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来成道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6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如来成道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旨在赞颂如来之伟大。最早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被判为伪经,故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4 立即阅读 -
昆仑奴传
作者:裴铏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4万字+
最近更新:昆仑奴传
《昆仑奴传》是唐代裴铏创作的唐代传奇(小说),收录于《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 该小说写昆仑奴磨勒有异术,见崔生与大官僚家妓红绡深情相爱,便背负崔生,飞越高墙深院,让其与红绡相会,后又不避强暴,将红绡救出牢笼,与崔生结为夫妇。此作反映了当时下层女子追求爱情幸福、反对封建压迫的愿望,歌颂了昆仑奴果敢无畏、仗义任侠的品质。
更新时间:2022-12-07 18:06 立即阅读 -
北户录
作者:段公路 分类:地理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74万字+
最近更新:北户录
唐代岭南中国风土录。三卷。段公路著。约咸通十二年(871)从茂名归南海。其先仕南粤,后官万年县尉,是书为作者亲自南游五岭间采撷民间风土、习俗、歌谣、哀乐等而作。
更新时间:2023-10-13 13:40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3:34 立即阅读
-
梦粱录
作者:吴自牧 分类:地理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32万字+
最近更新:卷二十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著。成书于南宋末年,叙述整个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浙江杭州)情况,而尤详于淳至咸淳之间(1241—1274),其中记录了不少关于民俗和民艺的材料。
更新时间:2023-10-13 13:33 立即阅读 -
阿弥陀经
作者:释迦牟尼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4万字+
最近更新:原文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
更新时间:2020-04-13 13:13 立即阅读 -
三水小牍
作者:皇甫牧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97万字+
最近更新:卷下
《三水小牍》,被程毅中先生在《唐五代小说史话》中称为是“五代小说的压卷之作”。 天祐庚午(910)旅居汾、晋,写作此书。三水为安定属邑,故以书名。作者生当唐末黄巢起义之前,目睹社会现状。书中虽然多述神仙怪异之事,与其他传奇内容相似,但所记内容不少为亲见、亲闻或亲历之事,对研究晚唐社会问题颇多参考作用。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著录为3卷,《天一阁书目》作2卷。1958年中华书局点校本,以《云自在龛丛书》本为底本,再用《太平广记》、《类说》、《续谈助》、《说郛》等。
更新时间:2022-12-07 18:18 立即阅读 -
天请问经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55万字+
最近更新:天请问经疏一卷
佛典注疏。唐文轨撰。一卷。是《天请问经》的注释书。敦煌遗书藏本。首残尾全,从第四问疏至经末。本疏逐句疏释《天请问经》经文。释文时常引其他经典,还引用中国历史故事。其中有一段批判孔老主张天地先人而有的观点,表明作者完全以法相宗思想疏释该经。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曾于1925年据北黄19号录文刊出。日本又据此刊本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敦煌遗书中另存伯2416号一件,首尾皆残,通卷草书,亦为对《天请问经》的疏释,但内容与本疏不同。
更新时间:2023-02-16 11:07 立即阅读 -
蕉叶帕
作者:佚名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98万字+
最近更新: 第十六回 奏凯臣同蒙敕赠 纯阳子指点前因
四卷十六回,有清代刊本。书中不题撰人。本书是由明代传奇《蕉帕记》改写而来。传奇作者为明代人单本,字槎仙,浙江会稽人,约在嘉靖至崇祯年间在世,还著有传奇《露绶记》、《鼓盘记》、《菱镜记》、《合钗记》,连同《蕉帕记》合称《漱红传奇五种》,其他生平事迹不详。本书依照传奇的戏剧情节编改,人物和情节很少变动,是一部集历史、神魔、才子佳人小说为一体的作品,充满了浪漫色彩,颇能引人入胜。
更新时间:2022-09-20 15:08 立即阅读 -
西太后艳史演义
作者:李伯通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4.77万字+
西太后秘史演义,李伯通著,8册32回,民国十年(1921)国史小说社出版。原名《慈禧垂帘》,又称《慈禧演义》,网上多称《西太后艳史演义》。
更新时间:2023-09-01 16:32 立即阅读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51万字+
