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论手记
作者:法成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54万字+
最近更新:瑜伽论手记
又名《瑜伽师地论随听疏》、《瑜伽师地论手记》。佛典注疏。唐法成述。原著卷数不详。此疏是唐大中年间国三藏法师法成在敦煌向众僧开讲《瑜伽师地论》时的记录。听讲及笔录者有智慧山、一真、恒安、明照、洪真、谈迅、福慧、智校、索季和、法镜、法海等多人。因记录者的不同,诸本文字亦略有差异。法成是当时活动于西藏、敦煌的高僧,精通汉、藏两种语言,有著译多种。他讲解《瑜伽师地论》时除了利用汉译经论外还往往参考藏译本,因此,此疏对研究汉藏两地佛教交流、法成的思想、吐蕃统治时期及张议潮光复初年的佛教状况均有重要意义。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将S.463收入第八十五卷。内容系谈迅、福慧所记《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一卷至第三十四卷之注疏。其后日本上山大峻对此有专题研究,对诸本进行整理。《随听疏》之有题记者约五十号左右,大抵为听学或抄写题记。据题记,法成开讲的地点为敦煌开元寺与龙兴寺,时间约为大中十年至十三年(856—859)。北菜25题记:“大中十二年八月二日,尚书大军发,讨番开路,四日上碛。”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本题记:“大唐大中十三年(859)己卯岁正月二十六日,沙州龙兴寺僧明照就贺跋堂,奉为皇帝陛下,宝位遐长;次为当道节度,愿无灾障。早开河路,得对圣颜。及法界苍生,同沾斯福。随听写毕。”对研究归义军初期敦煌与吐蕃、唐王朝的关系,均有重要价值。
更新时间:2023-01-19 15:28 立即阅读 -
救护身命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4万字+
最近更新:护身命经之二
又名《救护身命济人疾病苦厄经》、《护身命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经文叙述释迦牟尼临入涅槃告诉阿难,五浊恶世时,将有各种恶魔恶鬼残害众生,受持流布此经,则可免于灾难。经中宣说了过去七佛及六神的名号。谓持诵这些名号,众恶疫气不得前来。又谓文殊将率领二十五菩萨,凡念诵此经者,皆蒙佑护。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判为疑经。《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在入藏录及疑经目录中,各著录一本《救护身命经》。则其时有两种《救护身命经》传世。《开元录》在《疑惑再详录》中载有《救护身命济人病苦经》,一卷。谓:“与《救疾经》文势相似,一真一伪,将为未可。”在《伪妄乱真录》中又载有《救护身命济人病苦厄经》一卷。谓:“亦直云《救护身命经》、亦云《护身法》。右此经更有一本,题云《大佛顶陀罗经经》,初云婆罗门三藏流支译。加咒一首,余文大同。”智昇又注云:“经题流支,未详何者。若其流支再译经,语与旧全殊。今乃咒异余同,未能令人除惑。推寻无据,不可妄编。故依旧录,列之于此”。则智异时亦有两种《救护身命经》,真伪难分,未能作出最后结论。今敦煌遗书中亦有二种《救护身命经》,中村不折藏本(已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为一种,题作《护身命经》;余两件为一种。两者内容同少异多,且两种均无咒语,故尚难断定此两本何者为智昇当年所见之本。S.4456题名作《护身经七佛六神名》,系摘录此经七佛六神之名号。文尾附有咒语《七佛咒》,并谓:“诵此咒者,得免四重五逆。若有苦疾患之日,常应诵念此咒,皆悉除愈。”对考证此经之真相或有助。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收入其中之一种。
更新时间:2023-01-20 14:05 立即阅读 -
阿弥陀经
作者:释迦牟尼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4万字+
最近更新:原文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
更新时间:2020-04-13 13:13 立即阅读 -
明夷待访录
作者:黄宗羲 分类:佛教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2.23万字+
最近更新:奄宦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名著。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具有鲜明的启蒙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更新时间:2020-06-04 21:39 立即阅读 -
华严经文义记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50万字+
最近更新:华严经文义记(卷第六)
一卷。北齐释灵裕撰。释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 (今属河北省境内)人。身世生平不甚详。出家入寺后,钻研华严宗义。终身事佛奉法,有“裕菩萨”之称。曾担任宝山寺集记,由此开始笔耕。先后撰有 《华严经疏》、《华严经文义记》、《自余内外章疏》、传记等五十余部,总百余卷。其中,灵裕所撰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今所存乃卷六,释经卷第四十九至第六十,盖即疏之末卷也。灵裕从师于道冯,为惠光律师的再传弟子。《华严经文义记》一书内容:所释始自第十知识弥多罗尼,终于第四十三知识普贤菩萨。……故所序知识之数,仅有四十三。此《华严经文义记》一书的价值,较之灵辩之论,惠光之记,诚为逊色。而断句判章,间有独到之处。揆其用意,凡此记所详,多是当时他人文疏所略者。欲洞研华严者,此记亦不可废也。《华严经文义记》的不足之处是,于方广之致,未能多所发挥。此《义记》常见版本为续藏经本,或 《高僧传》 本传。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6 立即阅读 -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
