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二章经
作者:释迦牟尼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0万字+
最近更新:第四十二章
《四十二章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经集部〉。据说是由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共同译于东汉雒阳城外的白马寺,相传是古代中国第一部译出的佛典。内容是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一共选录四十二段话,编集而成。据传永平年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召群臣解梦。通人傅毅指金人为佛,于是天子派遣使者蔡愔等人前往天竺寻访佛法。使者在月支国遇僧人摄摩腾,于是同还雒阳,得汉明帝接见。摄摩腾在雒阳城外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一卷,书成后收藏于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1 立即阅读 -
食疗本草
作者:孟诜 分类:医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4.01万字+
最近更新:卷下·附余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更新时间:2020-04-10 09:14 立即阅读 -
地藏经
作者:释迦牟尼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07万字+
最近更新:嘱累人天
《地藏菩萨本愿经》(梵文:Kṣitigarbha-bodhisattva-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藏文: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ཡི་སྙིང་པོའི་རྩ་བའི་སྨོན་ལམ་གྱི་མདོ་ཞེས་བྱ་བ་བཞུགས་སོ།།),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简称《地藏经》,大乘佛教典,是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大愿望的经典。明朝莲池祩宏大师,为本经所作的题跋中,称此经由唐代实叉难陀译,而当时明朝流通本,译者多半题为法灯、法炬,此二人的生平及时代皆已不可考。目前的流通本,题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明朝时则题为法灯、法炬所译,实际上的译者及译出年代不详。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2 立即阅读 -
楞严经
作者:般剌密谛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70万字+
最近更新:卷十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共10卷。据传由般剌密谛在唐朝时传到中国,经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译成汉文。在北宋之后,楞严经逐渐被重视,至明朝与清朝后,《楞严经》地位更见上升。但因《楞严经》梵文原文本未传,在唐朝出现时没被列入正式的译经目录,译出与传述记载皆不清楚,自唐代开始,就有认为是在中国写出的说法,对于它的真假,出现非常久远的争议。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3 立即阅读 -
洗冤集录
作者:宋慈 分类:医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2.94万字+
最近更新:卷五·验状说
《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4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更新时间:2020-04-06 22:41 立即阅读 -
地理辨正
作者:蒋大鸿 分类:术数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86万字+
最近更新:附 阳宅辟缪
《地理辨正》为地理风水学名著,为明末清初地理风水学家蒋大鸿所著。此书乃为蒋大鸿对古代五本地理风水名著《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的注解,集成《地理辨正》一书,成为地理风水学上的经典巨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更新时间:2022-12-07 09:29 立即阅读 -
法华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9.33万字+
最近更新: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
《妙法莲华经》,佛教经典,简称《妙法华经》《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共七卷。是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此经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谓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重点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4 立即阅读 -
黄金策
作者:刘基 分类:术数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23万字+
最近更新:33章 何知章
《黄金策》题明.刘基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精通术数。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见影响之大。
更新时间:2022-12-07 09:30 立即阅读 -
金匮要略
作者:张仲景 分类:医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4.25万字+
最近更新:卷下·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二十五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更新时间:2020-04-06 22:33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2-12-07 09:32 立即阅读
-
中国佛教史
作者:蒋维乔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9.10万字+
最近更新:第十八章 近世各宗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一本从目录学角度探究佛教流变的优秀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特点为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不失曲雅风趣;资料丰富,存厥存疑。在今日仍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本书共四卷十八章,对佛教在东土的传播、其间的发展兴衰,直至民国初年中国佛教之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提纲挈领的描述和讲解,并分析各宗代表人物、流行情况和特点。本书初版是一九三一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其他出版社也曾多次出版,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早出版的一部系统的中国佛教通史、最佳中国佛教通史著作之一
更新时间:2023-01-19 14:57 立即阅读 -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分类:医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1.57万字+
最近更新:释音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更新时间:2020-04-06 22:29 立即阅读 -
濒湖脉学
作者:李时珍 分类:医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4万字+
最近更新:四言举要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更新时间:2020-04-06 22:26 立即阅读 -
三厨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2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三厨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述佛临涅槃时说“三厨法”,谓:“第一慈悲自觉自然厨,第二辟支四果声闻无畏厨,第三非有无非(非无)神自然厨。此三厨法者若能诵之,令人不饥,湛然长生。”审其内容,颇似道家辟谷法。经中及附录所载充斥道教因素,故《开元录》将其列入“疑惑再详录”。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是否伪经尚需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0 立即阅读 -
难经
作者:扁鹊 分类:医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54万字+
最近更新:论针法·八十一难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更新时间:2020-04-06 22:22 立即阅读 -
入地眼全书
作者:辜托长老 分类:术数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87万字+
最近更新:阳宅卷十
《入地眼全书》北宋辜托长老著。长老生宋时,扦葬建造,手作甚多,迭著神异,阴阳二宅经彼建造,至今不替,其遗址犹有存者。凡富贵名墓,高山平洋,本之形势以立其体,参之河洛以妙其用,多所指引,无不符合。是书自宋迄今,巨族大家抄写成帙,传写数百年,秘之已久,堪舆家视如珍宝。是书注重实用,将龙、穴、砂、水、向五字互相发明,言峦头兼讲理气,言理气带讲峦头,体用赅备,洵为全璧。更兼理透法巧,言简意赅,条分缕析,妙谛俱现,能使阅者了然,易于学习,诚为千金珙璧,学者自应珍惜也。
更新时间:2022-12-07 09:37 立即阅读 -
山海慧菩萨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8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山海慧菩萨经
亦称《阿弥陀佛觉诸大乘观身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宣扬阿弥陀佛净土及三归依等思想。经中谓一阐提人,断绝善根,不可得度,力图纠正原净土思想中恶人也可蒙佛力得度的偏颇。本经与失译人名的《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内容相同,系广、略两本。《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著录此两经,均判为伪经。《开元录》之《伪妄乱真录》亦著录此两经。日本《卐字续藏》收有略本《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今敦煌遗书中又发现广本《山海慧菩萨经》,甚可珍贵。本经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是否疑伪经尚需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1 立即阅读 -
伤寒论
作者:张机 分类:医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20万字+
最近更新:卷第十·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伤寒论》是东汉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伤寒病证的部分。《伤寒杂病论》原16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该书至魏晋时已有散失,经王叔和收集整理始得存世,后在流传过程中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北宋时期,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对诸多医学古籍进行校勘整理,《伤寒论》则是其中之一。
更新时间:2020-04-06 15:50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2-12-07 09:46 立即阅读
-
无常三启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3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无常三启经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据《释氏要览》卷下谓,送葬时“可令能者诵《无常经》并伽他,为其祝愿”。故本经当是佛教葬仪所用。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以“疑似”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7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