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百问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91万字+
最近更新:青州百问
全一卷。宋代曹洞宗僧一辩(又称一辨,1081~1149)问,慈云觉答,林泉从伦附颂。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青州普照寺之一辩和尚,住燕京大万寿寺时,于宣和年间(1119~1125),聚十方之僧众,试以室中勘验揭提宗纲,设百问示众,众中十身寺之慈云觉遂逐一作答。其后,林泉从伦于每一问答之后附颂一首。本书与从容录同出一辙,皆系曹洞宗之公案集。后世常以之与一辩之门人通玄圆通之通玄百问合称‘通玄青州二百问’,而并行流通。
更新时间:2023-02-16 11:33 立即阅读 -
丛林公论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4万字+
最近更新:跋
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89)刊定。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系评论古今禅林之文事,乃有关释儒之随笔论集,凡七十余项,一万余言。禅籍志卷下谓本书之内容研究精密,识见高明,论点公允,且其序文亦堪称绝唱,唯书中所举先儒文词之得失,颇有不当之论。
更新时间:2023-02-16 11:20 立即阅读 -
丛林两序须知
作者:费隐通容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27万字+
最近更新:丛林两序须知
全一卷。明代僧费隐通容(1593~1661)撰,法嗣百痴行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本书内容包括总引、西序、东序。西序又分:(一)首庭须知(西堂通用),(二)书记须知,(三)藏主须知,(四)知客须知,(五)浴主须知,(六)方丈侍者须知。东序又分:(一)监寺须知,(二)维那须知,(三)副寺须知,(四)典座须知,(五)直岁须知。
更新时间:2023-02-16 11:22 立即阅读 -
祖庭钳锤录
作者:费隐通容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23万字+
最近更新:(附)宗门杂录四条
凡二卷。明代僧费隐通容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编集诸祖师接引锻炼学人之语要,加以恳切说示,兼述己见。收录灵源惟深、晦庵弥光乃至大慧宗杲等人共五十余条提撕,而一一唱和,并勘验之。卷末附录宗门杂录四条,包括拈花、自聪禅师问达观颖和尚凡五问、觉梦堂重较五家宗派序、一喝分五教。
更新时间:2023-02-16 11:29 立即阅读 -
宗门玄鉴图
作者:曹洞宗僧虚一方觉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92万字+
最近更新:宗门玄鉴图
全一卷。明代曹洞宗僧虚一方觉撰,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方觉鉴于禅林宗派各立门户,竞相提唱,致使后世学人莫知所从,遂作玄鉴图,援引古圣机玄之妙,并综理纲目,以门、论、颂、图等数十项,阐明曹洞、沩仰、临济、云门、法眼等诸家之源流与宗旨。内容包括普贤、文殊、观音、以理因何、顺实依伍、法体自然、密应藏锋、事理理对、寄事标玄、理绝诠事、顺正归实、全机尽法等十二门,三玄、四大式、八棒、五句、八大势等五论,以及诸种之五位图颂等。
更新时间:2023-02-16 09:51 立即阅读 -
禅宗杂毒海
作者:性音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42万字+
最近更新:杂毒海卷八
凡二卷。又作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普觉宗杲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法宏、道谦编,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本书之名系由大慧之语‘参禅不得,多是杂毒入心’而来。内容辑录先德之机缘法语、参禅居士追忆记、方外道友赞、佛祖赞等。其后,明代僧仲猷祖阐将本书增编为十卷,广搜诸师之偈颂,包括佛诞、成道、初祖、众赞等,计三十余项,七三二首,刊行于洪武十七年(1384)。清顺治十一年(1654),梅谷行悦继祖阐之后又增八七○余首。康熙年间,临济宗僧迦陵性音将十卷删减,重编为八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其内容次第为佛赞、杂赞、投机、钞化、杂偈、道号、山居等,卷八附录普明牧牛十颂及梁山牧牛十颂。刊行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宋、元偈颂之集大成者。
更新时间:2023-02-07 22:17 立即阅读 -
五宗原
作者:汉月法藏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7万字+
最近更新:济宗颂语(附)
全一卷。又作五宗源、五宗元。明代汉月法藏撰。崇祯元年(1538)刊行。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密云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由于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花一事,故评之为室中密授之死法,乃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为纠正曹洞宗之误而着此书。书成之后,其法弟木陈道忞著「五宗辟’,呵骂汉月。其门人潭吉弘忍则撰‘五宗救’非难木陈,极力为师辩护。此外,汉月之师密云圆悟,斥其为名利之徒,撰‘辟妄救略说’十卷。清雍正帝亦著「拣魔辨异录’,破斥潭吉之五宗救。故五宗原遂成为卷起师徒法眷间论争之书,可见明代禅风之一斑。其内容有临济宗、两脉合宗其来有据、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曹洞宗、总结、传衣法注等八章,并附录济宗颂语。