作者:澄观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5.26万字+
最近更新: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
亦称《华严经行愿品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全书分十门:(1)教起因缘;(2)教门权实;(3)所诠义理;(4)辩证所宗;(5)修证深浅;(6)彰教体性;(7)部类品会;(8)流传感通;(9)释经名题;(10)随文解释。释义中对“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均没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文”,特别予以强调和详细解释,提出了“极乐不离华藏,弥勒即本师”的主张。注释书有唐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更新时间:2023-02-16 11:38 立即阅读 -
广百论疏
作者:文轨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39万字+
最近更新:广百论疏卷第一
佛典注疏。唐文轨撰。原著十卷。敦煌遗书藏本。现存伯2101号一件,首残尾全,系第一卷,尾题“神龙三年(707)三月僧崇晃写”。本文所疏乃印度提婆著、唐玄奘译《广百论》。据《东域传灯录》、《三论宗章疏》等经录记载,中国僧人曾撰有八种关于《广百论》的疏释,其中文轨著者为十卷,但现仅剩此一卷。文轨曾师承玄奘,并参与玄奘译场,故本疏中当包括有玄奘的某些观点。又本疏几乎全部用因明格式写成,对研究印度因明在中国的流传有一定的资料价值。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1:45 立即阅读 -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作者:破庵祖先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87万字+
最近更新:破庵和尚语录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11 )撰,圆照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收录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广寿慧云禅院语录、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秉拂、普说、法语、偈赞、行状、跋等。
更新时间:2023-02-16 14:47 立即阅读 -
华严经纶贯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41万字+
最近更新:复庵和尚华严纶贯
全一卷。宋代复庵撰。又称复庵和尚华严纶贯。收于卍续藏第四册。本书系就八十华严中七处八会三十九品等内容,所作略说。乃研究宋代禅宗化华严教说之代表着作。内容初举经之品数,次记述澄观之一经三分说,并就题号举出三义、叙述会品之所说等,再次则说明四分、五周因果、十玄六相、四法界等,最后之善财童子则以禅宗之教旨为结语。
更新时间:2023-02-16 13:06 立即阅读 -
华严经论
作者:灵辨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7万字+
最近更新:华严经论(卷第十)
一卷。元魏释灵辩撰。灵辩,姓氏不详,山西晋阳 (今太原市)人。所作 《华严经论》原为一百卷,今仅存卷第十,故题一卷。该书从后魏熙平元年 (516) 正月动笔,至神龟三年(520)九月而成。此卷初传山西境内,唐永淳二年才传至京师。此论独有一番经论,不落通常窠臼,可以说是词清理畅,妙尽奥闻。与其它华严经疏论相比较来研读,更可见教界学人对信仰的追求和治学精神。可惜今仅存一卷,无法得知全貌细目之类别,更难说清该书的价值所在。现有此卷收载于续藏经本。
更新时间:2023-02-16 13:07 立即阅读 -
禅门诸祖师偈颂
作者:子升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51万字+
最近更新:卷下之上
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月龟鉴、志公药方、仁宗皇帝赞僧、勉佛果行脚、真性颂等,计八十余项古德垂诫、宗乘偈颂。
更新时间:2023-02-16 13:35 立即阅读 -
修禅要诀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45万字+
最近更新:修禅要诀
《修禅要诀》一卷,北天竺佛陀波利随问略说,慧智传译,收入日本《卍新纂续藏经》第六十三册.内容主要是论述修禅的要领及其注意事项,在我国禅宗寺院还颇有影响。《修禪要诀》是佛教的重要典籍,学者常据以研究禅宗坐禅之法,日本学者对其研究最为深入。该书题北天竺佛陀波利随问略说,明恂随录,慧智传译,时为唐仪凤二年(677)。收入《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以下简称续藏经本)
