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公兵法
作者:姜子牙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49万字+
最近更新:第七篇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
更新时间:2023-10-13 14:00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3:59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3:51 立即阅读
-
太公金匮
作者:吕尚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7万字+
最近更新:太公金匮
《太公金匮》,作者姜太公。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典籍《太公》的要言部分。 与《太公阴谋》、《太公兵法》,合称《太公》。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曾有著录日:“《太公》237篇,《谋》81篇,《言》71篇,《兵》85篇。
更新时间:2023-10-13 13:48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3:46 立即阅读
-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作者:李筌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27万字+
最近更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十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李筌。
更新时间:2023-10-13 13:44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3:44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3:43 立即阅读
-
李卫公问对
作者:李靖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6万字+
最近更新:卷下
中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兵书,内容相传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全书共分上、中、下 三卷:其中上卷四十问答,中卷三十三问答,下卷二十五问答,凡九十八次问答,约一万余字。在宋代神宗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更新时间:2020-05-31 22:18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0-05-31 22:12 立即阅读
-
历代兵制
作者:陈傅良 分类:兵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3.14万字+
最近更新:五代
《历代兵制》,南宋陈傅良撰。全书八卷。全书历述周代及春秋、秦汉、唐代以来历代兵制得失,对宋代尤为详尽。此书可作为研究历代兵制,尤其是宋代兵制的参考。
更新时间:2020-05-12 08:57 立即阅读 -
司马法(附译文)
作者:司马穰苴 分类:兵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1.39万字+
最近更新:用众
中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
更新时间:2020-04-25 17:39 立即阅读 -
孙膑兵法(附译文)
作者:孙武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03万字+
最近更新:奇正
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更新时间:2020-04-25 17:27 立即阅读 -
素书(附译文)
作者:黄石公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47万字+
最近更新:安礼
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更新时间:2020-04-25 17:06 立即阅读 -
盖庐
作者:伍子胥 分类:兵家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0.36万字+
最近更新:盖庐
盖庐一部很有价值的兵书。其中的盖庐即吴王阖闾、申胥为伍子胥。《汉书·艺文志》分兵家为四: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五子胥十篇”,则《盖庐》无疑属于兵技巧一派,也是现存能见到的最早的兵技巧著作。从《左传》等典籍来看,伍子胥,即使不是兵技巧家的始祖,至少也是重要的代表人物。
更新时间:2022-11-28 21:56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2-12-07 09:08 立即阅读
-
唐李问对
作者:阮逸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49万字+
最近更新:卷下
《唐李问对》一作《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李靖问对》一书的简称。全书因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 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1063年)人阮逸的依托之作。如陈师道(1052—1101年)的《后山谈丛》、何薳(1077—1145年)的《春渚纪闻》认为此书是阮逸所著。邵博(?—1158年)的《邵氏闻见后录》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则认为此书是阮逸拟作和假托。后人因《唐李问对》一书不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的著录,《太平御览》、《武经总要》等书没有引用该书,其内容文字又浅陋不文,也都认为此书是赝作,成书于北宋中叶。 不过,也有人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的。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就认为此书并非出自阮逸的假托。
更新时间:2022-04-02 09:26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