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范
作者:钱伊庵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0.96万字+
最近更新:宗范卷下
凡二卷。清代钱伊庵编,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伊庵以禅源、彻参、调习、入圣、利人、显喻、机用、纲宗、示辩、贯教等十章,说别传之妙心。援引各宗先圣之参悟机缘,依参究之先后次序,层层阐示教禅合一、禅净双修之义;吁学人发‘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之宏愿。
更新时间:2023-02-07 22:20 立即阅读 -
证道歌注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82万字+
最近更新:证道歌注(永盛述)
为永嘉证道歌之注释书。(一)全一卷。宋代僧梵天彦琪撰,门人慧光编。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书中将证道歌逐句详加阐述,以指点初学者入于参禅悟道之门径。(二)全一卷。宋代僧妙空知讷撰,门人德最编。约刊行于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知讷认为佛法虽非由涉猎文字语言而得,然钝根末学者仍须借语文之诠释,以参佛法之旨要,故撰此书。 (三)全一卷。又作证道歌注颂。元代僧竺原永盛撰,德弘编。顺帝至正元年(134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永盛于每句下作短评,合数句而加以注释论述,其后附颂。
更新时间:2023-03-09 16:29 立即阅读 -
御制拣魔辨异录
作者:雍正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18万字+
最近更新: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八
凡八卷。又作拣魔辨异录。清世宗撰,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明代临济宗僧汉月法藏撰有‘五宗原’一书,其门人潭吉弘忍亦撰‘五宗救’一书以批驳当时曹洞宗之主张,遂引起当世禅林间之论诤,及至清代,犹有余波。世宗即撰本书,谓法藏、弘忍等人之宗乘主张为邪魔异说,并列举彼等之语录及著作,一一加以驳斥。又指出彼等之传人饮酒食肉、破毁戒律,危害佛教甚钜,必须翦除,故世宗曾以实际行动迫害法藏派之僧徒。
更新时间:2023-03-09 16:39 立即阅读 -
楞严经
作者:般剌密谛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70万字+
最近更新:卷十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共10卷。据传由般剌密谛在唐朝时传到中国,经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译成汉文。在北宋之后,楞严经逐渐被重视,至明朝与清朝后,《楞严经》地位更见上升。但因《楞严经》梵文原文本未传,在唐朝出现时没被列入正式的译经目录,译出与传述记载皆不清楚,自唐代开始,就有认为是在中国写出的说法,对于它的真假,出现非常久远的争议。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3 立即阅读 -
无量大慈教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5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无量大慈教经
亦称《大慈教经》、《慈教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佛欲入涅槃时付法与阿难,嘱令以方便之力,善化善育众生,令出苦海,故特演说此经,称众生如持诵者,得免监狱、疾病、地狱三难;又谓称我名者,悉闻悉见,随声往救。经中强调释迦牟尼慈悯众生,故出此经以救众生,念此经者功德无量。经末有“汝等见振旦国”云云。本经名初见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判为伪经。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8 立即阅读 -
赞僧功德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5万字+
最近更新:赞僧功德经
佛教经典。题署“词辩菩萨译”。一卷。偈颂体,七言共二百四十八句。内容从《阿含经》中略集出,从各方面赞叹僧宝的功德。认为僧是如来清净众,常当敬重植福田。反复告诫不可毁谤僧众,以免遭受恶报。经中有“我末法中出家人”、“传持世尊末代教”等语句。本经历代经录未载,历代大藏经亦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15 立即阅读 -
温室经疏
作者:慧净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50万字+
最近更新:温室经疏
佛典注疏。唐慧净撰。一卷。首尾俱全,卷子前部下方略有残缺。卷末题:“释慧净撰”。慧净,唐京师纪国寺僧人,《续高僧传》卷三有传。曾为《法华》、《胜鬘》、《仁王》、《般若》、《心经》、《温室》、《盂兰盆》、《上生》、《下生》等多部经典作疏,盛行于世。此疏前有一序。谓“夫《温室经》者,斯乃积净业之善基,荡尘累之津泽,跨天堂之梯蹬,越苦海之舟航。囊括因果,包举福慧;理丰言约,文遒旨婉。生一念净信终隔四流,起一支善行则卒登十地。医王由此创业,法将所以室通。庶得异世共观,津流远代。”其后逐句疏通经文,其内容与隋慧远撰《温室经义记》互有异同,或慧净撰写此疏时曾参阅过慧远之《义记》。《续高僧传》称:慧净著作“文义绮密,高彦推之。故其每有弘通,光扬佛日。缁素云踊,庆所洽闻。于时大法广弘,充溢天壤,颇亦净之功也。”此疏曾东传日本,后亦佚亡。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据S.2497录文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25 立即阅读 -
