如此闻经生信复能解者。实从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不可算数佛所而殖德本。但以余习未除而来生此。复能久署奉佛之因而来生此。故知佛菩萨处苦化物设教。于先为此上基中之士冥中敷演道教资益。令解案教奉持。当来三会龙花初首。寻光云集俱成等学。无量宿基之士悉皆同号。处尘不染常放光明慈善尊佛。

  金刚照菩萨摩诃萨而白佛言。世尊加此宿世久远造五逆行讪谤圆教行者。不审此人当来弥勒出世之时。三会之中亦得闻法已。不未审此理。愿佛说之。

  佛告金刚照菩萨摩诃萨曰。一切圆教混融双泯善恶行者。及佛菩萨若在世出世。不与众生作烦恼因缘。唯与一切众生作解脱因缘。譬如郁金山顶有旃檀树。急风吹动其有香气。逆风四十里。何况顺风。复有二种人俱至树下。一便闻香欢喜赞叹无量。一便闻香生于怒毒恶言讪毁。于此二人香熏一种。但彼前人取舍自异以此取证。圆满行者及佛菩萨唯有功德香熏无有。是非诸恶臭气所及。如是信顺之人自作近因果亦不远。如此讪谤之人得作远因近不离苦。三涂重剧一切备受。值佛出世第三会上神光普遍。而此讪谤之人寻光集会得蒙忏悔。业习不除人天往反恒闻深法。常被人谤。八万劫中乍进乍退至最后阿勒得佛所。上会说法获柔顺忍也。

  金刚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复有一种人。见圆满双泯是非善恶彼此真实行者亦不亲成供养。咨禀道教亦不谤毁。如此之人弥勒圣尊三会说法得在会不。

  佛告金刚诸菩萨摩诃萨曰。如此不谤毁人。虽不亲承供养。咨禀道教不造过短。弥勒佛第三会上寻光云集闻法受道。永离苦因不受尘劳。

  金刚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别教之中真成行者。身四威仪及波罗提木叉毕竟不犯。于甚深法中而不生信亦不究竟。如来出世得在会不。

  佛告金刚照菩萨摩诃萨曰。别教之中所有行者。真成专精不造过短。威仪及波罗提木叉毕竟不犯。虽于深法不能生信究竟消融。如来出世第二会上神咒名及并名仙人玉女。何以故。虽于深法而无片分。神器明净破封改著入大乘位。

  说是法时。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照境分明自知行位深浅在会所由。

  校量功德品第十五

  复次智度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一切经教有轻有重有深有浅。而此功德有多有少以不。未审此理。愿佛说之。

  佛告智度菩萨摩诃萨曰。如此契要和融甚深浅法轮。若人一闻于与小乘四果乖而不合。何况人天余报善恶强弱之所能牵。何以故。若闻此法而能生信。纵令余习未亡受杂类形。闻秘密圆教生信领解。于小教法冥然不入。闻秘密圆教喜踊领纳。反流柱于生死泉源。于深法中便得自在。譬如阿耨大池初始生时如牛口许。不长则已。长则出八大河。洗浴无量佛菩萨圣众。不洗一切愚痴凡夫。以是因缘闻此法轮生大欢喜。爱染受持而无放舍。当知此人与一切众生作不请之友发大法聚池。出生八解脱河。而此大法聚池洗浣一切宿基冥著文积行人。不洗一切小乘局教人天四果愚痴凡夫。以是因缘闻秘密圆教喜踊无量而善恶双融者。其功难量。小乘四果人天殊报不以为比。何以故。功德殊胜故。而此功德乃是无功之功无德之德。无功无德世间功德之所不并。假使有人身获小乘极果阿罗汉自在具足。别教巧便教法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断恶从善趣向四果得罗汉神通。不如有人闻此经教一经于耳。何以故。若闻此法一经于耳生希有者。于善于恶不生分别。于诸众生不起轻心敬之如佛。以是因缘其功难量。何以故。无功之功功用绝矣。功用绝故功所不能及。功不及故德亦亡。无德之德何得能并。故知一切功德之所不及。以是因缘名重不名轻。名深不名浅。其功德名多不名少。

  于时佛告智度菩萨摩诃萨曰。一切众生身内天真佛性可度量不。智度菩萨摩诃萨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身内真实佛性不可度量。

  佛复告智度菩萨摩诃萨曰。一切众生身内二种法身可思量不。智度菩萨摩诃萨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身内二种法身不思量。

