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附译文)
作者:孔丘 分类:书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8.95万字+
最近更新:周书·秦誓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部分(伪《古文尚书》部分)为伪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上次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更新时间:2020-06-07 17:03 立即阅读 -
蕉叶帕
作者:佚名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98万字+
最近更新: 第十六回 奏凯臣同蒙敕赠 纯阳子指点前因
四卷十六回,有清代刊本。书中不题撰人。本书是由明代传奇《蕉帕记》改写而来。传奇作者为明代人单本,字槎仙,浙江会稽人,约在嘉靖至崇祯年间在世,还著有传奇《露绶记》、《鼓盘记》、《菱镜记》、《合钗记》,连同《蕉帕记》合称《漱红传奇五种》,其他生平事迹不详。本书依照传奇的戏剧情节编改,人物和情节很少变动,是一部集历史、神魔、才子佳人小说为一体的作品,充满了浪漫色彩,颇能引人入胜。
更新时间:2022-09-20 15:08 立即阅读 -
聚仙亭
作者:佚名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95万字+
最近更新:谢廷毕婚姻衣锦大团圆
话说大明永乐年间,江南淮安府盐城县,城内竹车桥旁居住一位相公,姓谢名廷,表字白春。父名谢顺卿,乃是两榜出身,在朝为官,官居翰林院学士之职。夫人张氏,并无三男二女,单生这谢白春相公一人。未及几年,父母竟自相继亡故,抛下巨万家私产业。在这盐城县数他为第一的财主。谢白春年方一十九岁,生得美如冠玉,貌似潘安,才同子建,尚在鳏居,并未婚娶。在家内掌执家务者有乳母,管理外面事务、一应田地房产,有乳公谢纯掌管。
更新时间:2020-10-08 18:56 立即阅读 -
唯识三十论要释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13万字+
最近更新:唯识三十论要释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唯识三十论》的论释。先明所缘(首残)、所宗、所归、所立,然后转入正文。在正文中,作者对《唯识三十颂》及《成唯识论》作了简要的评述。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但编号有误。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1 立即阅读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81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
又名《佛性海藏经》、《智慧海藏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北致98,首尾俱残,存二百二十九行。英国藏有S.2169、5181等。经文谓佛临涅槃,大众哀恋。佛应除疑菩萨之请,说众生之所以在三界轮回受苦,是因三毒箭之所射,四蛇之所啮,五狗之所盗,六贼之所怖,七杀之所没,八邪之所牵,万恶之所簇。然后逐一解释上述“三毒箭”、“四蛇”等法数的含义。又宣说受持此经的功德,最后宣说涅槃因缘。最初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判为伪经,故为历代大藏经所不收。于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3 立即阅读 -
华严经文义记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50万字+
最近更新:华严经文义记(卷第六)
一卷。北齐释灵裕撰。释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 (今属河北省境内)人。身世生平不甚详。出家入寺后,钻研华严宗义。终身事佛奉法,有“裕菩萨”之称。曾担任宝山寺集记,由此开始笔耕。先后撰有 《华严经疏》、《华严经文义记》、《自余内外章疏》、传记等五十余部,总百余卷。其中,灵裕所撰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今所存乃卷六,释经卷第四十九至第六十,盖即疏之末卷也。灵裕从师于道冯,为惠光律师的再传弟子。《华严经文义记》一书内容:所释始自第十知识弥多罗尼,终于第四十三知识普贤菩萨。……故所序知识之数,仅有四十三。此《华严经文义记》一书的价值,较之灵辩之论,惠光之记,诚为逊色。而断句判章,间有独到之处。揆其用意,凡此记所详,多是当时他人文疏所略者。欲洞研华严者,此记亦不可废也。《华严经文义记》的不足之处是,于方广之致,未能多所发挥。此《义记》常见版本为续藏经本,或 《高僧传》 本传。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6 立即阅读 -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
作者:澄观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5.26万字+
最近更新: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
亦称《华严经行愿品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全书分十门:(1)教起因缘;(2)教门权实;(3)所诠义理;(4)辩证所宗;(5)修证深浅;(6)彰教体性;(7)部类品会;(8)流传感通;(9)释经名题;(10)随文解释。释义中对“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均没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文”,特别予以强调和详细解释,提出了“极乐不离华藏,弥勒即本师”的主张。注释书有唐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更新时间:2023-02-16 11:38 立即阅读 -
公羊传
作者:公羊高 分类:春秋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6.78万字+
最近更新:哀公·十四年