最近更新: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佛典注疏。所疏为唐道液撰《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首之道液自序及所引僧肇《维摩诘经序》。前者即名《维摩疏释前小序抄》,唐契真法师撰;后者名《释肇序抄义》,似亦为契真法师述,体清记。两者合为一卷。《小序抄》分“教兴次弟”与“述释所以”两门疏释道液《关中疏序》。“教兴次弟”首先追述佛法东渐的历史,其次论述鸠摩罗什之前佛经翻译存在的问题,最后叙述鸠摩罗什的生平及其在译经史上的功绩。“述释所以”首先阐发写作《关中疏》的原因,谓当今传经习听之徒疏于道理,繁于法相,趋于异端。为矫时弊,故需深研先贤奥旨。言次甚不满于当时佛教界之风气。其次叙述《关中疏》之作者,作时及作用。《小抄序》之末则谓:“余永泰二年(766)时居资圣传经之暇,命笔直书,自为补其阙遗,岂敢传诸好事。资圣寺契真法师作之,用传后进。”《释肇序抄义》分“通明本迹”、“别辨教兴”、“重译所由”、“彰注解所以”等四门疏释僧肇《维摩诘经序》,并附有肇序结构图示。卷末谓“余以大历二年(767)正月于资圣传经之次,记其所闻,以补多忘。”证此文乃体清在资圣寺听契真传讲后所作的笔记。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日本《大正藏》分为两件收入第八十五卷,将《释肇序抄义》误定名为《释肇序》。佛典注疏。所疏为唐道液撰《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首之道液自序及所引僧肇《维摩诘经序》。前者即名《维摩疏释前小序抄》,唐契真法师撰;后者名《释肇序抄义》,似亦为契真法师述,体清记。两者合为一卷。《小序抄》分“教兴次弟”与“述释所以”两门疏释道液《关中疏序》。“教兴次弟”首先追述佛法东渐的历史,其次论述鸠摩罗什之前佛经翻译存在的问题,最后叙述鸠摩罗什的生平及其在译经史上的功绩。“述释所以”首先阐发写作《关中疏》的原因,谓当今传经习听之徒疏于道理,繁于法相,趋于异端。为矫时弊,故需深研先贤奥旨。言次甚不满于当时佛教界之风气。其次叙述《关中疏》之作者,作时及作用。《小抄序》之末则谓:“余永泰二年(766)时居资圣传经之暇,命笔直书,自为补其阙遗,岂敢传诸好事。资圣寺契真法师作之,用传后进。”《释肇序抄义》分“通明本迹”、“别辨教兴”、“重译所由”、“彰注解所以”等四门疏释僧肇《维摩诘经序》,并附有肇序结构图示。卷末谓“余以大历二年(767)正月于资圣传经之次,记其所闻,以补多忘。”证此文乃体清在资圣寺听契真传讲后所作的笔记。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日本《大正藏》分为两件收入第八十五卷,将《释肇序抄义》误定名为《释肇序》。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5 立即阅读 -
丹阳记
作者:山谦之 分类:地理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3万字+
最近更新:张侯桥
《丹阳记》,南朝地志。宋山谦之纂。南京自东吴建都,其名已著。当时有无专门记述,已无从考证。而今能够考见最早的南京方志,则是南朝刘宋时山谦之编纂的《丹阳记》。书中所称的丹阳,指的是当时的丹阳郡。刘宋时丹阳郡辖九县,大多属今南京市地域
更新时间:2023-10-13 12:53 立即阅读 -
回向文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0万字+
最近更新:回向文
又作回向文、回向偈。乃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将读经之功德回向于自他或死者,使其成佛往生之文。例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载之偈(大九·二四下):‘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另如唐朝善导之观经玄义分序偈(大三七·二四六上):‘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皆为一般常唱诵之回向文。回向文除短句外,亦有长文者。
更新时间:2023-02-16 11:53 立即阅读 -
老张的哲学
作者:老舍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9.83万字+
最近更新:第四十五章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年代,老北京德胜门外镇上一干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悲欢离合,还有各自追寻的梦。老舍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人物性格独特鲜明,细节真实,再加之文笔讽刺幽默,诙谐轻松,因而作品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语言艺术大师。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更新时间:2022-12-14 21:20 立即阅读 -
周易略例
作者:王弼 分类:易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1万字+
最近更新:卦略