  佛告智度菩萨摩诃萨曰。若人一闻此经于耳。其福无量不可度量亦不可思量。何以故。非二乘所知故。复非人无惛识所知故。纵令具佛大智不能度量闻经功德。何况读诵受持案教奉修。

  佛告智度菩萨摩诃萨曰。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有限际不。智度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无有限际。

  佛告智度菩萨摩诃萨白。若人闻此经法而爱乐专精奉修。其人功德无有限际。其心洪广亦无限际。

  智度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世尊而此经教兴显于世。何以出家众僧净持戒行坐禅念定修诸功德。而于此法而不奉持。依教修行信顺者鲜。讪谤者众。亦是修道之人如何于佛深法之中起于无量分别。因分别故而招苦报。唯愿慈尊为说之。

  佛告智度菩萨摩诃萨曰。如此经教出兴于世。犹如慈心龙王降注甘露。滂流普遍无心简择。一切普润不多不少裁量在足。草茂萌牙五谷滋长。百草光泽鲜明茂盛。不奈枯木无荣蒙润转增腐坏。如来道教普沾六道含识有形。岂越道俗二众而得简隔。但彼出家在家之人。依于如来幽诱教法而便受持如来灵诱教法。持戒坐禅念定功德。偏枯著净封执铿然不肯舍离。闻此秘密圆教是非双泯之理不能受持。既不能受反生讪谤。譬如枯木虽蒙润泽转增腐坏。若能改换定执破封去著双泯彼此神器先净。如顺风泛舟俄尔千里。若不改执不如凡夫具足烦恼众生。

  佛告智度菩萨摩诃萨曰。为汝问故分辩法相说言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有渐有顿。理而言之。法体是一更无次第。前后都真离于名目。说是法时。无量大众于异悟同泯归本际。

  流通品第十六

  复次方便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唯愿世尊分明说之。使诸行人受佛教法。

  佛告方便菩萨摩诃萨曰。此经名为究竟大悲哀恋改换经。亦名佛菩萨往复论义经。亦名秘密圆教经。亦名万物不迁经。亦名改换不改换经。亦名究竟菩提无发不发经。若欲受持读诵如此经者。要须双泯是非混融得失。万相不迁即□佛智。若能如是名受持经者。如是受持经人。百劫千劫百千万亿恒河沙不可算数诸天冥理奉施所须天缯宝衣甘露妙食以充济之不令乏少。

  尔时会中有大力神王。久署妙因爱乐大乘守护大乘。即于佛前而启言曰。我等徒众百人俱愿佛听许护持此经。许护持此经已不令毁坏。若有恶人毁坏此经。我等徒众举目看之令作微尘。佛时默然不言。不道许听不听。尔时方便菩萨摩诃萨而告大力神王曰。佛尔默然。即是听许。

  复有天上人中十方世界宝王。宝王自然集。奉宝来施供给所须称彼心足令其欢喜。复有无量八部神王。虔恭致敬护持行者。不令众邪蛊毒鬼神妖魅横来于烦妨其道业。复有五岳神王。冥理奉献神芝上药灌注受持经人五阴身田。除诸行者谤报恼热。复有光音天子冥觉道师五百人。俱各各整理威仪迭相顾眄犹如象王。从坐而起前至佛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受持读诵深思大乘玄绝义者。我等徒众承佛神力终日竟夜周匝围绕不现其形。冥觉熏修令思义行者豁然意解。

  方便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究竟大悲哀恋。

  佛告方便菩萨摩诃萨曰。自性天真净满灵照不为物修成。故名究竟。大者万莫能容。谓之为大。悲者教备仓生。名之为悲。哀恋者等爱众生犹如髓目。名之为哀恋。故名究竟大悲哀恋。

  方便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改换经。愿大慈尊显示说之。

  佛告方便菩萨摩诃萨曰。改者改凡入圣。改愚入慧。改闇入明。改生死入涅槃。名之为改。换者转苦以为乐。转杂形质归理无形。名之为换。故名改换。经者从首至尾十六品义类相开文字属著。名之为经。经名众多。类况可知。

  方便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世尊云何流通此经沾及末代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佛告方便菩萨摩诃萨曰。若有行者诵读受持广为人说。自利利他彼此受润。故名流通沾及暇乖。

  尔时卢舍那佛在冲天之上自然光炎宫中。与无量恒河沙大菩萨众。并及下方欲界天子八万亿众。上至顶天十地菩萨。欢喜无量不散而去。各住本国忽然不现。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