《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古代汉族今文经学重要典籍。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更新时间:2020-06-13 16:48 立即阅读 -
和菩萨戒文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9万字+
最近更新:和菩萨戒文一本
又题《和戒文》、《祸戒文》。杂言佛家赞文。据各本题记,大多为晚唐年间抄写。作者不详。共十首,北服30列有小标题,分别为杀生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沽酒戒、自说戒、毁他戒、多悭戒、多嗔戒、谤三宝戒,每首均以“诸菩萨”三字发端,在三、三、七基本句式后续七言四句或六句、八句;辞末均有“佛子”二字和声。内容系演述《梵网经》之菩萨十重戒,为佛家劝善之作。
更新时间:2023-02-16 11:46 立即阅读 -
大唐狄公案
作者:高罗佩 分类:长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03.15万字+
最近更新:太子棺柩
《大唐狄公案》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文字生动且充满趣味,笔下的唐代社会活力十足,外国人、奸商、美女,甚至僧道尼姑、沙门教人群聚一城;所描绘的风景、房舍、衣饰、日常用品又经过详实考证。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更新时间:2020-10-11 17:47 立即阅读 -
华严经章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9万字+
最近更新:华严经章
佛典章疏。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首尾均无标题,据内容拟题。略述《晋译华严经》三十四品每品之基本内容,因卷首残缺,故疏释实际从“四谛品第四”开始。行文言简意赅,与法藏《华严经探玄记》或有不同,故颇有参考价值。文末为《四弘誓文》一篇:一者誓断一切烦恼;二者誓修一切功德;三者誓度一切众生;四者誓成一切种智。称“菩提难入,以愿邀期。是以初发心菩萨将欲逝恶修善,广化众生,远求佛果,要以弘誓为本。弘誓既立,则愿无不从。”“最胜菩萨一誓,过于声闻百千劫行。菩萨行愿乃有无量,略举此四,总收都尽。”表现出大乘佛教强烈的重视菩萨本愿的思想,与净土思想相通。此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历代经录亦未著录,现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1:49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2-09-20 14:37 立即阅读
-
龙沙纪略
作者:方式济 分类:地理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24万字+
最近更新:屋宇
龙沙纪略清康熙时方式济撰。一卷。作者之父澄峄,曾谪戍黑龙江,式济前往省视,游览询访,据耳闻目睹著成此书。内容包括方隅、山川、经制、时令、风俗、饮食、贡赋、物产、屋宇九门。以笔记体裁,记清初黑龙江地区的发展情况。
更新时间:2023-10-13 12:46 立即阅读 -
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分类:词曲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8.66万字+
最近更新:第五十五出 圆驾
昆剧《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剧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颐、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汤显祖著。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另一说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汤显祖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更新时间:2020-10-26 22:43 立即阅读 -
五部六册
作者:罗清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9.12万字+
最近更新:破偈品第十一
《五部六册》是明朝嘉靖时兴起的一个新兴教派-罗教所奉持的经典。由教主罗清所撰写。从惠能的原型演义成新一代的教主。罗教及寄寓其宗教思想的《五部六册》,在中国民间宗教历史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揭示罗祖的《五部六册》神秘的内涵及与佛教、佛教禅学的内在关系,无疑亦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演义过程中怎样向禅宗靠近。再者乃以影响罗祖禅学思想的主要经典─《坛经》与《金刚科仪》二书去掘发罗祖对该书的汲取及转化。最后是针对《五部六册》这一经典的教理教义之分析,来探究罗祖的教义思想如何以禅学为中心,并掺杂儒、释、道三家融合成一独特的思想,也就是从经典的模写来见出其传承禅学与自我创发之处。可以说,本论文试图借着这样的研究,寻绎出禅学在民间流传的另一面貌,以及民间宗教与佛教禅学的互动情形。
更新时间:2022-09-20 14:23 立即阅读 -
求雨
作者:赵树理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9万字+
最近更新:求雨全文
金斗坪村有一座龙王庙。解放前,每逢遭受旱灾,金斗坪的人便集中在庙里跪祷求雨。地主周伯元总是趁机用粮食低价买地。土地改革后,土地回到农民手里。这年夏天又遇上旱灾。村党支部书记于长水动员大家开渠引水。可是在动工的同时,仍然有八个老农民,在龙王庙敲钟鼓求雨。而且,求雨的人愈来愈多。庙里定出轮班跪香制,连参加开渠的人上下工时也去磕个头。两天之后,开渠遇上石崖,进度很慢,这一来,开渠的人更少了。于长水冥思苦索,想出了架槽的好法子,开渠的劲头又鼓了起来。当渠道通了水之后,庙里求雨的人溜得一个也不剩。作品表现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民对封建迷信的斗争和胜利。
更新时间:2022-12-14 21:21 立即阅读 -
元和郡县图志
作者:李吉甫 分类:地理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1.39万字+