盂兰盆经赞述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1万字+
最近更新:盂兰盆经赞述
又名《盂兰盆经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注进法相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等谓唐慧沼、慧净曾各撰《盂兰盆经赞述》一卷,故疑此《赞述》即其中一人所作。此推断如成立,则此卷是现存关于《盂兰盆经》的最早注疏。首略残,全文基本完整,尾题:“盆经赞述卷一”。另上海图书馆亦收有一号。此卷将《盂兰盆经》分作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及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亦即传统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逐句引用经文,加以简略解说。强调必须对父母行孝,谓“养育之恩,昊天罔极。纵令从地积聚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养父母一分功德”。“宁于一日受三百钻以钻其身,不应起一念恶心向于父母”。本文把“盂兰盆”解释为“成(盛)食之器”。谓:“名餐悉俎,在于盆内,奉佛施僧,以救倒悬之苦,故曰‘盆’也。”则对于“盂兰盆”一词的错误解释,由来已久。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日本《大正藏》据P.2269录文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27 立即阅读 -
瑜伽论手记
作者:法成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54万字+
最近更新:瑜伽论手记
又名《瑜伽师地论随听疏》、《瑜伽师地论手记》。佛典注疏。唐法成述。原著卷数不详。此疏是唐大中年间国三藏法师法成在敦煌向众僧开讲《瑜伽师地论》时的记录。听讲及笔录者有智慧山、一真、恒安、明照、洪真、谈迅、福慧、智校、索季和、法镜、法海等多人。因记录者的不同,诸本文字亦略有差异。法成是当时活动于西藏、敦煌的高僧,精通汉、藏两种语言,有著译多种。他讲解《瑜伽师地论》时除了利用汉译经论外还往往参考藏译本,因此,此疏对研究汉藏两地佛教交流、法成的思想、吐蕃统治时期及张议潮光复初年的佛教状况均有重要意义。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将S.463收入第八十五卷。内容系谈迅、福慧所记《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一卷至第三十四卷之注疏。其后日本上山大峻对此有专题研究,对诸本进行整理。《随听疏》之有题记者约五十号左右,大抵为听学或抄写题记。据题记,法成开讲的地点为敦煌开元寺与龙兴寺,时间约为大中十年至十三年(856—859)。北菜25题记:“大中十二年八月二日,尚书大军发,讨番开路,四日上碛。”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本题记:“大唐大中十三年(859)己卯岁正月二十六日,沙州龙兴寺僧明照就贺跋堂,奉为皇帝陛下,宝位遐长;次为当道节度,愿无灾障。早开河路,得对圣颜。及法界苍生,同沾斯福。随听写毕。”对研究归义军初期敦煌与吐蕃、唐王朝的关系,均有重要价值。
更新时间:2023-01-19 15:28 立即阅读 -
父母恩重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1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父母恩重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文谓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经中详述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父母的辛勤劳苦,提出“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并描写了逆子不孝父母之种种情状。经中谓:“若有一切众生能为父母作福造经烧香请佛礼拜,供养三宝,或饮食众僧,当知是人能报父母其恩。”此经在《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开元录》中有著录,判为伪经。《开元录》并谓:“经引丁兰、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但除李盛铎旧藏本外,其余敦煌本皆未见郭巨等中国古代著名孝子的故事,抑已删去。有传世单行本,与敦煌本文字不尽相同。据说共有异本三、四种。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32 立即阅读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作者:鸠摩罗什译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4万字+
