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要望江南
作者:易静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3.96万字+
最近更新:馬藥方第三十
收词七百馀首,占现存唐五代全部词作的三分之一,易静的(兵要望江南)和(敦煌词)以及(花间词)组成唐五代词的基本版块,(兵要望江南)用词来谈论、传播军机、兵法,堪称中国词史及军事思想史上之奇书。
更新时间:2022-11-28 22:07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2-11-28 22:05 立即阅读
-
范子计然
作者:范蠡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6万字+
最近更新:范子计然
《范子计然》据传是春秋时代范蠡所著。 范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楚宛三户(今南阳)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和大商人。范蠡的著作今多已散佚,计有《兵法》及《养鱼经》二书,于《文选》中可略见该二书引句。晋人蔡谟之后因认为“计然”为范蠡著作之书篇名,因此相传有《计然》一书散佚,汉唐、三国等史料多以计然(计倪)为人名,清朝以前多数著述也认为计然为范蠡之师。《范子计然》出自唐马总的《意林》一书,作者并非范蠡。
更新时间:2022-11-28 22:00 立即阅读 -
氾胜之书
作者:氾胜之 分类:农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52万字+
最近更新:氾胜之书
氾[fán]胜之,氾水(今山东曹县北)人,西汉著名农学家。原姓凡,他所编著的《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中游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更新时间:2023-03-09 16:11 立即阅读 -
撼龙经
作者:杨筠松 分类:术数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28万字+
最近更新:下卷·右弼星第九
《撼龙经》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的代表作之一,是龙脉风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是了解与运用龙脉风水、快速振兴家业的最佳典籍。
更新时间:2020-04-19 12:46 立即阅读 -
焦氏易林
作者:焦延寿 分类:术数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85万字+
最近更新:卷五
又名《易林》,十六卷,西汉焦延寿撰。《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
更新时间:2020-04-19 12:40 立即阅读 -
黄帝内经
作者:佚名 分类:医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9.79万字+
最近更新:灵枢·痈疽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更新时间:2023-01-19 13:20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2-12-07 09:32 立即阅读
-
三厨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2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三厨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述佛临涅槃时说“三厨法”,谓:“第一慈悲自觉自然厨,第二辟支四果声闻无畏厨,第三非有无非(非无)神自然厨。此三厨法者若能诵之,令人不饥,湛然长生。”审其内容,颇似道家辟谷法。经中及附录所载充斥道教因素,故《开元录》将其列入“疑惑再详录”。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是否伪经尚需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19 15:00 立即阅读 -
盂兰盆经赞述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1万字+
最近更新:盂兰盆经赞述
又名《盂兰盆经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注进法相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等谓唐慧沼、慧净曾各撰《盂兰盆经赞述》一卷,故疑此《赞述》即其中一人所作。此推断如成立,则此卷是现存关于《盂兰盆经》的最早注疏。首略残,全文基本完整,尾题:“盆经赞述卷一”。另上海图书馆亦收有一号。此卷将《盂兰盆经》分作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及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亦即传统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逐句引用经文,加以简略解说。强调必须对父母行孝,谓“养育之恩,昊天罔极。纵令从地积聚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养父母一分功德”。“宁于一日受三百钻以钻其身,不应起一念恶心向于父母”。本文把“盂兰盆”解释为“成(盛)食之器”。谓:“名餐悉俎,在于盆内,奉佛施僧,以救倒悬之苦,故曰‘盆’也。”则对于“盂兰盆”一词的错误解释,由来已久。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日本《大正藏》据P.2269录文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19 15:27 立即阅读 -
法句经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55万字+
最近更新:法句经疏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一卷十四品本《法句经》的注疏。卷首先释《法句经》名,然后分明序分、辨正宗分、明流通分三门释疏正文。研究者或谓本疏约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作者可能与摄论学派有关。本疏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敦煌遗书中还有同名《法句经疏》,性质相同。
更新时间:2023-01-19 15:30 立即阅读 -
金刚经
作者:鸠摩罗什译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70万字+
最近更新: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梵语: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
更新时间:2022-07-10 13:44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4:02 立即阅读
-
孙子兵法(附译文)
作者:孙武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79万字+
最近更新:用间篇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更新时间:2020-04-13 13:13 立即阅读 -
观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0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观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首尾完具。主旨讲禅观法,共收录“观十方佛法”、“坐禅法要五门”、“修白骨观法”、“观佛三昧”及“无量寿佛观”等五种禅观法,并作了具体的介绍。内容与后秦鸠摩罗什译《思惟略要法》(已收入大藏经)中的“十方诸佛观法”、“白骨观法”、“观佛三昧法”、“观无量寿佛法”及昙摩密所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已收入大藏经)基本相同。因此,此经或为中国人据上述两经抄集而成。历代经录中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1-20 14:04 立即阅读 -
太公兵法
作者:姜子牙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49万字+
最近更新:第七篇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
更新时间:2023-10-13 14:00 立即阅读 -
兵垒
作者:尹宾商 分类:兵家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72万字+
最近更新:兵垒卷七
《兵垒》是明·尹宾商编著的一部子部著作,共七卷,将古代兵法抽象概括为三十六个字,每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每字之下引战例加以说明,共引战例三百三十七则。
更新时间:2023-10-13 13:52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10-13 13:46 立即阅读
-
劝善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3万字+
最近更新:劝善经一卷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内容与《新菩萨经》大致相同,应是在《新菩萨经》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内容在于劝人日诵阿弥陀佛一千遍。本经在中国历代经录中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均不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3 立即阅读 -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作者:道氤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7.10万字+
最近更新:金刚般若经宣演卷下
亦称《金刚经宣演》。佛典注疏。唐道氤集。二卷。作者自序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御注《金刚经》,故作此《宣演》,“君唱臣和,丝发轮行”。本书分五门:(1)叙教兴由,谓《金刚经》为“除疑断障,生信起行,识真俗理,摄福惠德,证法身果,佛种不断”,故而兴起。并叙述了传译经过,介绍了印度诸唯识大师的注疏。(2)明经体性,从唯识思想的立场,主张此经以“识心”为体。并用“圆成实”等分析此经之属性。(3)摄归宗旨,辨《金刚经》藏、分、乘、时、会之归属。(4)所被根宜,论述《金刚经》对哪些人适用。(5)依文正解,即逐一引用经文,进行解说。本书为《赵城金藏》所收,六卷本,现残存第五卷。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但中国其他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将伯2173(卷上,尾残)、伯2132(卷下)两号收入第八十五卷,未足全璧,可据其他诸号补全。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6 立即阅读