更新时间:2023-03-09 16:40 立即阅读 -
首罗比丘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45万字+
最近更新:首罗比丘经
亦称《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首罗比丘从大仙处得知月光王将于汉境出世,欢喜踊跃,讯问月光王出世的种种具体情况,何人可以得见,如何退破与月光王同时出世之大魔,如何避灾及问当世诸贤等;第二部分叙述大仙到君子国太宁寺,国王等人听到月光将出世,同赴月光所居之蓬莱山中海陵山下闵子窟,询问圣君出世之法则,月光作答,大仙国王等欢喜而去;第三部分为《五百仙人在太宁山中并见〈月光童子经〉》,叙述大仙在太宁山中见到《月光童子经》一卷,宣说咒语,宣扬诵经念咒之功德等等。经中出现大量中国地名、人名。预言申酉年时天下将逢一灾运,同时月光出世,持经行善者可得济度等等。研究者或谓此经是北齐僧人约于公元6世纪70年代前半叶所造。第三部分《五百仙人在太宁山中并见〈月光童子经〉》是北齐之邑师对《首罗比丘经》的说明与发挥,其时约当公元6世纪80年代初,似是僧庆所集。两经的造作地域乃以太宁山为中心地。本经以“末法”思想为理论依据,用月光童子出世作支那国王的预言为线索,结合道教信仰,宣扬修持三归、五戒、十善的简易法门,反映了民间佛教的流传形态。经中宣扬的“常行平等”、“赀租不输”的社会理想,揭露了上层僧侣的堕落,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社会要求。此经为隋《法经录》以下历代经录所著录,均被判为伪经。中国历代大藏经均不收,敦煌遗书有收藏,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但录文首部残缺,可据他本补齐。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4 立即阅读 -
漆园指通
作者:净挺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11万字+
最近更新:漆园指通卷之二
禅宗公案众多,无不以“直指本心”为极则。明末清初的俍亭净挺禅师著有《漆园指通》二卷,以禅宗公案会通《庄子》,从而使《庄子》成为“见性成佛”的典。对当时明朝遗儒流行的庄学思想提出不同的认识,将庄子学术定位为\'释家教外别传\',并以禅学思想全新注解《庄子》,对《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等篇章都作了符合禅学思想的新阐释。俍亭净挺同大多数逃禅遗儒不同的是,他在精神上完成了由儒而禅的内在心灵转化,并以禅为生命的最终归宿。这种心路的巨大转变既是世变的‘不得已’所造成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反映,也是儒释道三教思潮合一倾向在明清学术思想上的反映。
更新时间:2023-01-19 15:21 立即阅读 -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作者:道氤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10万字+
最近更新:金刚般若经宣演卷下
亦称《金刚经宣演》。佛典注疏。唐道氤集。二卷。作者自序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御注《金刚经》,故作此《宣演》,“君唱臣和,丝发轮行”。本书分五门:(1)叙教兴由,谓《金刚经》为“除疑断障,生信起行,识真俗理,摄福惠德,证法身果,佛种不断”,故而兴起。并叙述了传译经过,介绍了印度诸唯识大师的注疏。(2)明经体性,从唯识思想的立场,主张此经以“识心”为体。并用“圆成实”等分析此经之属性。(3)摄归宗旨,辨《金刚经》藏、分、乘、时、会之归属。(4)所被根宜,论述《金刚经》对哪些人适用。(5)依文正解,即逐一引用经文,进行解说。本书为《赵城金藏》所收,六卷本,现残存第五卷。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但中国其他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将伯2173(卷上,尾残)、伯2132(卷下)两号收入第八十五卷,未足全璧,可据其他诸号补全。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6 立即阅读 -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
作者:慧日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13万字+
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援引诸经论赞西方净土之文,以劝说念佛往生。据卷上归敬偈所载,系为怜愍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土,恋着三界不求往生,六道轮回漂流生死,为斯颠倒无信凡夫,集诸经论净土法门,编成三卷。又认为若不摧邪难以显正,故立宗者,先破后立;因而初卷先叙异见,以教及理逐遣知非,第二卷广引圣教,成立净土念佛正宗,第三卷会释诸教古今疑滞,校量诸行出离迟疾。由上述足见全集旨趣所在及各卷之概要。其中所谓‘异见’,即指禅师(特指南宗禅诸家)之说。所引经典有无上依经、涅槃经、维摩经、法华经、月灯三昧经、大宝积经、净土三部经、华严经、观佛三昧经、文殊般若经、金刚般若经、佛报恩经、金光明经、造像经、菩萨戒经、楞伽经等。本书系宋代元照所开版流通,然据佛祖统纪卷四十六载,当时四明、大梅山、法英等十八人提出抗议,一致认为本书为元照之伪作,乃假藉劝修净业之名,而毁谤禅宗。后于绍圣四年(1097)奉敕毁版。
更新时间:2023-02-16 10:41 立即阅读 -