更新时间:2023-03-09 16:31 立即阅读 -
御制拣魔辨异录
作者:雍正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18万字+
最近更新: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八
凡八卷。又作拣魔辨异录。清世宗撰,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明代临济宗僧汉月法藏撰有‘五宗原’一书,其门人潭吉弘忍亦撰‘五宗救’一书以批驳当时曹洞宗之主张,遂引起当世禅林间之论诤,及至清代,犹有余波。世宗即撰本书,谓法藏、弘忍等人之宗乘主张为邪魔异说,并列举彼等之语录及著作,一一加以驳斥。又指出彼等之传人饮酒食肉、破毁戒律,危害佛教甚钜,必须翦除,故世宗曾以实际行动迫害法藏派之僧徒。
更新时间:2023-03-09 16:39 立即阅读 -
十牛图颂
作者:廓庵师远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44万字+
最近更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
一卷。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宋代廓庵师远撰绘,一说清居禅师作。《十牛图》依次为:一、寻牛,二、见迹,三、见牛,四、得牛,五、牧牛,六、骑牛归家,七、忘牛存人,八、人牛俱忘,九、返本还源,十、入鄽垂手。此十图以牧牛为主题,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的方法和顺序。收入《续藏经》。《十牛图颂》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刊,称《四部录》。
更新时间:2023-03-09 16:42 立即阅读 -
千松笔记
作者:僧大韶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6万字+
最近更新:千松笔记
全一卷。明代僧大韶着,明末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辑录大韶住辨山千松禅院时所记述之千松笔记、禅宗合论、楞严击节、杂着等四篇,而以卷首之千松笔记作为题名。内容揭示参禅悟道可于世间法内检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法内检出世间法。或谓本书原系五篇,尚有金刚正眼一篇;然卍续藏并未刊录。
更新时间:2023-03-09 16:45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01-19 12:55 立即阅读
-
心经
作者:释迦牟尼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3万字+
最近更新: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更新时间:2023-01-19 13:39 立即阅读 -
四十二章经
作者:释迦牟尼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0万字+
最近更新:第四十二章
《四十二章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经集部〉。据说是由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共同译于东汉雒阳城外的白马寺,相传是古代中国第一部译出的佛典。内容是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一共选录四十二段话,编集而成。据传永平年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召群臣解梦。通人傅毅指金人为佛,于是天子派遣使者蔡愔等人前往天竺寻访佛法。使者在月支国遇僧人摄摩腾,于是同还雒阳,得汉明帝接见。摄摩腾在雒阳城外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一卷,书成后收藏于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1 立即阅读 -
楞严经
作者:般剌密谛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70万字+
最近更新:卷十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共10卷。据传由般剌密谛在唐朝时传到中国,经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译成汉文。在北宋之后,楞严经逐渐被重视,至明朝与清朝后,《楞严经》地位更见上升。但因《楞严经》梵文原文本未传,在唐朝出现时没被列入正式的译经目录,译出与传述记载皆不清楚,自唐代开始,就有认为是在中国写出的说法,对于它的真假,出现非常久远的争议。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3 立即阅读 -
中国佛教史
作者:蒋维乔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9.10万字+
最近更新:第十八章 近世各宗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一本从目录学角度探究佛教流变的优秀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特点为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不失曲雅风趣;资料丰富,存厥存疑。在今日仍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本书共四卷十八章,对佛教在东土的传播、其间的发展兴衰,直至民国初年中国佛教之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提纲挈领的描述和讲解,并分析各宗代表人物、流行情况和特点。本书初版是一九三一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其他出版社也曾多次出版,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早出版的一部系统的中国佛教通史、最佳中国佛教通史著作之一