最近更新:卷逸文卷三
简介:《元和郡县图志》,宰相李吉甫创作的一部唐代中国地理学专著,“元和”二字源自成书于813年,元和八年 。 本书对古代中国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是保留下来的中国最古的一部地理学专著,架构最善。
更新时间:2023-10-13 12:34 立即阅读 -
倩女离魂
作者:郑光祖 分类:短篇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9万字+
最近更新:第四折
《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代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但本剧改动了传奇小说的若干情节,如突出张母的门第观念:“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使张倩女和王文举的婚姻得不到最後肯定。这是倩女忧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忧虑的第二个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别就新婚,剥落呵羞归故里”。封建婚姻筑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嫌贫爱富的岳父母,比比皆是,而且高中后抛却原妻的男子也不在少数。这使倩女忧思重重,心神不定,灵魂离开了躯体去追赶情人,表现了她对封建门阀观念的反抗,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因此这样的改编实际上又有创造性。 这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郑光祖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倩女爱恋的是文举本人,她不在乎有无功名,担心的倒是文举高中后别娶高门。在离魂的状态下,她大胆冲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另一方面,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当文举中了状元,寄信给张家,说“同小姐一时回家”时,病中的倩女以为文举另娶,悲恸欲绝。显然,既渴求爱情婚姻,又面对礼教禁锢,这便是封建时代女性的的真实处境。她们唯有在非常的情况下,才能挣脱束缚,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一旦“灵魂出窍”,精神获得自由,她们便表现得热情似火,敢作敢为。在这里,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心态;至于倩女在家中的病躯,那种幽怨悱恻,凄凄楚楚,正体现出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剧中,郑光祖让离魂与躯体有不同表现,这一艺术处理,当给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的创作以有益启迪。 《倩女离魂》辞藻俊美,刻划人物细致入微。如第三折: 〔醉春风〕空服遍?面眩药不能痊,知他这腌臜病何日起,要好时直等的见他时,也只为这症候因他上得、得。一会家缥缈呵忘了魂灵,一会家精细呵使着躯壳,一会家混沌呵不知天地。 〔迎仙客〕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王国维评说:“此种词如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 离魂是《离魂记》剧中的主要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张倩女执著的性格,也表现了她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婚姻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甚至能使灵魂摆脱受禁锢的躯壳而自由行动,精诚所至,超出人力所及的范围。类似“离魂”型的故事,《太平广记》中记有数则,但都没有《离魂记》写得出色。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对这一情节加以充实发展,使故事更为生动,更具艺术力量。他把倩女的躯壳和灵魂,分别作了比较细致的描写;一方面,灵魂离躯体而去追赶心爱的人,尽管经受了月夜追船的心惊胆颤的场面,经受了王文举对她的责难,始终不改初衷,坚持著“我本真情”,“做著不拍”,终于遂了心愿;另一方面,躯体却卧在床,恨绵绵,思切切,经受折磨。这样对比的描写,也就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更新时间:2020-10-28 22:54 立即阅读 -
短裤党
作者:蒋光慈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5.05万字+
最近更新:第八章
1927年蒋光慈为纪念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创作了中篇小说《短裤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直饱受争论。1927年2月,上海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许多同志英勇牺牲。领导干部杨直夫、史兆炎总结失败教训,积极准备,等待时机。3月21日,在共产党领导下,几十万工人举行罢工,接着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终于取得了胜利。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14 20:38 立即阅读 -
革命军
作者:邹容 分类:近代小说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98万字+
最近更新:第七章 结论
今日,今日,我皇汉人民,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盖欲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更新时间:2023-10-13 12:24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