华严经义记
作者:慧光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9万字+
最近更新:花严经义记卷第一
一卷。北齐释惠光撰。惠光俗姓杨,定州长芦 (今河北省定县) 人。13岁随父入洛阳,归依了佛陀扇多,并由佛陀扇多度他出家。惠光学法专一,擅于独立思考,才学具佳,非常人可比。他出家不久就常为人讲经,有圣沙弥之称。东魏时,他任国僧都。北齐时应召入邺都,住大觉寺,后来就任国统。有“光统律师”之称。一生事佛,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生平主要大事有四:第一,参与译经。当时译师有三家,即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和佛陀扇多。由于来华僧人各自译经,语言有碍,实难为信众接受。加之,助译者方言各异,以致传述分歧争论不休。惠光以其比较渊博的知识和贯通南北方言的有利条件,列席译场,常常为之沟通,完成译业。第二,从事著述。先后撰有《十地经论疏》,《玄宗论》、《大乘律义章》等书。注解 《华严》、《涅槃》等经。还造有 《四分律疏》,删定了 《羯磨戒本》。可惜,上述付梓之作现存的只有《华严经义记》。是记原本四卷,今唯存卷第一之中段,释光明觉品初章。(现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其余都已亡佚了。第三,开创了地论师南道派。勒那摩提初译《十地经论》后,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的师承不同,故对该经的理解也存在分歧。因此,依地划分成两派,南派以惠光为代表,北派以道宠为代表。惠光不为时尚左右,始终坚持奉行原经主张,即“是说阿黎耶识即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亦即真如,法性,而为一切法缘起的本源”。经他坚持弘扬,遂使南道派名德辈出,独盛一时。惠光本人也因此被看作是地论师南道派的开创者。第四,是四分律宗的开祖。自北魏道复律师作科文式的《律疏》四卷后,研习律经门径顿开。惠光得助律家口传身授,作《四分律疏》一百二十纸,删定《羯磨戒本》,遂使 《四分律》 日益张大。他开讲律宗,每次常有僧众千人听讲,后世公认他是四分律的开山。弟子道云、道晖、洪理、昙隐,三传至道宣,律宗正式建立。惠光师承佛陀扇多和勒那摩提,尊师重道,研习律宗建树尤为突出。现存 《华严经义记》一卷,“多论文所略者,是知光师乃缀述所闻以补记耳。理尚高华,文存风骨。所存不过七百余言,亦足以为万载宗辖矣。”(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华严经义记》,载《续四库全书提要》第1879页)。该经最常见版本是 《大正藏》等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1:47 立即阅读 -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
作者:雪峰义存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93万字+
最近更新:附录
凡二卷。唐代僧雪峰义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编,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又作雪峰禅师语录、真觉禅师语录、雪峰真觉禅师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编录上堂示众语、机缘问答、偈颂、规则、遗诫等,卷末附录雪峰真觉大师年谱、雪峰崇圣禅寺碑记文、雪峰禅寺二十四景诗,以及孙觉、方山慧真诸人之序、跋等。
更新时间:2023-02-16 14:48 立即阅读 -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作者:慧开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02万字+
最近更新:无门开和尚语录卷下
凡二卷。宋代僧无门慧开(1183~1260)撰,普敬、普通等编,理宗淳祐九年(1249)刊行。又作佛眼禅师语录、无门开和尚语录、无门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卷上辑录慧开于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自湖州报因禅寺开法以降,历天宁寺、黄龙崇恩寺、显亲崇报寺、广化寺等十会之上堂语;卷下辑录告香普说、小参、赞佛祖、偈颂、真赞等。卷末之‘后记’一文,或系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重刊时所增录。
更新时间:2023-02-16 14:45 立即阅读 -
雪峰慧空禅师语录
作者:雪峰慧空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49万字+
最近更新: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
全一卷。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宋代雪峰慧空撰,门人慧弼编,孝宗淳熙五年(1178)刊行。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秀峰辞众上堂语、入院升座语、上堂、小参、秉炬、法语、拈古、颂古、真赞、偈语等,卷末附录与鼓山书中一段语、顶相赞,以及罗湖野录中有关慧空之记载。于宋淳熙五年(1178)刊行,后收入《续藏经》。
更新时间:2023-02-16 14:43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