最近更新: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是世传一般流行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异译本,与流行本文义略有出入。此经由鸠摩罗什译。以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进而说遣五蕴执,契证实相等大乘佛法的甚深教义,乃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精题,而为禅宗所重视。
更新时间:2022-07-10 13:46 立即阅读 -
救护身命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4万字+
最近更新:护身命经之二
又名《救护身命济人疾病苦厄经》、《护身命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经文叙述释迦牟尼临入涅槃告诉阿难,五浊恶世时,将有各种恶魔恶鬼残害众生,受持流布此经,则可免于灾难。经中宣说了过去七佛及六神的名号。谓持诵这些名号,众恶疫气不得前来。又谓文殊将率领二十五菩萨,凡念诵此经者,皆蒙佑护。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判为疑经。《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在入藏录及疑经目录中,各著录一本《救护身命经》。则其时有两种《救护身命经》传世。《开元录》在《疑惑再详录》中载有《救护身命济人病苦经》,一卷。谓:“与《救疾经》文势相似,一真一伪,将为未可。”在《伪妄乱真录》中又载有《救护身命济人病苦厄经》一卷。谓:“亦直云《救护身命经》、亦云《护身法》。右此经更有一本,题云《大佛顶陀罗经经》,初云婆罗门三藏流支译。加咒一首,余文大同。”智昇又注云:“经题流支,未详何者。若其流支再译经,语与旧全殊。今乃咒异余同,未能令人除惑。推寻无据,不可妄编。故依旧录,列之于此”。则智异时亦有两种《救护身命经》,真伪难分,未能作出最后结论。今敦煌遗书中亦有二种《救护身命经》,中村不折藏本(已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为一种,题作《护身命经》;余两件为一种。两者内容同少异多,且两种均无咒语,故尚难断定此两本何者为智昇当年所见之本。S.4456题名作《护身经七佛六神名》,系摘录此经七佛六神之名号。文尾附有咒语《七佛咒》,并谓:“诵此咒者,得免四重五逆。若有苦疾患之日,常应诵念此咒,皆悉除愈。”对考证此经之真相或有助。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收入其中之一种。
更新时间:2023-01-20 14:05 立即阅读 -
金有陀罗尼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5万字+
最近更新:金有陀罗尼经
密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谓天帝百施与阿修罗战斗,负于阿修罗之幻惑咒术及药力,于是向佛求教,佛授以“金有大明咒”,称能持诵者可克敌制胜,不惧水火刀药,摧毁幻惑等,并授予作法、念诵法。本经历代经录均未著录,历代大藏经亦未收入,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20 14:06 立即阅读 -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6万字+
最近更新: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载:《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斯坦因劫经录1635。终南山僧慧观撰序,招庆省登著。题记沙州三界寺沙门道真记。斯1635号卷是斯坦因盗去的敦煌写本之一,现存大英博物馆。该卷名《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日本《新修大藏经》第八十五卷收录全文。其内容是泉州千佛省登为西土二十八祖和东土八祖所撰的颂,它是研究禅宗史和泉州佛教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3-02-16 10:44 立即阅读 -
仁王般若实相论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98万字+
最近更新:仁王般若实相论卷第二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原著当为二卷。日本中村不折藏本,首残尾全。尾题:“《仁王般若实相论》卷第二。比丘显秀写,流通后代,化化(代代)不绝。”所疏释为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经》之《散花品第六》(首残)至《嘱累品第八》。在《嘱累品》品名下有“释秀许”三字。因卷一缺,此疏科分不详。大体是逐句疏释经文。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45 立即阅读 -
摄大乘论释抄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83万字+
最近更新:摄大乘论释抄
佛典注疏。作者及原著卷数不详。原件出敦煌藏经洞,首尾俱残,今下落不明,现题据内容拟补。本文所释系南朝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先以四门总述:第一门残,似述缘起。第二明藏摄分齐,谓此论于经律论三藏中属论藏,由对根机之不同,可分别判为声闻藏、菩萨藏乃至显教、密教。第三明教下所诠宗旨,有二:二谛与佛性。第四解释《摄大乘论》题目的意义。然后从《摄大乘论释》卷一中摘取若干重要的名词和文句,一一加以解释。文章的重点在于说明如以俗谛,则以唯识为宗旨;如以真谛,则以二无我真如为宗旨。故一切法以识为相,以真如为体。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标题作《摄大乘论抄》,未交代收藏单位与编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47 立即阅读 -