《周易略例》,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的著作。为王弼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一组论文,共7篇。唐邢?说:“如王辅嗣《略例》,大则总一部之指归,小则明六爻之得失。”王弼的《周易略例》与《周易注》互相配合,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易》学观点和解《易》方法论。如在《明象》篇中,他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要“忘象以求其意”。他详细地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系,提出了“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解《易》方法。与《周易注》相得益彰,一扫两汉以象数、谶纬解《易》的学风,开创了一种注重于义理的新学风。玄学贵无论“以无为本”,认为这个本不是存言、存象所能得到的,只有从言象之外去体会。因此,“得意在忘象”不只是一种解《易》的方法,而且具有更普遍的玄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对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有相当大的影响。再如《明象彖》篇反复强调的“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反映了王弼注《易》的指导思想和他“以无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更新时间:2022-09-20 14:25 立即阅读 -
三里湾
作者:赵树理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54万字+
最近更新:第三十四章 国庆前夕
本书内容围绕着三里湾农业合作社秋收、扩社、整党、开渠四项工作,描写了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葛,反映了农村中先进与落后力量的冲突,展现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农村生活的风貌。2019年9月23日,《三里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更新时间:2022-12-14 21:28 立即阅读 -
孟祥英翻身
作者:赵树理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87万字+
最近更新:第十章 有人问
涉县的东南角上,清漳河边,有个西峧口村,姓牛的多。离西峧口三里,有个丁岩村,姓孟的多。牛孟两家都是大族,婚姻关系世代不断。像从前女人不许提名字的时候,你想在这两村问询一个牛孟两姓的女人,很不容易问得准,因为这里的“牛门孟氏”或“孟门牛氏”太多了。孟祥英的娘家在丁岩,婆家在西峧口,也是个牛门孟氏。不过你却不要以为他们既是世代婚姻,对对夫妻一定是很美满的,其实糟糕的也非常多。这地方是个山野地方,从前人们说:“山高皇帝远”,现在也可以说是“山高政府远”吧,离区公所还有四五十里。为这个原因,这里的风俗还和前清光绪年间差不多;婆媳们的老规矩是当媳妇时候挨打受骂,一当了婆婆就得会打骂媳妇,不然的话,就不像个婆婆派头;男人对付女人的老规矩是“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谁没有打过老婆就证明谁怕老婆。
更新时间:2022-12-14 21:24 立即阅读 -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06万字+
最近更新: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中国人假托弥勒化身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逐段引用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经文,每段用一首偈颂总括其主旨。据此文之序,谓梁武帝请志公(即宝志,梁《高僧传》卷十作保志)讲经,志公荐傅大士,唱经歌四十九首,终而便去。志公谓梁武帝:“此是弥勒菩萨分身,下来助帝弘化。”傅大士所唱即此文,四十九颂谓系相当于兜率天四十九院。还附有“净口业真言”、“发愿文”、“启请八金刚四菩萨文”、“三性颂”、“大身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等。历代经录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未收。昙旷《金刚经旨赞·序》谓:“我补处慈氏,创释颂以赞幽,作宣唱之指归,为论者之规矩。”所指当即此文。日本《大正藏》将此文收入第八十五卷。有尾题“广顺三年(953)癸丑岁八月二十一日毕手。”背署“显德寺龙”。说明此文五代时仍在流传。
更新时间:2023-02-16 14:58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2:38 立即阅读
-
实干家潘永福
作者:赵树理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61万字+
最近更新:第四章 经营之才
实干家潘永福,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1年4期。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传记体小说。潘永福是山西沁水县农民出身的干部,参加革命前热心为群众办事,又有熟练的生产技术,深受群众爱戴。参加革命后当了农村干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
更新时间:2022-12-14 21:22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