更新时间:2023-01-19 14:57 立即阅读 -
三厨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2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三厨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述佛临涅槃时说“三厨法”,谓:“第一慈悲自觉自然厨,第二辟支四果声闻无畏厨,第三非有无非(非无)神自然厨。此三厨法者若能诵之,令人不饥,湛然长生。”审其内容,颇似道家辟谷法。经中及附录所载充斥道教因素,故《开元录》将其列入“疑惑再详录”。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是否伪经尚需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0 立即阅读 -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00万字+
最近更新: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亦称《瑜伽法镜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唐三阶教僧人师利编。二卷(或一卷)。本经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谓“佛临涅槃为阿难说法住灭品”,内容取自唐玄奘译《佛临涅槃记法住经》,改换增减,置之卷首;第二部分即传统判为疑伪经之《像法决疑经》;第三部分是“地藏菩萨赞叹法身观行品”;第四部分是“常施菩萨所问品”。卷首有序文一篇,卷末有译经、校勘、监译等人题名,且有奉敕详定入目录流行的记载,谓此经系唐景龙元年(707)译出。序中又谓,本经系由菩提流志与宝思惟等人译出。智昇撰《开元录》时曾亲自询问菩提流志,流志答曰:“不曾翻译此经。”故智昇辨此经为师利伪造,其文甚详,可参见《开元录》卷一八。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3 立即阅读 -
首罗比丘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45万字+
最近更新:首罗比丘经
亦称《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首罗比丘从大仙处得知月光王将于汉境出世,欢喜踊跃,讯问月光王出世的种种具体情况,何人可以得见,如何退破与月光王同时出世之大魔,如何避灾及问当世诸贤等;第二部分叙述大仙到君子国太宁寺,国王等人听到月光将出世,同赴月光所居之蓬莱山中海陵山下闵子窟,询问圣君出世之法则,月光作答,大仙国王等欢喜而去;第三部分为《五百仙人在太宁山中并见〈月光童子经〉》,叙述大仙在太宁山中见到《月光童子经》一卷,宣说咒语,宣扬诵经念咒之功德等等。经中出现大量中国地名、人名。预言申酉年时天下将逢一灾运,同时月光出世,持经行善者可得济度等等。研究者或谓此经是北齐僧人约于公元6世纪70年代前半叶所造。第三部分《五百仙人在太宁山中并见〈月光童子经〉》是北齐之邑师对《首罗比丘经》的说明与发挥,其时约当公元6世纪80年代初,似是僧庆所集。两经的造作地域乃以太宁山为中心地。本经以“末法”思想为理论依据,用月光童子出世作支那国王的预言为线索,结合道教信仰,宣扬修持三归、五戒、十善的简易法门,反映了民间佛教的流传形态。经中宣扬的“常行平等”、“赀租不输”的社会理想,揭露了上层僧侣的堕落,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社会要求。此经为隋《法经录》以下历代经录所著录,均被判为伪经。中国历代大藏经均不收,敦煌遗书有收藏,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但录文首部残缺,可据他本补齐。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4 立即阅读 -
天公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3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天公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篇幅甚短,仅二百余字。本经好几处经文实据《观世音经》及净土经典敷衍而成,重点在宣传净土思想。文内“螺文”、“重光”等提法,证实本经确为中国人所撰。本经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卷四,被判为伪经。其后诸经录均有著录,但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但录文略有误。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6 立即阅读 -
无常三启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3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无常三启经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据《释氏要览》卷下谓,送葬时“可令能者诵《无常经》并伽他,为其祝愿”。故本经当是佛教葬仪所用。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以“疑似”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7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