明夷待访录
作者:黄宗羲 分类:佛教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2.23万字+
最近更新:奄宦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名著。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具有鲜明的启蒙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更新时间:2020-06-04 21:39 立即阅读 -
胜鬘义记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6万字+
最近更新:胜鬘义记
佛典注疏。S.2660。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四百零六行。尾题“《胜鬘义记》一卷。”《义记》将《胜鬘经》分作十五部分,逐章疏释。分科较为简要,以疏释义理为主。《义记》中所载章名与《胜鬘经》原文多不一致,反映了古代注疏的自由风格。尾末有题记:“正始元年(504)二月十四日写讫。用纸十一张。《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宝献共玄济上人校了。”可知是北魏时写本,属敦煌写经中年代较早的珍品。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矢吹庆辉在《鸣沙余韵》第二部《关于北魏正始元年笔写现存最古的〈胜鬘义记〉》中有专题研究。另外,大谷探险队从吐鲁番吐峪沟出土同名经疏一号,尾题为《胜鬘义记卷中》,有“延昌二十七年(587)”题记;又P.2091的尾题为《胜鬘义记卷下》,题记:“释慧远撰之也。大隋大业九年(613)八月五日,沙门昙皎写之,流通后世,校竟也。经疏卷之下。”据《续高僧传》卷八,释慧远确曾撰写过关于《胜鬘经》的注疏。现日本《卐字续藏》收有该《胜鬘义记》之上卷,谓下卷已佚。故如P.2091题记无误,该卷应为亡佚已久之慧远《胜鬘义记》之下卷,甚为可贵。而大谷探险队所得之《义记》尾题相应,年代相符,大约亦为慧远所撰同一疏释,则慧远之该《义记》并非传统所说两卷,而为三卷。至于S.2660,虽然与后者同名,但应是另一种《胜鬘义记》。两种《义记》关系如何,待考。
更新时间:2023-02-16 11:03 立即阅读 -
小法灭尽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8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小法灭尽经
亦称《法灭尽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一卷。本经叙述佛在拘夷那竭,将入涅槃,预言佛法灭尽时的情况。谓其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佛教。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婬逸浊乱,男女不分。真正勤修佛法者反遭诋毁。其时女人尚精进作功德;男人懈慢,不用法语。大水忽起,众生皆溺。十二部经尽不复现,不见文字,佛法如灯而灭。要待数千万年后,方有弥勒下凡成佛。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另据历代经录,曾有题名为《小法灭尽经》之疑伪经传世。故敦煌遗书出土后,日本《大正藏》误将本号作疑伪经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1:06 立即阅读 -
维摩经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54万字+
最近更新:维摩经疏之四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六卷。(1)北淡76,首尾均残,存六百零三行。所释为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经》之《佛国品第一》(首残),《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2)P.2049,首尾俱全,系卷三。所释为《弟子品第三》。(3)P.2040,首尾俱全,系卷六。所释为《香积佛品第十》至《嘱累品第十四》。(4)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533号,首尾均残,存六百九十五行,应属卷一。此疏原著不全,故全疏科分不清。疏释各品时,大体均以辩来意、解品名、释文义三门进行。文内大量引用各种佛教著作,兼引僧肇之《注维摩诘经》与慧远之《维摩义记》。释文并参考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并在一些方面引征了唯识派的观点。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敦煌遗书出土后,P.2049、2040两号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研究者或认为此疏是敦煌著名佛教学者昙旷的著作。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0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