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学多问 遍求名师
训曰:朕八岁登极,即知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学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所后。及至十七八,更笃于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更耽好笔墨。有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①,曾教我书法。张、林二内侍俱及见明时善于书法之人,亦常指示。故朕之书法有异于寻常人者,以此。
【注解】
①沈荃:字贞蕤。江南华亭人。进士出身。康熙朝用为侍讲、侍读、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等。曾教授康熙书法。董其昌(1555-1636年):字元宰,号思白。华亭人。明代著名书画家。
【译文】
∫八岁登上皇位的时候,就懂得努力学习。当时教我识字读书的,有姓张、姓林的二位内侍,他们都是明代读书很多的人。他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只以经典书籍为主,至于诗词文赋,就列在经典著作的后面了。到了十七八岁,我更加笃志于学习。每天未理政务之前,五更就起床诵读;天晚了政务之事告一段落,稍有闲暇,又与人探寻、切蹉学问。最终由于我过度劳累,咳出来的痰中带着血丝,即便如此,我的学习也从没有放松或间断过。我在少年时代就是这样好学苦读,而且还特别喜欢书法。当时有位名叫沈荃的翰林,他学的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书法字体,曾教过我书法。张、林二位内侍,当年同明代擅长书法的人有交往,也经常来指点我。所以我的书法和一般学书法者有所不同,原因就在此。
【评语】
康熙皇帝出生于帝王之家,按理来说,教育应受到重视。但是,与一般人想像相反,由于他在童年时期不受父亲顺治皇帝喜爱,即位之后,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又从固有的民族偏见出发,“甚厌汉语”,几个辅政大臣也把开发康熙皇帝智力视为对自己权力的威胁,因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但无人为他聘请名儒教授汉文,甚至也没有正式的师傅为他教授满语。这样,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宫女、宦官便成了他的最初的启蒙塾师。其中,为他教授满文的,是一位名叫苏麻喇姑的宫女;教他汉文的,则是姓张和姓林的两个太监。张、林二太监原来都是读书士人,明朝末年,自幼入宫,成为宦官。在他们的辅导下,至康熙八年时,康熙皇帝学完了“四书”。这些成就,对于注重子孙早期教育的汉人官宦来说,固然不值一提,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能将康熙皇帝培养到如此水平,对于教者和学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成绩。由于张、林二人原是读书人,明朝末年,又亲身在宫中供役多年,熟谙掌故,因而在教读康熙皇帝汉文书籍之暇,还给他介绍了许多明末宫廷轶闻逸事。这些故事,内容真实,情节生动,极便于年幼的康熙皇帝理解和接受。也许正是这样灵活生动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年幼的康熙皇帝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向人求教,希望从书中和年长者口中得到自己所不知道的新鲜事。康熙十年四月,开始日讲,请了不少通熟儒家经典和历史典籍的翰林官员充任讲官。此后不久,他又先后选拔一些翰林入值南书房,辅导自己读书写字。至此,康熙皇帝才算有了自己的正式教读师傅,学习环境和条件都大为改善。这些官员与康熙皇帝谊属君臣,情同师友,他们的思想风貌、兴趣爱好、教养对康熙皇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学习传统治国理论并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出于治理国务的需要,康熙皇帝也十分热爱自然科学。当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已在世界明显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在华传教方便,许多西方国家也先后派遣兼有专技的传教士来华。这样,为了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康熙皇帝便成了第一个配备外籍教师的中国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